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古城考古勘察简报(一)

2020-12-03 09:37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春秋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面正定县土质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自北魏至清末,一直是郡、州、路、府等较高级别行政单位的治所,是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区域中心,战略地位突出。宋代学者宋祁称:“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镇、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1]为配合正定古城基础建设项目,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20年更名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文不再标注)先后对城区内外的广济桥遗址,东城墙魁星楼、马面和水门(关)遗址,子龙广场二期工程项目区域,正定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图一),并使用RTK测量仪进行测量、定位、记录,基本明确了各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状况,发现了一批文化遗存。下面分别对这四处遗址的勘探情况进行介绍。

一、广济桥遗址

广济桥,俗称“运粮桥”,位于正定南城墙外侧的南关村,西近南关西街,南邻河北大道,地理坐标为 38°7′32.59″N,114°33′52.67″E,海拔74米。20世纪80年代,此桥因修路被填埋。2014年2月,为配合南关村整体提升改造工程,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对广济桥遗址进行了清理,揭露了桥面和凤凰台以上的拱券上部结构。2015年11月1日至17日,为进一步掌握桥下地层堆积情况及石桥底部结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复查与勘探,并对广济桥底部结构进行了重点解剖发掘,在2014年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向下发掘至掏当山石层。

图一 正定古城2015—2016年考古勘探项目位置分布图

为尽量减少对石桥本体的损害,此次发掘在石桥西部中孔券面外侧2米处布设长18米、宽2米的探沟一条(TG1),并于探沟的北部,桥北次孔及部分中孔外侧向东扩方30平方米,总发掘面积为66平方米(图二)。

(一)地层堆积

经探查,遗址共分为7个地层,除第③⑦层为坡状堆积外,均为水平状堆积。堆积分布不均匀,西部较厚,最厚处达2.2米,南部较薄,厚约0.9米。现以TG1西壁为例进行介绍(图三)。

第①层:现代灰土层。厚0.25~0.4米。由黄色粉砂土和白石灰混合而成,土质坚硬,未发现包含物。

第②层:近现代淤积层。厚0.25~1.4米。黄褐色土夹深灰色淤泥块,土质黏硬,包含砖块、石块、青花瓷片、螺蛳壳等。

第③层:近现代垫土层。厚0~0.45米。灰褐色土,土质坚硬,包含砖块、瓦片等。

第④层:清代文化层。厚0.05~0.3米。深灰色淤泥土,土质黏硬细腻,包含砖块、石块、酱釉瓷片、双色釉瓷片、青花瓷片、螺蛳壳等。

第⑤层:明清文化层。厚0.05~0.25米。浅灰色淤泥土,土质黏硬细腻,包含砖块、黑釉瓷片、酱釉瓷片、青花瓷片、螺蛳壳等。

第⑥层:明清文化层。厚0.3~0.4米。浅灰色土,土层缝隙之中含大量水锈,土质坚硬,包含白釉瓷片、青花瓷片等。

第⑦层:明代文化层。厚0~0.65米。灰色淤泥土,土质黏硬细腻,包含砖块、白釉瓷片、黑釉瓷片、双色釉瓷片、青花瓷片、螺蛳壳等。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址概况

1.2014年的清理工作明确了广济桥为南北向单路三孔石拱桥,由主桥与南北引桥组成;本次勘察工作进一步掌握了广济桥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形制和尺寸(图四)。

图三 TG1西壁地层剖面图

主桥全长16.6米,最宽处6米,通高3.34米。桥体呈弧形,中间高,两端呈缓坡状。桥面多用长方形条石错缝铺砌。石桥中孔最大,由7块券面石组成,净跨3.28米,桥面最高点距桥下分水尖台面2.54米;南北两侧的次孔稍小,均由7块券面石组成,尺寸相同,净跨2.7米,桥面最高点距分水尖台面1.78米。拱券为镶边横联拱,以条石拼砌而成,并用碎石及铁块填充揳实,上部设石砌眉石。石桥两侧龙门石上发现石雕吸水兽头3处:中孔东西两侧各一处,大部残缺;东侧北次孔一处,保存相对较好,兽头毛发浓密,张口瞋目,双耳贴附于毛发,头顶犄角、口、鼻等部位残缺(图五)。

南引桥残长15.68米,北引桥残长14.72米,桥面有零散石条及石磨盘,可能为后期维修、加固时所留。

北引桥桥下两侧各发现1根石望柱。望柱正面和侧面均刻有长0.63米、宽0.13米的栏板槽,槽内凿刻宽7.5厘米的长方形榫窝。由于清理过程中未发现栏板和其它望柱遗存,这2根望柱的具体安装位置尚不明确,由望柱出土位置以及栏板槽、榫窝的方向推断,可能原安置于主桥北端两侧。

2.此次发掘于石桥底部揭露出金刚墙、装板、地丁等建筑结构(图六、七)。

金刚墙 又称“平水墙”或“桥墩”。广济桥为三孔石桥,有分水金刚墙和两边金刚墙[2]各2处,共4处。此次发掘清理了桥北部的两边金刚墙和分水金刚墙的西半部分。均由2层经过切削的条石垒砌而成。分水金刚墙每层各用3块条石拼接,条石之间以铁锭相联结,清理部分南北长2.48米,东西宽1.33米,高1.08米。前端的凤凰台南北长2.48米,东西宽1.47米,外端形成分水尖。两边金刚墙上的雁翅位于石桥次孔外侧,与河堤相接。呈三角形,清理部分残长1.63米,高1.05米。雁翅上海墁长1.63米,宽0.52米。根据拱桥设计两边对称的特点可推知,广济桥应有凤凰台和雁翅各4处。

图四 广济桥(由西向东)

装板 分为金门装板、掏当装板、分水装板等,均由长0.8~1.5米、宽0.6~0.7米、厚0.25米的条石东西向对缝或错缝平铺而成。

地丁 15根。即“基桩”,质料为南方产松木,外带湿皮,露出河底部约30厘米,直径15~17厘米,间距50~60厘米(图八)。地丁之间的掏当山石层由灰土、石子、碎瓦片混合夯打而成,质地坚硬细腻,厚22~25厘米。

图五 广济桥东侧北次孔吸水兽头

图六 广济桥底部构造示意图

(三)出土遗物

此次发掘出土遗物均为明清时期瓷器残片,多为井陉窑产品,可复原者数量较少。胎质大多粗糙,有灰胎、黄白胎、灰白胎、褐胎、白胎等。釉色有白釉、黑釉、酱釉、双色釉、青花等,以白釉、黑釉和青花为主。可辨器形者皆为生活用器,包括碗、罐、瓶、盘、杯、碟等。

图七 广济桥发掘部分平、侧视图

1.白釉瓷 釉色乳白或白中泛黄,釉下皆施化妆土,可辨器型仅有碗。

碗 4件。均为素面,敞口,浅弧腹,下腹稍内折,部分口沿内侧见一道或两道酱色弦纹,个别口沿处带酱色字款。标本ZDGJQ⑥∶1,残存底部和腹部。圈足,挖足过肩,口沿内侧饰一道酱色弦纹,内底有支钉痕。灰胎,胎质较细腻,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底径8.25厘米,残高5.55厘米,厚0.3~1.1厘米(图九,1)。标本ZDGJQ⑦∶2,残存小部分口沿、腹部和底部。折沿,尖圆唇,圈足,足心有乳状凸起,内底有支钉痕。灰胎,胎质较细腻,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透明釉。口径13厘米,底径6厘米,残高3.2厘米(图九,2)。

2.黑釉瓷 可辨器型有碗、罐、碟等。

碗 1件。标本ZDGJQ⑦∶1,残存腹部和底部。弧腹内折,圈足,足心有乳状凸起,内底有涩圈。夹砂黄白胎,胎质较粗,外壁施釉不到底。底径6厘米,残高3.9厘米,厚0.4~0.8厘米(图九,3)。

图八 地丁(自北向南)

罐 2件。标本ZDGJQ⑤∶3,残存腹部和底部。深腹,圈足,足心有乳状凸起。灰白胎,胎质较粗,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底径5.2厘米,残高4.8厘米,厚0.6~0.8厘米(图九,4)。标本ZDGJQ⑤∶2,残存口沿和肩部。敞口,尖圆唇,直颈,溜肩。灰胎,胎质细腻,内外施满釉,口沿处无釉。口径10厘米,残高3.6厘米,厚0.4~0.6厘米(图九,5)。

碟 1件。标本ZDGJQ⑤∶4,保存相对完整,残缺部分口沿及腹部。敛口,圆唇,口沿一侧有半圆形鋬耳,弧腹,平底。夹砂灰胎,胎质较粗,内壁施满釉,外壁未施釉,鋬耳处施釉。口径7.8厘米,底径3.6厘米,高2.8厘米,厚0.2~0.4厘米(图九,6)。

3.酱釉瓷 可辨器型有碗、瓶等。

碗 4件,形制基本一致。标本ZDGJQ④∶2,残存底部和部分腹部。下腹内折,圈足,足缘内削,足心有乳状凸起,内底有涩圈。黄白胎,胎质较粗,釉下施化妆土,外壁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痕迹。底径6.3厘米,残高3厘米,厚0.4~1.6厘米(图九,7)。

瓶 1件。标本ZDGJQ⑤∶1,残存口沿和肩部。子母口,束颈,溜肩。夹砂褐胎,胎质较粗,内外皆施满釉。子口径4.4厘米,母口径6.1厘米,残高4.48厘米,厚0.3厘米(图九,8)。

4.双色釉瓷 分为黄白釉和黑黄釉两种,除素面外,有模印同心圆纹饰者,可辨器型仅有碗。

碗 2件。标本ZDGJQ⑦∶3,残存口沿和腹部。敞口,尖圆唇。黄白胎,胎质较细腻,内壁施白釉,外壁施黄釉。口径17.1厘米,残高5.1厘米,厚0.38~0.6厘米(图九,9)。

5.青花瓷 白胎,胎质细腻。白地蓝花,纹饰多写意,有云纹、花卉纹、蕉叶纹等。可辨器型有碗、盘、杯等。

碗 5件。标本ZDGJQ④∶1,保存相对完整,残缺部分口沿及腹部。敞口,圆唇,浅弧腹,圈足,足心有乳状凸起,足底露胎。外素面,内壁饰云纹。口径11.6厘米,底径4.8厘米,高3.3厘米,厚0.2~0.4厘米(图九,10)。标本ZDGJQ⑦∶4,残存部分口沿和腹部。敞口,尖圆唇,口沿外折。外壁绘花卉纹,内壁口沿处饰一周宽弦纹,内底两周弦纹内绘青花图案。残高7厘米,厚0.3~0.7厘米(图九,11)。标本ZDGJQ⑥∶3,残存部分腹部和底部。圈足,足底露胎,内底饰花卉纹,外壁饰蕉叶纹,圈足上部饰一周弦纹。残高3.3厘米,厚0.5~0.9厘米(图九,12)。

盘 1件。标本ZDGJQ⑥∶2,残存部分口沿。花口,外壁饰花卉纹,内壁饰一周漩涡纹。残高2.4厘米,厚0.4厘米(图九,13)。

杯 1件。标本ZDGJQ⑤∶5,残存底部和部分腹部。深腹微内折,平底,矮圈足,足心有乳状凸起。足底露胎,外壁饰青花图案。底径3.2厘米,残高3厘米(图九,14)。

图九 广济桥遗址出土瓷器标本

(四)小结

1.河底淤积层位关系

在广济桥遗址的地层堆积中,共有4层为淤土层:第⑦层为河底最早淤积,叠压在广济桥桥底垫土之下,应是建桥前清淤后的第一次堆积,包含物为白釉、黑釉、双色釉和青花瓷片等,年代约为明代中期;第⑤层为广济桥使用期间的第一次淤积,包含物为黑釉、酱釉和青花瓷片等,年代约为明清之际和清代早中期;第④层为广济桥使用期间的第二次淤积,包含物为酱釉、双色釉和青花瓷片等,年代约为清代;第②层为广济桥废弃后的淤积,包含物为砖块、石块、青花瓷片等,年代约为近现代。

此次发掘确认了广济桥河底淤积的层位关系,进而帮助我们了解了广济桥在始建、使用、废弃各阶段河底淤土的堆积过程。

2.广济桥年代及桥下河流情况

由桥底垫土之下第⑦层的堆积年代为明代中期可知,广济桥始建年代不早于明中期。明万历五年(1577)《真定县志》有“广济桥,县南门外一里”[3]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关于广济桥的最早明确记载。结合地层关系和文献记载可知,广济桥的始建年代在明代中期以后,不晚于明万历五年。

关于广济桥下的河流,清光绪元年(1875)《正定县志》记载:“旧石桥,在南关之中,白雀泉下流之桥也,今河淤水断。”该县志还记载:“白雀泉,在斜角头村之南,灌田数十顷,古传泉在白雀寺中,由县城南关石桥下经木厂村入滹沱,今泉源湮涸,枯渠犹存,积潦藉以宣泄。”[4]结合清顺治三年(1646)《真定县志》“白雀泉,在斜角头村之南,灌田数十顷,古传泉旧在白雀寺中,故名”[5]的记载可推知,广济桥下的河流源头应为斜角头村白雀寺中的白雀泉,主要用于灌溉,顺治年间仍在使用,到光绪时期已泉源干涸,河水断流,仅起分洪泄水作用。

3.广济桥性质

总体来看,广济桥除桥栏、吸水兽头等部分构件遭到后期破坏外,桥洞、金刚墙、凤凰台、分水尖、雁翅、装板、地丁、掏当山石等结构俱全,与《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所载明代官式券桥的结构组成[2]基本一致,应为明代官式拱桥。

通过本次考古勘察,基本明确了广济桥的年代和结构。广济桥是正定古城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官式单路三孔石拱桥,石桥装饰刻工精湛,细致入微,为研究明代官式石拱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东城墙魁星楼、城墙马面和水门(关)遗址

正定城墙全长12公里,自前燕修筑安乐垒始,历经1600多年历史,在御敌、防水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城墙整体近长方形,形制基本规整,但在东南方作一90°的内折角。受风化侵蚀、植物根系生长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东城墙南段南起东南角台、北至东城门南侧豁口处长1413.41延长米的主城墙墙体出现较为严重的墙芯坍塌、掏蚀、裂缝等问题。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正定城墙修缮工程之东城墙南段修缮工程项目。

据当地居民回忆,东城墙南段拐角处的区域原有魁星楼、城墙马面和水门(关)遗址,且附近村民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水门(关)遗址进行过改建。为进一步了解这些遗址的具体情况,为东城墙南段修缮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受正定县文物部门委托,2016年4月7日至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对东城墙南段拐角处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

此次勘探总面积64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中心地理坐标为 38°8′5.9″N,114°34′36.55″E。其中,北区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面积3000平方米,发现了一处城墙马面遗址;南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布在城墙内外两侧,均南北长85米,东西宽20米,面积1700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水门(关)遗址(图一〇)。

(一)地层堆积

1.北区

堆积呈坡状,共4层,分布不均匀,西北部较厚,西南部仅存现代堆积层。

第①层:现代堆积层。厚约0~0.5米。土质松散,包含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此层下发现了城墙马面遗址一处。

图一〇 东城墙遗址分布示意图

第②层:城墙马面倒塌堆积。厚约0~1.5米。黄褐色细砂土,土质松散,包含少量碎砖瓦、瓷片、陶片,夹杂草木灰、炭灰颗粒。

第③层:城墙马面夯土。厚约0~0.3米。黄褐色细砂土,土质坚硬,包含少量白灰及碎陶片。

“变题”,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变换,即教师可不断更换命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但同时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对象的表达方式,如图形的位置、题设与结论的互换、形状、大小等的变化,规律及语言符号的互译,最终使学生掌握哪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就是人们常讲的“万变不离其宗”。另外,由于巧妙设计变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第④层:城墙马面夯土。厚约0~1米。黄褐色细砂土,土质坚硬,包含灰褐土颗粒。该层以下为生土。

2.南区

包括两种不同的地层堆积。

区域中部堆积共4层,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

第①层:现代堆积层。厚1.5~2.5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水门(关)遗址开口于此层下。

第②层:近现代堆积层。厚约0.7米。灰褐色土,土质松软,包含炭灰颗粒、碎砖瓦及碎陶片。

第③层:水门下淤积层。厚约0.3~0.5米。黑褐色淤泥,土质松软湿润,包含大量草木灰、炭灰颗粒、植物腐烂物及少量碎陶片。

第④层:水门下淤积层。厚约0.2~1米。灰蓝色水侵土,土质黏软湿润、纯净。该层以下为生土。

中部以外区域均为3层堆积。

第①层:现代堆积层。厚约1.5~1.8米。土质松散,包含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

第②层:近现代堆积层。厚约0.7米。灰褐色土,土质松软,包含炭灰颗粒、碎砖瓦及碎陶片。

第③层:城墙夯土层。厚约0.6米。黄褐色土,土质坚硬,包含少量碎陶片。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址概况

此次勘探共发现2处遗址,包括马面1处,水门(关)遗址1处。

马面 位于勘探北区中部,南北走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5米,宽约35米,厚0.6~1.6米,由黄褐色土夯打而成,土质坚硬。马面保存状况较差,西南角不存,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呈斜坡状。其中,西北角底部残存部分城垣外包青砖,东北角底部仅存夯土,东南角夯土外残存后期砖墙。

水门(关) 位于勘探南区中部,平面呈长条形,东西向贯穿城垣,截面呈圆拱形,青砖垒砌,白灰勾缝,东西长约26米,南北宽2.5米,高1.5米(图一一)。水门东部有呈“八”字形的水道,可与城外的护城河相通。

图一一 东城墙南段东侧水门(关)遗址

(三)小结

光绪元年(1875)《正定县志》记载:“旧魁星楼,在东南城上,今已倾圮……新魁星楼,在文庙东南,万历二十七年知府秦临晋增建,代有修葺,同治七年塌卸,八年重修,壮丽有增于旧。”[4]可知正定东南城墙之上建有旧魁星楼。由于后期取土和现代坟茔的破坏,此次对东城墙南段拐角处的探查未发现魁星楼基址,旧魁星楼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已无从考证。

此次考古勘探发现了马面和水门(关)遗址,为复原正定东城墙南段提供了参考资料。马面遗址的发现不仅有助于研究正定城墙防御体系,对研究正定城墙的建筑布局、规格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水门(关)遗址的发现则为研究明清时期正定城的水陆交通和历史面貌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三、子龙广场二期工程项目

子龙广场位于正定城区西部,2007年初开工建设,9月正式开放,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2013年子龙广场西侧建筑被拆除,扩建为子龙广场二期工程。为配合二期工程停车场建设项目,2016年7月11日至22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

勘探区域位于正定县常山西路与育才街交叉口东南,正定县文庙东侧,正定县第六中学北侧,正定县政府南侧,中心地理坐标为38°8′40.9″N,114°33′48.3″E,海拔77米。平面近“L”形,东西长100~140米,南北宽115米。为了解勘探范围内地下遗存的保存状况和文化层堆积情况,共布设长115米、宽5米的探沟8条,长90米、宽5米的探沟3条,总勘探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发现L1、H1两处近现代遗迹(图一二)。

图一二 子龙广场二期工程勘探区位置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勘探区原为居民住宅区,由于拆迁、清理渣土等原因,现地势为西高东低,地表可见大量砖瓦碎块及少量瓷片。

地层堆积共3层。现以勘探区中部TG8东壁为例进行介绍。

第①层:现代建筑垃圾层。厚0.3~1.2米。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白灰渣、砖瓦碎块。L1开口于此层下。

第②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45~1.5米。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砖瓦碎块及少量白灰颗粒。H1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32~0.9米。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湿润,含较多炭灰颗粒及少量砖瓦碎块。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主要遗迹

L1 现代道路。位于勘探区南部,东西走向。路面土质较硬,厚0.2~0.3米,内含砖瓦、碎砖颗粒、瓷片、灰渣等。由于破坏较为严重,且东西两端延伸出勘探范围,路面长度、宽度不详。

H1 近现代垃圾坑。位于勘探区中心,西距勘探边界36米,南距勘探边界65米。平面近圆形,直径2米,深1.9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松软、湿润,包含少量砖瓦碎块及瓷碗残片。

(三)小结

正定县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文庙内的大成殿则为唐五代时期建筑,梁思成据此推测文庙为原有古寺改建[7],后文庙虽几经改建和重修,布局稍有变化,但其范围大致未变。正定府治自宋至清一直在今正定县政府处,而且唐、五代成德军衙署亦位于此[6]。勘探区域位于正定县文庙和县政府之间,仅发现L1与H1两处近现代遗迹,且包含物极少,未发现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和居址等重要遗存,表明历史时期这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

本次勘探大致明确了子龙广场二期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的遗迹分布、地层堆积情况,为下一步正定古城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

四、正定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

2016年,为更好地展示正定历史文化,正定县政府计划在隆兴寺附近建设正定博物馆。为配合博物馆建设项目,受正定文物部门委托,2016年10月17日至23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

勘探区域位于中山东路与旺泉南街交叉口东北,西距隆兴寺东围墙约80米,东距东城门(4号山)350米,中心地理坐标为38°8′28.93″N,114°34′42.5″E,海拔75米。平面近似刀把形,东西长79米,南北宽40~6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为初步了解勘察区域地下遗存状况,减少工程排土工作量,共布设了2条探沟,其中,东西向探沟(TG1)长79米,宽5米,南北向探沟(TG2)长60米,宽5米(图一三)。

图一三 正定博物馆建设工程勘探区域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经调查与走访得知,勘探区域最早为耕地,地势较低,当地村民称其为“李家坑”,后建成野城旅游景点,景点建设时地基开挖较深,对文化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现野城旅游景点已被拆除,地表可见大量现代砖瓦碎块及少量明清时期瓷片。

地层堆积共4层。现以TG1东壁为例进行介绍。

第①层:现代垫土层。厚0.8~1.1米。多为沙土,土质疏松。

第②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5~0.6米。浅灰色土,土质松软、湿润,包含较多炭灰颗粒及少量砖瓦碎块。

第③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95~1.2米。灰色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炭屑、红烧土颗粒。

第④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5~0.9米。深灰色土,土质黏软、湿润。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小结

勘探区域内未发现历史时期文化层和居址等重要遗存,表明该区域在历史时期没有大规模的居民活动。受面积限制,本次勘探未能了解到周边文化层的堆积情况,需待日后进一步工作的开展。

五、结 语

总体来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5—2016年在正定古城开展的一系列考古工作成果颇丰:基本明确了广济桥的年代和结构,为研究明代官式石拱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出土遗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正定地区的社会生活面貌;东城墙魁星楼、城墙马面和水门(关)遗址的考古勘察工作使我们对正定东城墙拐角处的城墙构造和排水系统有了基本认识,为正定东城墙南段的修缮及复原工作提供了考古依据;子龙广场二期工程项目区域位于历史上正定县文庙和正定府治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文化层堆积,表明该区域在历史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相对较少;正定博物馆建设项目区域位于东城门与隆兴寺之间,亦未发现明显的文化层堆积,表明该区域在历史时期民居疏落,可能与其接近城市路网轴线末端有关。这4处遗址分别位于正定古城的中部、南部和东部,遗址性质各有不同,对研究不同时期正定古城城市布局和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附记:本次考古勘察工作得到了正定县委县政府、正定县文物管理局、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1]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宋祁列传[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周应中.真定县志[M].明万历五年版.正定县史志办公室,校.石家庄:正定县史志办公室,2011.

[4]赵文濂.光绪元年正定县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5]陈谦.清顺治三年真定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6]刘友恒,于坪兰.略论正定城墙历史变迁及唐五代时期正定城的三城格局[J].文物春秋,2020(3).

[7]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M]//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马面正定县土质
何为马面裙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正定县正定镇太平庄村 夯实党建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
农牧交错地带视角下史前马面研究
带不走的人
正定县古建筑保护意义及相关措施
正定县人大常委会 “网上代表之家”增强监督实效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不懂松手求生的马面猴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