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金鹏 连云港市赣榆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这得益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快速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和便携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食品检验中。快速检测技术迅速普及,快速检测的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使得快速检测试剂盒、快速检测仪器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自行建立食品快速检测站,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予以支持。自2016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的义务“销售者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食品快速检测站成为农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站运行评价体系也成为食品安全城市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1]。
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站纷纷建立,日常检测工作逐步开展,但在日常运行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
有些市场无专业快速检测人员或者快速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检测业务操作不熟练,不能规范操作,得到的结果也不完全准确。部分检测试剂存储不当、仪器日常维护不到位,也难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笔者在农贸市场出口采访了部分购物市民,绝大多数表示不会去做食品快速检测,主要有以下原因:不确定食品安全检测是否会收费,因此不愿意检测;生活节奏太快,下班后买菜回家做饭,没有多余时间的去做检测;对检测结果不信任,认为快速检测没有必要。
部分农贸市场所设立的快速检测站没有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运用,没有对检测结果进行收集、归纳、分析和总结。缺乏对检测结果阳性的处理及处置措施。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食品快速检测制度、技术、资金等多个层面下功夫。
国家应尽快出台农贸市场快速检测站的建设运行标准,确定主管部门,并将其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完善快速检测站的日常监管方案,建立健全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规范制度。针对农贸市场的快速检测站,制定快速检测工作流程、考核标准,奖惩措施,调动经营主体和监管部门的工作热情积极性。
食品快速检测有其专业性,需要理论知识支撑,普通人很难熟练上手。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就要加强人才培养,农贸市场快速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结合监管实际,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检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拓宽交流平台,检测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流。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专业的食品快速检测服务,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善于运用食品快速检测结果,聚焦国抽、省抽、市抽中的问题频发种类,以滥用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为导向,统筹制定年度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计划,提高快速检测效率。遇到快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快速检测站应做好复测和记录,且在第一时间汇报给监管部门并采取后续处置措施,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快速检测结果,充分发挥快速检测的预警作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也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强化农贸市场主办方主体责任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规范和引导农贸市场快速检测站的发展。市场主办方也要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借助农贸市场快速检测技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真正守护好老百姓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