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凯
茶马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帮,是始终活动在这条千年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本质上说,马帮是一种商业组织和经济行为,但却天然带着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基因。试想,莽莽山野,远离尘嚣,只有游丝般的小路在云端飘绕,赶马人离乡背井,于漫漫长途日出而行,日落而歇,风餐露宿……他们用脚步在石板路上刻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关注和挖掘的文化宝藏。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在当前我们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这一题材的发现、挖掘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独舞《马帮少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产生的,并在2019年“桃李杯”全国大赛中得到业界专家和观众的首肯[1],这次创作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舞蹈创作,更是一次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创作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创作过程中的若干感悟和认知加以梳理,这样不但可以对研究马帮文化有所助力,同时也可就创作中涉及的舞蹈艺术规律和美学认知与同行师友分享,想必是很有意义的。
舞蹈是肢体艺术,其特点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而民族文化犹如散落在民间大地的珍珠,渗透在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和心理中。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我们该用怎样的手法和形式来挖掘和表现它们呢?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共同的纽带就是情感。因此,首先必须以情为出发点、立意点。马帮是若干单个赶马人的组合。他们运送的是货物,但共同背负的是对美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却又怀揣难以释怀的浓浓乡愁。赶马路上,既有与大自然的顽强搏斗,又有挑战成功后的欢乐,当然还有由内心流泻而出的响遏行云的优美山歌——这些,都造就了这一特殊群体典型的人物情感和人物性格,也为舞蹈形象创作提供了营养丰厚的土壤。《马帮少年》这个舞蹈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就是行走在这群赶马人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少年人的阳光和勇往直前,正是马帮最具代表性的人格表现,也正是马帮精神的典型写照。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整个马帮的心路历程正好可以从情感出发,写意地描绘这一独特的边疆社会生活形态和特殊人群,让观众感受赶马人独特的内心悸动和丰富的思想情感,用艺术的形象把蕴藏在马帮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梦想和情感集中化、典型化地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与舞蹈艺术形象的融合与转化。
要再现马帮生活宏大的画面和悠长的历史,用一部甚至多部宏大的舞剧或大型群舞加以表现都是不嫌多的。因此,其次便是要在创作构思上以小见大,并采用独舞作品的方式,写意地表现马帮的生存状态和民俗文化。马帮整日奔走,本身就代表对幸福生活、对于山外文明的强烈追求。同时,还有对家乡的牵挂和绵绵乡愁。应该说,他们的日子正是在追求与留恋、挑战苦难与乡愁缠绕两者之间挣扎和升华。这种情绪,在一个充满梦想、激情,又充满初别家乡愁绪的少年的心理上,应该表现得更单纯、更真挚,也更为强烈。而这种心理落差和冲突,使他注定会把全部乡愁寄托在自己的马上,从而对自己的忠实伙伴——马,赋予更多的依赖和亲昵之情。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马帮对自然环境有近乎对神灵般的敬畏一样,马帮少年对于自己的动物伙伴,其情其绪,也显然超出了一般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亦是整个马帮故事的精髓所在。此外,《马帮少年》虽为一出独舞,但却有中国传统舞台艺术之“三五步万里江山,七八人百万雄兵”,所谓以小见大,便是如此,以寥寥数“笔”表现整个马帮的气势和精神。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在确认了独舞、少年、马铃这些基本元素之后,创作团队很快便构思出了舞蹈的基本架构和情节:少年迎着晨光牵马出发、山路崎岖、艰难跋涉,路遇风雨、山崩、驮马坠崖,人马失散……继而少年悲怆寻找“伙伴”,历尽艰难困苦,终得人马重逢,于是欢声笑语,且歌且舞,继而重新启程。
编创过程中,《马帮少年》中各人物形象亦是主创团队为凸显作品情感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导向性。因此,挖掘和表现民族文化的第三要点便为形象导向。笔者将其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点:
(1)人物形象的设定凸显作品主题。作品初步构思,是将作品人物设定成一个18岁的少年。首先,刚刚成年的男儿阳光刚毅,不仅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信念,还有初别故土的乡愁和眷恋。以上都为编导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并以此营造了虚实结合、完整画面和些微细节结合的气韵。所以当观众观看表演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在空旷舞台中自由地想象群山、森林和漫漫古道。另外,创作团队选择一个马帮少年的形象还有一个具体,甚至偶然的原因:我们在进行创作和考察演员时,发现一位18岁的学生,从形象到气质,从性格到功力,与初出山乡的赶马人都非常契合。艺术创作中,主观设想和客观条件的结合,往往事属偶然,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于是我们决定让这位学生来承担这一角色,“量身定做”,通过一台独舞表现整个马帮的活动。
(2)动作设计彰显人物性格。按照最初的创作设想,《马帮少年》的舞蹈动作以潇洒朴实的风格为主。舞蹈动作设计上创作团队注重把握两个特点:一是为民族贴合人物性格。《马帮少年》采用了大量纳西族的舞蹈语汇。纳西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打跳”是纳西舞蹈的主要形式,编创团队在创作《马帮少年》时大量运用了纳西舞蹈中打跳的舞蹈动式,并突出“摆”“跺”等动律元素,使动作极具风格性和独特性,尤其是在作品第一段的一条斜线动作的设计上,运用了限制性的手法动作,始终将动作限制在一条斜线基础上展开。这条斜线很好地表现了马帮前行的路,也为少年的征途指明了方向。动作设计也是把纳西族的打跳动作与角色前进步伐的动势很好结合,实现了舞台效果。二是动作的编排围绕人物情感发展。作品为三段体结构:第一段,远行的少年踏着坚韧的脚步行进在大山之间。这段的人物性格阳光向上,动作设计着重刻画少年的坚定、潇洒、意气焕发和热情洋溢;第二段,表现了马帮行进途中遇险,少年与自然灾难生死相搏。这段动作强调意志、力量和视觉的冲击力,大量运用翻滚等动作,进一步刻画了少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三段,少年赶马人从率性天真到雄壮有力的成长嬗变。这段的动作突出刚健和力度。特别是在整个作品的最后,我们规定了演员身肢向后,背对观众,呈九十度弯腰,双手返肩而拱,高高地把马铃举起,沉重而庄严地向舞台后区缓缓走去,从形象上表现的是一个马驮子,其意象却是马帮的精神。此外,为表现马帮活动的主要区域,舞蹈的肢体语言除了在牵马一节中吸纳了传统戏剧元素,其余则采用了云南民间舞蹈元素,以烘托人物逶迤前行的氛围。作品最后,舞者弯腰,用手臂拱出一道形如马驮的造型,背向观众,踏着光影前去,仿佛马帮少年继续向远方前行,顽强而沉重,甚至非常悲壮,以此勾勒出整个马帮的顽强和伟岸。
(3)道具选择贴合人物身份。中国传统戏剧中道具的使用非常写意,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舟”,已经成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程式。一些经典之作甚至直接使用道具作为剧目的名字,如《桃花扇》《荆钗记》《十五贯》等。而在独舞《少年马帮》的创作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表现马?真马当然不可能,那假马如民间传统舞蹈中的“跑旱船”“跑驴”行吗?也不行,这样显然会大大限制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演。最后,主创团队想到使用传统马鞭来表现马帮少年这一人物形象。但这也带来了问题:传统戏剧中使用马鞭表现的都是在战场和驿道上奔跑的马,而我们所要表现的马帮,却是特定的、常年默默行走在边疆高山密林间的马,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不应是尘土飞扬着奔跑的身姿,而应是叮当作响的悠悠马铃,故西南边疆的各族群众,提到马帮,总是更爱说“山间铃响马帮来”“马铃儿响玉鸟唱”等。正基于此,主创团队决定改用原汁原味的马铃作为道具,来代替现实中马帮的马。马帮少年与马之间的交流、寻找、亲昵、共舞等都用一只马铃代之,如此,也给舞蹈设计和演员表演都带来了极大的灵动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如今,舞台艺术的创作中常存在一种误区,即以场面宏大、舞美布景时尚、整体富丽堂皇为佳。导演和投资方不惜砸出重金打造舞美、灯光,聘用几十名群众演员,制作几百件道具……不可否认,高科技的介入和众多演员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视觉冲击力、感染力,但这绝不是在追求艺术之根本。如果把功夫下在舞美、在大场面上,甚至将之变成一种时尚、一种票房噱头,有时反而会喧宾夺主,削弱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并损害其艺术上的美学价值、写意美感,甚至会将艺术创作者引向负面的道路。
中国文化作为延续数千年没有中断的文化,其艺术样式,不管戏剧、歌舞、绘画,都积淀了无穷的经典和魅力。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我们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应该发扬传统、走出传统,取长补短、融入世界。这对于构建文化强国,形成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并以其指导我们的创作活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