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 杨建设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提倡集体和团队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较为良好的现象,整体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追求形式主义等。
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方向性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常常因为部分原因,如个人理念、行为习惯等,使得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一般而言,较为常见的问题有:
第一,目标设定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大而空的口号作为目标,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也难以确切地衡量完成情况。
第二,目标不明确。与目标设定较大有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自身也能以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对教学的重难点也未作区分。
第三,实际教学脱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而根据自身的经验、习惯等自行调节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中,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没有重点、解读过于浅显等。教学内容没有重点的问题常常表现为过度追求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忽略了教学目标,没有关于重难点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尽可能多地教授知识,这就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缺失,也难以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在小学课堂上,对课文的解读常常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注重问题的表象却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可能是教师过于强调发散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内容杂而不精,以至于对阅读教学未能完全吃透或是没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较为直接的方法,但是目前教学方法上还是有着较大的问题,在脱离语文学科实际方面较为明显。因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但却忽视了教学方法、阅读指导等基本技能。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冲突,对于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往往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制定教学目标,应该先从课标入手,重视学生发展,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掌握一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等,这三个基本标准是相互独立的,却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与课文的实际情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成长,其服务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以便教学目标的设定是符合真实情况,不至于假大空。
语文教材综合性较强,知识点较为复杂,且涵盖面较广,可以学习的点十分烦琐,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求教师设置重难点,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在深刻了解教材的内容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重难点的设置,这个过程较考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应当立足于学科的基础,要立足于学科的本质。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知识文化的熏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因此较多选择使用朗读、讨论、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的采用也应当要注意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为基础的字词句类等知识使用讲授法即可,但对于文章情感的体验,则需要用讨论法来实现。
教学方法的基础来源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方法的使用应是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选择,面对诗歌,可以利用朗读法,散文、寓言则可使用讨论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总是会有一定的缺点,而且,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情感的过程,不是只依靠一种方法就能实现的,是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因此,教师也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灵活组合,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应当重点关注如何在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更为扎实有效地掌握知识。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与教学实际不相符;教学内容没有重难点的划分、杂而不精;教学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等方面。教师应当学会如何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