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开泉,丁闪峰,王婷婷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 730000)
冰雪天气对高速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最严重的是列车积冰对轨旁设备的击打,不仅影响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也成为高速运行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隐患[1-2];宝兰高铁是打通徐兰高铁与兰新客专的“最后一公里”,于2017年7月开通运营。第一个冬天就发生由于冰块砸伤应答器造成的故障7件,道岔积雪夹冰导致道岔故障3件,道岔内接点结霜导致的故障4件,严重干扰正常的行车秩序。兰州局集团公司针对问题采取一些整治措施,本文总结整治过程,并思考工程源头解决的思路,对工程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王振波等同志的《高寒天气对铁路轨旁设备的影响及防护》中总结了哈大线冰雪对轨旁设备的影响,文中谈到冰雪对应答器、轨道电路的调谐单元、扼流变压器、电缆盒、钢轨引接线、转辙机等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西北地区冰雪影响主要集中在应答器(特别是有源应答器)和区间轨道电路的补偿电容上,列车落冰的部位集中在道心部位。而钢轨外侧设备受打击的概率要低一些,从宝兰客专2017年、2018年、2019年3年数据分析,未见钢轨两旁设备受击打。
应答器损坏情况主要分为2种:一是应答器本身在遭遇雪块击打后损坏。二是应答器尾缆被冰雪击打损伤。兰州局集团公司没有采取哈大线降低应答器高度的方法,主要采取防的办法:一是为应答器加装防护装置;二是改进应答器底座,增加尾缆防护功能。
2.1.1 应答器防护方案
为应答器安装的防护装置,实质是一个多层叠放的三角板,一个角正对列车来临的方向,利用三角形边将迎面而来的列车落冰导向两侧,起到防护应答器的目的。防护挡块的高度大于应答器的高度,用上下贯通的螺栓将防护挡块固定在道床上,距应答器18 cm时效果好,如图1所示。
应答器前安装防护挡块,意在防护顺列车方向滑来的冰块,并不能防护直击冰块。同时,受防护挡块导引冰块在撞击钢轨后,碎屑仍会对应答器及尾缆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已大大降低了应答器受冰雪击打的风险。
图1 应答器防护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balise protection
兰州局集团公司在宝兰客专应答器防落冰击打实践中,在有源应答器的前方均安装了防护装置。鉴于成本、击打概率、施工难度考虑,未对无源应答器加装防护挡块。无源应答器虽耐砸,运营实践中也确实少见无源应答器被砸的案例,但综合应答器与防护挡块成本比,在工程建设期一次加装也是合算的。
2.1.2 有源应答器尾缆防护
有源应答器另一种损坏形式是尾缆被落冰击打损伤,也有案例是落冰击中应答器尾缆后将应答器接口打坏。由于在寒冷天气下尾缆会变硬变脆,尤其是硬连接部位在受到冰雪击打后更容易损坏,造成应答器无法通信,导致设备故障。
防护的方法是改进应答器底座,加长、加高尾缆端的底座,为尾缆增加一层防护屏障,如图2所示。通过改进应答器的底座,使得尾缆也有了相应的保护,大大降低了应答器被落冰击打损坏的概率。
图2 改进后的应答器底座Fig.2 Improved balise base
事实上,有源应答器安装方式对其尾缆抗列车落冰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应答器的安装规范[3]:1)应答器应安装在两钢轨的中心位置,可以横向、纵向安装;2)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350 km/h时,宜采用纵向安装方式。如图3、4所示。
横向安装加大了应答器被击打的面积,且暴露应答器的尾缆,增加尾缆被击打的可能。而采用纵向安装时被击打的概率会有所减少,所以建议250 km/h的线路也采用纵向安装方式。
图3 纵向安装Fig.3 Vertical installation
图4 横向安装Fig.4 Horizontal installation
相对于应答器而言,区间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受列车落冰击打防护难度更大些[4-5],落冰借动车高速动能在钢轨间道床上高速运行,极具破坏力。中心安装方式会将电容及导线打断,侧装式则会砸断引线。
侧装式电容主要砸伤引接线,现场多采用侧装加PE管保护的方式,如图5所示。但效果不好,落冰可直接砸坏PE管进而打伤内部线缆,如图6所示是被列车落冰砸伤的补偿电容引线及其保护管。曾考虑过用钢管替代PE管,但怕钢管固定不良会对动车安全造成致命危险,不敢试验—事实上,现场确实发现过固定保护管的化学锚栓受落冰砸脱的案例,所以还得另想办法。
图5 用PE管保护的补偿电容引线Fig.5 Compensation capacitor leads protected with PE tubes
图6 被落冰砸伤的补偿电容引线及保护管Fig.6 Compensation capacitor leads and protective tubes damaged by falling ice
让信号工苦恼的是,区间轨道电路补偿电容量太大,虽不一定会立即造成红光带影响运输,但影响轨道电路传输特性,又无可靠的测试手段,只能靠信号工走区间一步步检查,排查工作量大,所以冰雪天气后的夜间“天窗”,必定是信号工痛苦的一夜。另外频繁地补、拆防护管工作,也使得锚定螺栓松动,进而增加异物被高速动车吸入概率,增大动客车安全风险。这一点在宝兰客专中已有所反应。
预留孔道暗装也许是根本的解决办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需要在整体道床上预留孔道,这又是另一个难题,且不说工务专业施工时信号图还需设计,即便信号专业设计时也不能一次准确确定出补偿电容的位置。
BIM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工务与信号专业的协调提供了契机,利用BIM技术对各专业接口进行仿真,或许能提高各专业间协调的可行性[6-8]。另一条路线是整体道床施工时预留标准间距的孔道,由信号专业就孔道位置设计补偿电容。
不管怎么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设计部门能研究并进行尝试。
冰雪天气下,合理的降速运营可减小列车积冰脱落对信号轨道设备的伤害。因高铁运营组织特点,运营调整弹性小,局部的设备故障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另一方面,信号设备故障处理时间长,特别是区间的设备故障延时会更长,而列车落冰砸坏信号设备又往往是大面积的,影响就更为严重。所以,有计划地降速运营,从整体上反会减小因信号故障给运营带来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执行中,降速申请、达速恢复对电务部门领导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是电务部门对动车积冰状态不掌握,基本是靠经验;另一方面,列车落冰的规律性掌握也不足。限早了,影响运输效率。限晚了,砸坏设备。
事实上,列车落冰还真不一定是管内雪天。一是,邻局下雪造成列车积冰,也会造成本区段落冰,从寒冷区段向相对温暖区段过渡时尤为明显。比如,西安局管内下雪,列车积冰进入兰州局管内后落冰,电务部门是说不清楚的。二是,同是下雪天,不同车型落冰也不一样,比如,CRH2C型动车因车体在车厢连接部位未装防护板,无防护板部位易积冰。兰州局集团公司电务部门曾协调车辆部门,对动车组车底涂蜡、涂油以期减少列车积冰,但效果不明显。三是,列车落冰还与气温、环境有关。比如,刚入冬或初春,冰雪天列车落冰就明显些。再比如,宝兰客专上行线洪亮营隧道口,就特别容易落冰砸坏设备,分析原因,是隧道内较为温暖,动车积冰在隧道内消融松动,导致出洞时坠落。
其实在固定站设置除冰站是解决此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不能设置时在区段站或关键地点设计视频监测装置监测车体积冰,及时发现列车积冰,对运营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经济的手段,应在设计中加以研究。
1)为应答器增加防护装置能改善应答器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列车落冰对应答器的击打概率,建议北方地区将高铁应答器增加防护装置纳入信号设计标准,考虑性价比,有源与无源应答器均设计防护装置。
2)有源应答器的安装,建议不区分250 km/h还是350 km/h,一律改为纵向安装,以减少列车积冰脱落对应答器的损伤概率。
3)区间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用加装PE保护管进行防护的措施,效果不明显,为侧装式补偿电容预留孔道可从根本上解决列车落冰对其伤害。这要求设计部门进行研究,施工图设计时工务专业与电务专业充分结合。是工务专业为补偿电容预留孔道,还是工务专业预留标准孔道由信号专业“削足适履”,需要设计部门进一步研究、尝试。
4)冰雪天气下合理的降速运行能减少列车落冰对信号设备的伤害,运输部门应给予理解。同时,在区段站设计监控装置监测车体积冰,及时发现列车积冰对运营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经济的手段,应在设计中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