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郝冬梅
有人把诗歌教学比作是一场约会,作品,诗人,读者(师生),穿越时空的美丽约会。只是在课堂中,这场约会并不总是美丽的。我们常见的做法是,在文字理解上花了很多功夫,手法上讲得面面俱到,情感主旨一一罗列,甚至把诗歌当作文言文去教,这样的教学自然难以让这场“约会”变得美丽。
在我看来,成功的诗歌教学应该能体现以下方面:能够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态度;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语文的感觉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诗歌美的同时能让学生有懂得诗歌之美的一般鉴赏能力;让学生热爱传统的诗歌文化。诗歌教学应该立足于发现诗歌的美,并且找到发现诗歌之美的途径。途径是什么?简言之,是发现诗歌的意象美,诗歌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诗歌表现的丰富情感。
从发现意象和意象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感的角度来解析诗歌,这是一种最直接且简单有效的诗歌教学的途径,也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和利于学生掌握的途径。只是很多老师对这种赏析诗歌的途径认识不足,甚至于忽略掉,造成诗歌教学的遗憾。
生活中,表情达意,不一定非得用口头语言,也许用肢体语言更有效果。诗人在表现情感时,常常借用意象来表情达意。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不能用习以为常的方式解读诗歌意象,“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桃花已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个独特的意象。从诗人创作诗歌的角度看,诗人为了表现一面之缘的女子的美以及对她的思慕与无缘再见的惆怅失落之情,是借助桃花来表现的。从赏析的角度来看,我们通过桃花这一意象,能想象得到诗人所表现的女子有桃花一样的美丽,能体会到诗人桃花依然女子却不能再见的惆怅失落之情。这就是意象的美,既含蓄朦胧,又易产生共鸣。
诗人写诗,表达情感善用意象,这是诗人的智慧;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把意象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是鉴赏的智慧。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当学生知道此桃花非彼桃花,桃花是有着丰富的意蕴的时候,他就有了一种琢磨意象和意象蕴含的美的意识,也就有了赏析诗歌的能力。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意象”是源于内心且寄托于物象的表达。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浸染了作者特有的情感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往往是某个特定的景物,如月、山、云、雁、柳、炊烟、猿啼等。因而在诗歌中,意象似乎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宣泄点,抓住具体的意象特点,就能很好地解读诗歌。
举两个最典型的写秋的意象来说说如何扣住意象引领学生品读诗歌的情感美。
第一例是刘禹锡《秋词》中的“晴空一鹤”,第二例是杜甫的《登高》 中的“落木”。秋日里,晴空万里,风清气爽。这时敏感多思的诗人容易生发身在何处,落脚何方,处境艰难,前方是什么的思考。另外,秋日的闲静,也容易让诗人们或想念亲人,或怀念故友。而志在四方、胸襟阔大的诗人也会有类似于“谁主沉浮”这般抱负能否实现的忧思。诸般感慨,万种情感,在秋天会喷涌而出。这种情感的抒发,需要一个诗歌载体,那就是意象。在《秋词》中,诗人借助 “晴空一鹤”这一意象来表现情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顺宗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朗州。正感到春风得意,却突然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诗里的“晴空一鹤”已是诗人情感的物化,随着画面中的鹤排云而上的,既有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也有不甘沉沦冲天而上的豪情。
在《登高》中,我们见到的是一个风中残“叶”的老诗人的形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安史之乱结束后,地方军阀又乘势而起。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此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给读者心中留下的全是萧瑟。“落木”的意象并非只是写景,也不能说这是一个单纯的比喻。这无边落叶中,融入的是复杂的情感,孤身一人,人在何处,身世之叹,生命的枯萎,穷途末路,凄凉,外物的摧残,仿佛都在这风中残叶里。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扣住“晴空一鹤”的意象来解读刘禹锡的心境,扣住“落木”这一意象去解读杜甫的处境和他的感慨,让学生在课堂展开想象,深切体会,那么在课堂上就至少有三颗心在跳动。诗人的心,学生的心,老师的心,会因诗句和意象中蕴含的情感的巨大感染力而共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受到诗歌艺术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感觉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
一首好的诗歌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还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正确有效的诵读,无疑可以帮助我们领会诗歌的情感和意蕴,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音韵和文字的华彩。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诗歌诵读的技巧,如停连和重音,忽视了对于意象本身的诵读美。
很多时候,诗人借助意象来抒怀,所以有许多写景(物)的美句,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学生通过想象添枝加叶,通过物象的描绘感受诗歌的内容。但如果能抓住“缺月”和“疏桐”的美,在诵读中体会“缺”的遗憾与“疏”的清冷,就会自然感受到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鸿见人”的对应和契合,便在诗意之美中更加超凡脱俗、具体感人。
诗歌中有时会有相同的物象,但这些相同的物象,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比读让学生来感受。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同样歌咏梅花的高洁品质,陆游借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的是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毛泽东借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达的是阔大的心胸和气象,是豪迈乐观的革命精神。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诵读意象的比较。“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诵读中不仅要读出梅花的倔强和坚持,也应含有作者的叹惋。正是有“零落”的叹息,“碾”的心疼,才有“香如故”的惊喜和赞叹。而毛泽东词中的“梅花”,在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她是舒心高兴的,此时的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在诵读此意象的过程中便要表达出梅花的谦逊与洒脱、自信与豁达的风采。
在对意象的有效诵读中,学生获得了审美体验,获得了扣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获得了一条行之有效简明清晰的解析诗歌的途径。
诗歌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诗歌,并且有能力赏析诗歌。扣住意象,体会诗歌的意象之美,热爱诗歌,热爱诗歌文化。当学生有了兴趣了,有了方法了,有了赏析的途径了,我们的诗歌教学也就有了途径了,也许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