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佳豪
文人诗画山水作为一种极具中华民族传统哲学和审美意蕴的美术画派及风格,在釉下瓷画中也有着丰富且多样的表达,在这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显性的形式表现都具有很高的探讨价值。
山水画面为主体的瓷画形象,主要还是以国画山水的艺术风韵为准。国画山水历史悠久,派系繁多,画作和画论都是灿若繁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历史中的地位都不可忽视。它以“山”“水”等自然物象为抒写对象,以古代传统哲学观为指导思想,为创作者打通了一座独立精神隐喻的艺术桥梁。自古以来“诗”和“画”之间就有紧密的关联。宋代的晁以道就说过:“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画中表达的意思太抽象,画上作诗就能够起到具体化、形象化的功能,充当解释作用。画中之诗还可以作为构图的补足和信息的传递,“以意写之,以书入画”更是成为了山水画论的主流思想。
釉下诗画山水瓷画以青花山水和釉里红山水最具审美意蕴,青花的单色蓝通过深浅浓淡的对比像水墨画一般描绘山川树石,淡蓝是真正的水天一色,深蓝是壮阔的高山峻石,产出的作品又因为器型的不同而各领风骚,瓷板一眼望尽,充分直观;而瓷瓶、瓷罐、瓷缸等等三维器型则能够表现出立体的山水情操,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画面,提高了艺术格局,也增添了审美情趣。
诗画山水的形成离不开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理想以及精神品格,它直观地反映每个时代下文人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就已经有所发展了,但初始以来还是属于人物画的附庸产物,虽说是附庸,但此时的山水画已经是文人们寄托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了。并且这一时期的诗书发展已经融入了各种“山水诗词”,也为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科做了重要的铺垫。五代以及两宋时期的“文人情怀”发展迅速,也与当时的画学思想相辅相成,成为文人山水画的高光时代。这时的山水画家文人群体激增,为山水画增添了文化趣味和哲学思想,他们以自己的文人情怀师法自然,寄托精神。到元代,文人精神在山水画作中的指导占比更加多了,一些诗人直接参与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当时由于政治的压迫和社会的动荡,除了士大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归隐之意,将自然山水当作精神的寄托。“元四家”的出现是文人山水画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黄公望便是用自己的笔墨写出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山水画就是以这样一种情怀为指引而兴起的。
景德镇作为以瓷为主的千年古镇,历来商业繁荣,又处于江南文化腹地,还有徽州大资本的经济输送,对拥有隐逸思想的文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加之,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盛行,江南文人山水画逐渐成为当时的山水画派正宗,这对景德镇的山水诗画瓷的发展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在晚明之前,釉下的山水装饰题材主要以具有吉祥寓意的海浪仙山、福山寿海为主,但是由于隐逸思潮的异军突起,山水瓷画的主题迅速从吉祥题材向文人思想转变。在这样的社会文化面貌下,既有儒商官绅的需要又有广泛的中下层文士的需求,诗画山水瓷的风行便成为必然。
釉下诗画山水瓷的创作,首先是对山水物象的形象塑造非常重要,要善于将点、线、面这三个塑造技法运用好。点多用于表现树木叶子、以及用于装饰附属物,比如太阳、青苔等等。通过对点的布势,能够使山水画面充满节奏、运动、变化感,产生画作的韵律。在釉下诗画山水瓷画创作时,用笔时要灵活,用不同材质的笔来描绘不同的东西,做出不同的效果。在线的塑造上,要变化多样,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等笔势。通过手腕动作的差别运用,将虚实、浓淡、转折的线条表现出来。画面中的湖水、天空中的浮云、山涧和瀑布、远山的轮廓、近景的树木都需要线条的韵律节奏来实现静态的表达。曲线、放射线、波浪线、异形线等等线条不断地排列穿插,错落有致地描绘出山水景物的自然之美。面的表现决定了空间的营造,通过面与点、面与线、面与面的叠层处理,打造画面的虚实与延伸感。
其次,釉下诗画山水瓷画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情趣,对各个物象和书法文字的位置营造的要求也很高。例如虚实疏密的构图运用,在国画山水中,对虚实疏密的绘画要求是很高的,画面中应当有虚有实,比如山上的树石房屋是实,水面渔船、天空飞鸟便是虚。倘若画面中全是实景,便会感到闭塞死板,若画面中全是虚物,则会呈现出漂浮空洞的视觉感受。对虚实疏密的把握就是对哲学中的对立与统一的把握,比如稻田菜地较为“密”,而荒山枯木就要“疏”,近景为“密”,远景为“疏”,这样才会营造出空间感。还有“S”形构图和三角形构图,这两种构图形式的本质都是用迂回的节奏感来营造空间的力度与稳定。还有运用较多的像“藏露”“开合”式的构图,藏露的方式与虚实的处理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不完全一样。藏露注重穿插和隐藏,而虚实重在笔墨的浓淡。“藏”是为了将次要物象虚化,“露”是为了突出主体,刺激眼球。在构图中,如何起承转合、开合得当,将诗文巧妙的嵌入山水画面,都需要有对全局的位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