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小学 李金云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备受关注和提倡的阅读方法,主要强调的是在单位时间之内让学生阅读存在关联性的多篇文本。群文阅读能形成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全面拓展,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多篇文章的阅读积累当中完成意义建构,全方位提升语文素养,弥补学生在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师既要认清群文阅读的价值,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把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时乐在其中,使学生有更加强烈的兴趣进行群文阅读,从中得到满满的收获和成长。
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在于明确主题,在确定好主题之后将其作为出发点,有效选取恰当的群文阅读素材,把相关文章串联起来,避免在阅读过程当中因为主题不明确或者没有主题而杂乱无章的状况。确定群文阅读主题能增强学生对阅读方向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与探索研究当中找准目的,得到更具针对性的阅读内容,保证群文阅读效果。例如,在学完《桂林山水》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促进阅读教学的延伸,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这篇文章的主题内容,同时考虑到课堂时间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向,可以把最终的主题确定为桂林风采。在这一主题的指引之下,教师可以收集与描绘桂林风采相关的文章,然后把这些资料引入课堂,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桂林,比如风景、风俗、历史、人文等,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略桂林的美以及风俗文化,并在兴趣的驱动之下,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投入到群文阅读当中,层层递进,加深印象,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把握能力。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完成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就要秉持差异化原则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群文阅读路径和方法,使学生在短暂时间内就能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并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要坚持差异化原则,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教师先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基础恰当分层,将学生分为阅读水平高和阅读水平一般两个层次,并提出差异化的阅读要求。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等其他作品拿到课堂作为群文阅读材料。在进一步做群文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把学生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划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两个层次,让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探究不同时期鲁迅先生作品的特征,鼓励学生把时代背景作为出发点,对作品的内涵分析与挖掘;对于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在多篇文章的归纳总结中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
课堂时间有限,课堂容量也十分有限,但是群文阅读活动开展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要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做好课外拓展工作非常必要。课外拓展能引导学生主动把课堂阅读与课外探究阅读整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并把阅读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在进行课外群文阅读拓展环节时,教师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群文阅读拓展的便利性。其中一种方法是打造线上群文阅读平台,依照不同的主题把阅读材料分类整合,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手机或计算机阅读有关作品,并在生活中找寻有关材料,不断充实阅读储备。另外一种方法是建立线上群文阅读交流群,在交流群中给学生布置群文阅读任务,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主题的群文阅读作品,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外群文阅读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与方法技巧,通过交流群分享给同学,并在遇到问题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能为培育学生语文素养提供很大帮助。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诞生为教师提供了新型模式,也为学生阅读质量提高和阅读能力发展提供了平台。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调整,为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