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董海转
语文课文从词句到整体的结构,包含了非常多的语文要素。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所有的语文要素一一实现,不仅课堂时间不够用,更会导致教学层次不够分明,进而造成课堂效率不高。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就有必要深入解读教材,实现对语文要素的取舍,提高教学效率。
相较于其他版本的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更加倾向于使用双线编排体系,双线指的主要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同一个单元中,语文要素的落实是根据“了解要素—理解要素—巩固要素”这一思路展开的。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初,通过单元导语的点题指明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课文及课后练习中,会针对单元导语中所点名的要素展开强化性的训练;此外,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也会对单元要素进一步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单元要素做出取舍,确保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中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指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之后又在该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进一步指出: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怎么做?……这其实就是明确了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词句需要借助字典,理解其意思。再如,在《古诗三首》的学习中,需要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使用工具书、展开联想意会等各种方法来深度理解词语的含义。例如,在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拆字组词、找近义词等方式来理解词语含义,而在《听听,秋的声音》中也需要使用拆字、找近义词等方法来进一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语文要素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为教师明确了语文要素的教学重点,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这一要素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对其展开彻底的落实。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彻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但是,教师也不可能应用所有的方法,为了使落实工作更加高效,作为教师,就要结合不同课文的教学内容,选择更加适当的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
例如,在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课文所涉及的人物、情节、时间、地点等各个要素都比较多,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文中所涉及的各个因素都一一记录下来,实现对课文的复述,进而达到全面理解课文的目的;又如在《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情节进一步梳理,并通过把握关键词来对课文进行复述。又如在《漏》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引导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来深入地了解课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具体运用中,教师需要结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以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对课文的复述,不是对课文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教学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取”方法。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后面的练习题就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并通过表格来复述课文。那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表格就可以确定为课堂的教学重点,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应该主要围绕表格中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表格,提高学生通过表格来进行课文复述的能力,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重点,对其他的要点也需要展开合理的穿插,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及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实现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少年中国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内容进行字面意义上的解读,而且需要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背景实现对文本内容的详细阐述。当学生对课文创作背景完全了解后,教师再展开内容和情感层面的教学。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形成更深层次的体会,更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课文细枝末节的注重,不仅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富有活力,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更可以与单元要素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方便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度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巩固,进而真正实现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无法做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快速提高,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此时,教师就需要对语文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彻底落实,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