调动丰富的积累和想象力

2020-12-03 02:30董问博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说书人王朝面条

董问博

左读范文

在宋朝吃面

我是懒人,为图方便,秋冬的大清早爱寻个面摊,吃一大碗面。筷子挑起,嘴巴一张,哧溜溜,热汗冒出,胃口大开,又挡饥,又解馋。如果在宋朝吃面,就没有这么痛快了。

宋朝的面条叫“汤饼”,你要是腰里揣几个小钱,对店小二吆喝:“喂,小二,爷们急着赶路,快上面!”小二一准不知所云。你要说“上汤饼”,那也坏事,小二可能送上来一碗面片汤,就是刀削面、面疙瘩、馄饨之类的,而不是我在街上所吃的面条。这说明,“汤饼”另有讲究。在宋朝,大伙管所有的面食都叫饼,炉子里烤熟的叫烧饼,笼屜里蒸熟的叫炊饼,水锅里煮熟的叫汤饼。

如果你是个小知识分子,读过《梦粱录》和《东京梦华录》,就不会产生鸡对鸭讲的麻烦。

在北宋,孟元老会带你逛东京(开封),在川饭店,能到吃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等;在南食店,吃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等。川饭店与南食店是专为四川与江淮以南的游子所开设的,怕他们饮食水土不服。

在南宋,吴自牧会带你逛都城汴京(临安)的汤饼店,你可以在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臊面里选择。

上述这些汤饼店,装修高档,热闹花哨,大门口花团锦簇的,上边却挂着半边猪羊,喜感分明。饭厅的窗子上装饰五彩,饭厅里老饕咸集,食客雅聚,小二服务周到,屁颠颠挨个询问“大爷,今儿您想吃点啥”,还当众宣读“今日菜谱”。当然面价不低,一般食客只能打酱油,混在门口闻闻汤饼香。上述这些汤饼,能找到京味、鲁味、徽味、苏味的影子,有的是面条,有的是面片,面条过水,面片浇汁,过水的爽口,浇汁的浓鲜。

如果你手头紧,加上饿得够呛,吃素面最省事。《水浒传》第五十回,戴宗和李逵到蓟州寻访公孙胜,晌午时分,两个走得肚饥,进了一个素面店,吩咐过卖(伙计)造四个壮面来。素面店属于食店,在《水浒传》中又称饭店,是一种专营素面的食店。素面当是一种无肉的面条。那么,何谓壮面?壮者,大也。壮面,即大碗的粗面条。

如果以爱吃面来定义北方人,那么宋代到处都是北方人。宋代福建泉州的紫帽山,曾经有位高人做过“梅花汤饼”:用水浸白梅、檀香粉,然后用这种香水和面,做馄饨皮,再用梅花样的模子拓,包成馄饨,下到锅里,煮熟,捞在鸡汤里,味道好极了。所谓食不厌精,显然,汤饼到了南方,做法已经变异,变得精细,讲究。

也有在南方吃瘪的汤饼食客。比如倒霉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均贬官南下,在广西梧州市、藤县之间,居然相遇了。路边有个卖汤饼的,两人就买来吃。可是那汤饼味道差,吞不下去。苏辙丢下筷子,长吁短叹,而苏轼几下就扒拉光了。苏轼放下碗筷,抹抹嘴,教训兄弟:“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兄弟,你还要细嚼慢咽吗?然后,大笑而起。

今天早上我对面摊老板说,如果你有能耐穿越到宋朝卖饼,利润起码比现在高出一倍。因为《水浒传》写得清楚:武大郎整个就一自由职业者,一个雇工也没有。每天大概卖“十扇炊饼”,就算每扇有20个,也只卖200个烧饼,他却拥有一座临街楼房。那座小楼,前有相当宽敞的客厅,后有作坊。倘若武大不贪图一点房租,没把一楼租给王婆做生意,倘若媳妇潘金莲没有碰掉支窗棍、误中西门庆那高富帅色鬼的脑袋瓜子,武大活在宋朝卖炊饼,一定是超级幸福人生。

(作者黄亚明,选自《郑州晚报》)

亮点借鉴

对于“回顾历史”的话题写作,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给历史情节注入鲜活的细节。写作的视角多样,可以由现实的某一个物、某一个情节引发对历史的遥想,由此展开对历史的回顾或论述;可以设置一个情境,直接展开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可以让现代人穿越回去,融入古代生活,或以一位古人的形象出现,参与到古代人物的生活中,或化身为一种动植物、一个物件,冷眼旁观古人的生活。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写出来的必然是蜻蜓点水,内容不深入,需要择一个方面或择一个人物详细叙述。

如《在宋朝吃面》一文,一碗普通的面,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遥想。接下来,作者调动丰富的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宋朝的面,名目繁杂,花样迭出,讲究多多,适合各类人的口味。没钱的吃素面,填饱肚肠;有钱的品汤饼,食不厌精。五花八门的宋朝的面伴随着宋人一路走过,定格在历史的云烟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文章语言明白晓畅,表达方式多样,熔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炉,读来长知识,增智慧,添情趣。

右写作文

梦回汴京

郭冯高洁

宋代,我们不否认它积贫积弱,但是它又有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和创新不断的科技发明;那些散落于朝野的文人才子,吟诵举樽,散发着数不尽的温文尔雅与倜傥风流。我愿梦回汴京,去寻觅这个王朝的魅力。

时值深夜,早已入梦境的我恍惚间觉得身体飘飘摇摇,一路高飞,等我再睁眼看时,不觉狐疑起来:

泼墨的天空挂着闪闪发亮的星星,与眼前的灯火通明辉映,人们来往不绝,人流如潮。走进街巷,热闹非凡,有街头歌舞,有杂技,有队伍游街,数不胜数。向百姓打听,才知道此时乃北宋初建,此地乃东京开封。耳边不时地传来叫好声,往前一看,恰巧有一个说书人在说书:

……话说此次兵变,未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未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说书人不时地敲一下醒木,喝口茶水,表情丰富,动作十分夸张。这故事,说的正是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我的掌声亦淹没在听众的叫好声里。品味良久,才顿悟,这就是宋代有名的说书,像那些古代的很多章回小说都是靠说书人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想到此,我对眼前这位说书人不禁肃然起敬。

茶坊是清谈的场所,也是各界人士交流思想、学术、艺术和时政观点的地方。我驻足茶坊门口,听听古人口中的“逸闻逸事”,感受世俗百态,倒也趣味盎然。我不禁想起说书人的那番话来,宋朝乃是兵不血刃就创造了一个王朝,实乃奇迹。那结局呢?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因外患,是中国古代所有王朝中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这何尝不是一个奇迹?

站在护城河边,看着落日楼头,碧瓦飞檐,我的心绪渐渐复杂:虽然这座王朝最终仍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但谁又知道最是繁华处却有忧愁呢?然而,无论经历过多少春秋,开封这座城市容颜依旧,它静静地伫立在岁月深处,使这个王朝千古流芳,它的繁华仍是人们梦里所求,心之所向……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点评

作文以一个时间点铺展,写说书人讲述宋朝开国历史,茶坊文人清谈,以及“我”对东京开封的繁华生发出的慨叹。

小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其中的细节描写符合历史事实,如古代章回小说的前身就是说书人口耳相传的故事,如宋朝是所有王朝中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等,从中可窥见小作者阅读历史的功底。

猜你喜欢
说书人王朝面条
说书人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晒面条
瀑布和面条
擀面条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投鞭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