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2020-12-03 13:34陈丽璇
名师在线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敏捷性批判性材料

陈丽璇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福建莆田 351144)

引 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往往一味地关注学生“写”的结果,把作文课堂打造成“写作技术训练的战场”,这种狭隘的课堂教学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思维狭窄、凝滞、固化、机械,而写作课堂也处于一种无序、随意、无望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现象,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定要在关注“写”的过程中,突显学生主体性,抓住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强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则作文水平高。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坏。良好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在写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写作更有逻辑、更有序、更饱满、更新颖,更容易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1]。所谓“思维品质”,从根本上说,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准和标志。

思维品质建立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它是对能力的一种衡量。在语文这门工具性的学科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职责。从内容来说,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严谨性、批判性、创造性六个方面。诚然,在语文写作中,学生“写”的内容来自广泛灵活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产物。以往的语文作文课堂只重视作文知识传授及写作技能训练,弱化了思维品质训练,这让学生的写作毫无内涵和生机可言。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思维品质培养。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采用形式多元的训练方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品质

思维的敏捷性是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指思维活动反应的速度。学生在语文写作时,确保思维敏捷的好处有很多,如可快速搜寻写作所需素材,及时检查、处理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写作时间,提高效率[2]。古有“才思敏捷,下笔成文”之说,便是指敏捷性品质对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品质呢?我们可通过一些化大为小的多元化训练方式来进行。化大为小,即不直接进行整篇作文写作训练,而是通过一些零碎的、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首先,拟对联。如给出“春风吹绿千枝柳”的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学生在拟下联时要考虑到对联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费时少、拟得到位则思维敏捷性强,可拟出“时雨催红万树花”等。其次,填句子。给出一段话(以写景为主),缺失一个或多个句子,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填写,看谁写得既生动形象、气韵流畅,又优美和谐。最后,改句子或者写小诗。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改写、扩写、缩写或重新排列等。写小诗,即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写有意蕴的小诗。假如给出“竹子”让学生试着写小诗,学生可这样写:“空有高耸的枝叶,内里却空空如也”。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反应和思维敏捷性要求颇高。

(二)巧妙创设逻辑性强的问题,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品质

思维的严谨性体现在学生写作时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如作文立意精准、表达精确无误且逻辑性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内容,思维不蔓不枝,表达恰到好处。在语文写作中,教师可设置逻辑性强、层层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这里以一则材料作文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奔向人生的大道上,我们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事物数不胜数,也许是园林里的一棵古树,也许是悬崖上的一株花朵,也许是与外人的一次邂逅,也许是父母的一句叮咛……这一切,皆可入笔,成为写作对象。”请立足自然或生活,捕捉人、事、景、物,以“ ,是一抹耀眼的光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关于这一材料作文,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1)自然或生活,范围是什么?能写的对象包括哪些?(2)“ ,是一抹耀眼的光亮”,光亮指的是什么?(3)自然或生活的范围很广、很虚,要全部写到吗?(4)明确了写作对象和写作要表现的哲理内涵,如何安排顺序,实现“对象”与“哲理”的精妙连接?这些问题,层层深入,有利于训练学生写作的逻辑性,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讨论后,面对材料作文,便不再思维混乱、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了,而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无论是立意,还是写作构思,都能按部就班,一步步进行,使整个语文写作也显得相对顺利。

(三)“一题多变,探究本质”,培养思维的广与深的品质

这里的“广与深”思维品质,指的是思维广阔性与深刻性品质。就前者而言,教师可采取“一题多变”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何为一题多变呢?就是教师准备一个写作素材,可将其变化成不同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广阔性思维。或者呈现一个情境,分别从体裁、写作角度等方面进行多种练习。如教师给出“面对春色,孩子笑了,妈妈陶醉了!”让学生自由发挥,写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等多个体裁的文章;还可以从孩子角度、妈妈角度来写不同的春景。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极大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有更宽广的写作思路,使语文写作也就不再闭塞、难行。

除了思维的广度,教师还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一品质。即教师在写作中,可呈现一则材料,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深层次的哲理内涵,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3]。例如,教师呈现一篇关于小草的哲理性写作材料:“请蹲下去、蹲下去,观察每一棵弱小的、无抗争力的小草,这时,它也在观察,甚至是仰视你,与你交流。终究有一天,它不再只是观察和仰视你,而是直面你,自由地展示尊严、活力……那么,请蹲下去、蹲下去……”该材料表面是在写小草,实则是将小草比喻成“社会底层”的弱者,而这里的“你”便是指骄傲的强者。学生对这则材料进行深层次探究,便可归纳出“强者不能漠视弱者,以强凌弱”“要谦虚,放低姿态和谐共处”等本质性的意义。在写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探究本质”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巧用材料引导理性的辨析,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品质

思维的批判性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随时都可能用到。平常的语文模拟考试,或者高考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具有辨析价值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可写的话题,进行写作。学生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真善美没有科学的辨析,想写出十分出彩的作文就很难。因此,教师可经常强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明是非、判对错、鉴优劣、较高下。例如,可呈现以下的作文材料:受改革开放大潮以及现代社会功利性的影响和冲击,很多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文化不值钱”“读书越读越苦,不读也罢”“前途钱途,有钱就有途”等思想。请你列举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以此为例,写一篇反驳性的议论文。反驳性的文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十分具有针对性。材料中呈现的价值观明显是片面的、错位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写作中的批驳、举证,来鉴别真善美,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除了写驳论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思想杂谈”,训练其批判性思维。如在观看《白毛女》电影后,有的学生认为:“喜儿家那么穷,再奋斗也没什么用,干脆嫁给杨白劳算了。”教师可让学生针对这一言论,写一篇思想杂谈,对此“惊人之论”进行批判。可见,在语文写作课中,教师可呈现材料,让学生进行辨析,以达到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五)激励学生在写作中探索与想象,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品质,也称独创性思维品质。它是指学生个体在思维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不落俗套、标新立异。创造性思维品质属于高阶思维,它需要建立在联想、想象等基础思维之上。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能激发学生想象、探究、联想的拓展性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和假设,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具体来说,教师可呈现具有想象空间、能刺激学生进行探究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进行写作。如可呈现以下的作文材料:“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万籁俱静之时,当他(她)独坐在房间里,沙沙的脚步声渐渐逼近,接着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这是一则材料,与之相关的作文要求是:不必拟题,进行续写;续写部分内容应符合科幻小说的特点;可大胆想象、创新,但要确保内容健康、合理、趣味;续写部分的内容长短均可,保持在300~1000 字之间最佳。这篇作文材料十分具有开放性,很多学生在拿到材料后,思绪开始发散,其思维的广度、深度、创造性等均得到了锻炼。当然,更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思维的独创性,学生写作的过程,便是进行大胆创新、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过程。可见,教师善于呈现类似于以上例子的写作材料,那么,培养学生“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便指日可待了。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助力学生以良好优秀的思维品质打造文质兼美的语文佳作。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写作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死板的技能呈现,而是以丰富的思维品质训练充实写作课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会思考、能思考、巧思考、有效思考,继而写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语言精妙的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语文写作的精髓,继而轻松愉快地写作,体验语文写作的无限妙趣。

猜你喜欢
敏捷性批判性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研究
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