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龙虎小学 孙 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这是学科教学的自然选择。语文学科教学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教师在落实人文教育指标时,需要围绕生命关怀主旨展开教学布设和组织,为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生命活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对其展开生命教育也是教育本身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抓住更多时机,及时投放生命教育内容,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互动,在传递生命正能量的同时,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觉性。
文本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载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时,需要筛选切入角度。生命教育是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文本解读时,自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其贴合性更高,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也会更为剧烈,教师要做好教学调研,针对文本内容和生本思维特点展开对接性引导,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质感。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渗透设计,都能够引发学生的生命思考和讨论。思考问题、故事启迪、媒体展示、辩题投放,这些都属于文本解读形式,学生反馈及时,生命教育顺利发动。
学生解读文本大多比较肤浅,教师需要及时做出辅助,抓住时机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启迪。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学生在阅读时,对园子里发生的童年往事很感兴趣,教师在阅读引导时,要求学生从情感角度展开思考,梳理“我”与“祖父”之间的亲情,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对“祖父”形象进行分析解读,学生都能够从亲情角度展开解析。有学生这样认为,祖父的园子是美丽的,但不能让作者释怀的,依然是对祖父的怀念,是祖父的仁爱给作者更多生活的勇气,是祖父的教育让作者获得生活的动力。也有学生说,祖父是慈爱的,他的一颦一笑都留在作者的心底,正是这份亲情,串联了文本整体。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学生情感认知给予更高肯定。作者与读者通过文本形成了情感沟通,而且逐渐达成了更多共识,这是最为理想的教学追求。
教师对学生阅读认知进行针对性评价,肯定学生的阅读感悟。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从文本情节关注到人物情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对提升其阅读品质有重要帮助。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做出明示,要求学生从人物和情感角度展开思考,给学生带来全新阅读感知体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感知还比较肤浅,即使能够从生活情感角度展开思考,也不能获得更为深刻的心灵触动,教师还需要做出更多探索,如何设计引导角度,给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启示,让学生顺利进入生命思考之中。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有意识渗透生命教育内容,也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能动性。课堂演绎、集体讨论、角色诵读、课堂辩论、游戏竞赛、课堂演讲、主题作文等,都是最为常见的课堂活动形式,教师在组织时渗透生命教育要素,学生接受更为自然,其教育效果更值得期待。学生对课堂活动有比较强的参与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展开内容投放,唯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才能获得生命教育的预想效果。
课堂互动形式众多,教师需要做出精准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以便形成丰富阅读成长点。语文课堂活动的需要体现学科属性特点,也要符合学生兴趣取向,教师具体筛选时,要做好多重思考,以提升活动的适合性。如《军神》,从英雄塑造角度展开描绘,给读者带来一位超级英雄的形象,刘伯承将军是战场中的大英雄,在病房中依然光彩四射,教师从英雄本色角度展开教学引导,要求学生对英雄精神进行解读,从中获得更多学习体验和启迪。学生通过人物解析,都能够顺利建立阅读感知基础,被英雄精神所折服。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对英雄进行赞美,学生开始行动起来,经过苦思冥想展开创意表达。有学生这样写道:军神是军队中的神,自然有神一般的表现,我们为你喝彩,伟大的军神。也有学生这样写道:英雄是战火淬炼出来的好钢,军神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神。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赞美活动,虽然只有一句话的任务,却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触动。从学生赞美语言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切准学生学习心理展开组织和调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的机会。阅读活动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符合学生阅读成长基本要求。学生对生命教育有较强敏感性,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其调度效果值得期待。教师为学生推出的活动很简单,学生面对的挑战却是不简单的,因为要创作出更为经典的语言,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学生在语言的锤炼过程获得的心理体验也是极为丰富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有重要现实帮助。
语文课堂中有多种互动形式,文本与生本互动、生本与生本互动、生本与师本互动,这是语文课堂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的重要选择。教师是多种互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针对学习主体的需要做出教学组织和调整,在各种互动交流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因素,能够与互动形成高度契合。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而是鲜活的案例,是学生最熟悉的生命经历,也是学生生活的感受,在教学活动中自然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教学互动是现代课堂的一般常态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形成互动,能够创设丰富学习动机,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特别是问题设计带来的互动,这是教师发动教学互动的重要手段,如何对问题进行科学处理,提升其调度性,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刷子李》是一篇人物传记性的散文,围绕能人刷子李的过人之处展开重点展示和描写,不仅表现了刷子李的超人能力,还对其优良的品格做出重点推介,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阅读环节,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给学生投放了讨论话题:有人说,刷子李是有能力的人,但其表现却一点儿也不谦虚。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拿到这个辩论问题后,离开形成了不同的阵营。教师看时机成熟,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辩论活动。学生被分为两个大组,选派辩手参与课堂辩论活动。教师作为辩论主席,具体布设辩论任务,进行辩论组织。辩论开始后,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课堂互动气氛浓烈起来。
教师为学生投放了辩论话题,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辩论的热情。不管学生能否参与班级辩论,其思维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深度阅读提供更多条件,确保学生能够在丰富互动研究中形成共识。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利用辩论机会进行教学调度,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触动。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互动设计和组织,能够顺利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丰富活力。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更多助学手段展开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之中,其带动效果会更为突出。
语文学科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对训练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将生命教育内容无声地融入其中,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读后感、读书笔记、阅读反思、生活观察、社会调查、延伸阅读等,都是重要训练形式选择,也是生命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做好筛选和组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质感。
生命教育内容无处不有,教师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展开对应渗透,让生命教育真正发生。教师在训练设计时注入更多生命思考内容,不仅贴近文本主题,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思考,对成长其学科认知有重要促进作用。如《跳水》,这是一种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故事。船长为救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瞄准要开枪,逼迫孩子跳海。在这个故事情节中,渗透的是满满的父爱,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都在字里行间渗透生命教育内涵。学生阅读文本时,都能够从父爱角度展开理解,教师在阅读训练设计时,要求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父爱故事。学生开始展开记忆搜寻,教师适时作出一些提示,要求学生从平凡小事中展开深度思考,找到父爱发生的机缘。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大多顺利完成了读写故事。在课堂展示时,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诵读故事,将生命关爱教育全面铺开。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予更多肯定,课堂学习逐渐走向深刻,学生学习体验也更为丰富了。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讲述父爱故事的训练任务,成功对接文本思维,学生从文本阅读中已经建立了父爱认知,自然会想到父爱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展示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有更多的启迪性。父爱如山,教师从这个角度渗透生命教育,给学生带来深深的心灵触动。课堂训练设计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符合学科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与学生学习成长相契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践价值。
生命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也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要求,具有极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值得我们做深度的研究和实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其展开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作为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借助文本教材进行自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施教,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