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音乐风格和演奏

2020-12-03 12:03胡天纵
乐府新声 2020年2期
关键词:前奏曲舞曲大提琴

胡天纵

[内容提要]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在体裁和数量上都是十分庞大的,同时具有深刻意义。在他众多的器乐作品创作中,管风琴曲和古钢琴曲的创作是他的主要方向,而大提琴的音乐作品少而精。《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创作不仅成为了无伴奏作品中的艺术典范,也成为了各大演奏家展示个人演奏风格的典型作品,更被誉为大提琴界的“圣经”。本文将以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将作品创作与作曲家所处的国度、时代以及作曲家的生活背景相互联系,以此来探究这部大提琴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创作意义。

巴赫创作的每部作品似乎都能从他的人生轨迹中找到线索,单从复调音乐来说,复调音乐的出现与他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巴赫习惯在读谱的过程中抄谱,因此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渐丰富着他的作曲知识,并不断产生出新的作曲灵感。这也成为了现在音乐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巴赫写成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并不是偶然的,其中的奥秘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曲式结构的特别,更在于这部作品当中没有特别标明演奏法和速度、呼吸等标记,在演奏时完全要凭借演奏家个人对这部作品的感觉进行演奏,不单单考验演奏家的演奏水平,更为大提琴演奏者学习各种版本的演奏提供了依据。

一、创作背景及特点

18 世纪初,巴赫来到科滕宫廷,在科滕宫廷的这段时间,是巴赫创作的高产阶段,这一时期巴赫创作的作品确实与他所生活的宫廷环境有着很大联系。利奥波德王子给予了巴赫在创作上很多支持,作为音乐家的他同样十分热爱音乐创作,巴赫也通过音乐越来越与这个宫廷拉近了距离。创作完成这部大提琴作品,不仅是由于巴赫自己的创作才能,也是由于利奥波德为巴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作为一名能够熟练演奏大提琴的高手,多方面的支持与影响使得巴赫有了进行创作的基础和条件。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巴赫已经写作过一部《小提琴无伴奏组曲》,其中包括三首奏鸣曲和三首组曲,在创作体裁上,巴赫选择了不一样的形式,对此他肯定有着自己的见解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创作思想。由于有先后之分,这部小提琴作品实际也在无形中为大提琴的创作进行铺垫。其一是因为在创作《小提琴无伴奏组曲》时,组曲中的形式不够统一,因此在后来的创作中巴赫总结了前面的经验,寻求创作形式上的统一。其二,大提琴与小提琴同属于弦乐器,巴赫在创作之外,还对大提琴的形制进行了探索,开发了五弦大提琴,并根据它的音色和音域创作了这部作品。

组曲一般被分为古组曲和现代组曲,古组曲即是在17 世纪由作曲家弗洛贝格尔所确定下来的形式,结构由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四首舞曲组成。巴赫创作了多部组曲作品,包括《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在这些组曲当中,上述舞曲的样式构成 这些组曲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组曲中它们依旧按照固有的顺序进行排列。这几部作品在数量上都是六首,可以看出巴赫在这一阶段的创作过程中对于数量的要求是比较统一的,也可以理解巴赫是有意而为之的。在《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同样是结构上,每一首作品中除四首舞曲之外,还有包括前奏曲和插入舞曲,以“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插入舞曲—吉格”这样统一的形式进行排列,并且每一组曲都是同一调性的,分别为G 大调、d 小调、C 大调、降E 大调、c 小调、D 大调,从中可以看到巴赫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完善统一的过程。在《小提琴无伴奏组曲中》,三首组曲的组成是不一致的,因此再看这一部大提琴作品,明显能够感觉到巴赫是在创作小提琴作品之后,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更为完善的构思。同时,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是运用了复调思维进行创作。复调音乐早在九世纪就已诞生,十六到十八世纪发展到比较高潮的一个阶段,拉索、巴赫等人对复调音乐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复调在这部作品中的应用,可以说非常突出,在大提琴的创作中也是属于非常少有的。因此,巴赫这部作品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构思上,都是他创作不断统一的标志,也代表了大提琴创作的一个巅峰。

二、音乐风格分析

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巴赫根据古组曲的形式完成的每一组曲中的六首舞曲,每一首舞曲又根据每一组曲的风格展示出了不同魅力。

巴赫创作的第一首组曲为G 大调的,表现出来是明亮的色彩。但在演奏的过程中,这首G 大调的组曲却透露出一种平稳、流畅的感觉,没有火热的情绪,却令人沉醉。这一组曲中的前奏曲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往往在音乐会或是各种音乐活动中都会被单独演奏。前奏曲作为音乐体裁的一种,在组曲中一般被作为器乐曲的引子,但在这几首作品中,巴赫都赋予了他们生命,而前奏曲也在不断创作和成熟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虽然是无伴奏作品,巴赫因在这部组曲中熟练运用了复调音乐技巧,使得旋律和音响更表现出了双声部的感觉。进入到组曲的四大组成部分,首先是阿勒曼德,这种体裁起源于德国,盛行于17、18 世纪的法国和英国,它的节拍比较特别,是2/2 拍,在作品中运用更突出了舞曲平稳的色彩。库朗特和吉格是这一组曲中最为欢快的舞曲,同属于古组曲中的一部分。相比起来,库朗特比阿勒曼德更具有流动性,三拍子的节拍在表现上更为活泼,而吉格中多运用三连音进行表现,也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欢快的体验。而插入的舞曲,在这一组曲中为小步舞曲,它也属于三拍子的舞曲,大调也正好可以突出典雅的风格。

第二组曲为d 小调,在调性的判断上就可知该组曲带有忧伤的情绪,色彩较为暗淡,同时在演奏的过程中,音与音之间有冲击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对情绪的表达。在前奏曲中,巴赫更像在重复和强调,展现大提琴的不同音域。阿勒曼德在早期产生的时候,一般为二拍子,但在这一组曲中,巴赫将其创作为4/4 拍,节奏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一直趋于平稳。在第二组曲中,萨拉班德被认为是创作的非常完美的一首,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为悲伤的一首。在这里,旋律是悠长暗淡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织体已不像其他舞曲那样单薄,而是使用了更多的装饰音,更加考验演奏者的技巧。这首组曲中的插入舞曲为小步舞曲,虽然在主旋律上还是哀伤的,但是在节奏和速度的影响下突出了跳跃的感觉。

第三首组曲也是一首大调性的作品,为C 大调。作为从C 音开始的自然大调,作曲家往往都赋予了它更多的涵义:更像生命的阳光,代表着希望与辉煌。在前奏曲中,旋律以波浪式进行呈现。同时这一舞曲中包含着转调,但始终围绕最初的旋律进行。节奏上采用3/4 拍,以十六分音符为标准,织体是单一的,但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功底。阿勒曼德在这里为4/4 拍,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交替使用,基于这首组曲的情感表达,速度上是欢快的,因此这两种音符时值的表现尤为关键。库朗特在第三组曲中更富有了活力,在创作中和前奏曲有着相似之处,巴赫都以音域间的跨度作为波浪旋律的表现,虽然是以八分音符进行,但丝毫没有放慢速度的感觉,而是在不断的喘息之间一气呵成。萨拉班德更像是在诉说,舞曲中开始出现和弦,尤其是在3/4 拍的强弱规律的影响下,和弦的厚度也在变化。这一舞曲虽然短短仅有20 多个小节,但它的旋律却呈现不断的推进过程。第三组曲中的插入舞曲为布列舞曲,也是法国的一种舞曲,在这里表现的十分轻松。布列舞曲这里共有两首,第一首和第二首表达的感觉稍有不同,第一首更为轻快,第二首更加舒展。最后一首吉格又是充满活力的舞曲,其中运用了更为丰富的节奏型,还包括各种音程的跨越,以通过不同音之间的跨度来表现大提琴丰富的色彩。

第四首组曲为降E 大调,不同于第一首和第三首的感情色彩,这首组曲更多地带有庄严感。在前奏曲中,巴赫运用了 2/4 拍,并以八分音符的时值进行,速度是平稳而又庄重的。前奏曲中的前一部分旋律也是非常平稳的,进入到后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在节奏型和速度上有了一点小改变,里面包含着的也是本舞曲的主题。阿勒曼德从乐谱上看,它的旋律是比较平稳的,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但在创作中作者选择了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结合,同时出现了很多变音记号,在保持速度的情况下更加考验演奏者的指法功力。库朗特还是依旧以欢快的节奏进行,其中更包含着跳跃的因素,同时巴赫运用了很多三连音,更增加了舞曲的跃动感。在萨拉班德中,巴赫恢复了这首组曲整体的庄严感,无论是旋律上还是节奏上,都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小附点成为了其中最为主要的节奏型,同时在每一小节的强拍处都以和弦的形式进行写作,双声部对位手法在这里得到了运用。第四组曲的插入舞曲也是布列舞曲,这里两首布列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不同时值的音符来表现快乐或平静。最后一部分吉格舞曲,在听觉上似乎没有给人喘息的机会,以12/8 的节拍进行创作,因此每一小节中的音符似乎都在进行追赶。连续的三拍子加之邻近的音符在不断前进,也为演奏者增添了难度。

第五首组曲为c 小调,作品表现出了暗淡的色彩。前奏曲的创作稍显复杂,“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首前奏曲加赋格的形式。乐曲第一部分,坚实的和弦与略带忧伤的旋律流露出饱满深沉的感情色彩;第二部分在听觉上构成双声部,但依然保持了旋律的流动性,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将双声部的进行逐步明朗化。”[1]冯小桐.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49-153.阿勒曼德的创作中运用了很多大的音程跳动,同时用了很多装饰音,整体看旋律是比较平稳的,但在实际演奏中阿勒曼德却表现出更多的不安。巴赫以2/3 拍的节奏创作了库朗特,虽然在节奏上是快速的,但依旧没有改变本首组曲整体暗淡的色彩,巴赫在其中运用了很多和弦来增加音响效果,通过上升或下降这种波浪形的旋律突出主题效果。在萨拉班德中,旋律趋势基本是一样的,但音程跨度更大,有的音程之间已经超过八度,同时本身作品为c 小调,旋律中还出现了各种变化音,通过模进、分解和弦的手法进行创作,可以说十分具有特色。在这一组曲中,插入组曲为加沃特舞曲,这也是法国民间一种舞曲,速度比较快,这里同样也包含两首加沃特,其中第二首对第一首进行了发展,运用三连音完整地进行了整体创作。最后吉格舞曲由弱起开始,与附点节奏进行连接,从根本上确定了舞曲的跳跃性,旋律是跳跃欢快的,但整部组曲却难以抛开忧伤的情绪。

最后一首组曲以D 大调写成,为巴赫自己开发的五弦大提琴所创作。前奏曲运用复调音乐思维创作而成,同时以12/8 拍写成,这里的节奏十分规整,完全是以八分音符创作而成,到最后部分通过运用十六分音符增强音乐的流动性。阿勒曼德是悠扬的,音程跨度很大,展示了大提琴的广阔音域,以运用三十二分音符为主,还包括对小附点和小切分等节奏型的运用。库朗特是欢快的,音符是跳跃而连绵不断的,旋律包括对和弦的分解,流动性很强。进入到萨拉班德,舞曲又缓缓放慢了速度,巴赫运用了完全的和弦进行创作,时值慢慢从长变短,像是在诉说,表现出恬静的色彩。插入舞曲为加沃特舞曲,这里的两首加沃特舞曲在速度上虽然不是快速进行的,但作品的情绪表现非常明快。第一首加沃特更像是在跳跃流动,第二首加沃特的旋律一直在反复,音程跨度在不断加大,以此来表现大提琴的丰富音响效果。加沃特舞曲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中部插入风笛舞曲,第二首加沃特也被认为有对风笛的模仿。最后的吉格以6/8 拍进行,特点在于多主题相互模仿,吉格在这里作为组曲的收尾。最后一首吉格是欢快且流动的,节奏型非常丰富,其中对和弦的运用与前奏曲相互呼应。可以说,这部组曲是阳光的,可以表达人们心中的希望。

三、演奏表现

在上文中提到,《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并没有标注演奏法等标记,对于演奏者来说这是难点,却也同时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目前这部作品有很多演奏家进行了不同演绎,给予了学习者和听众很大的学习和欣赏空间,他们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版本,更能促成他们理解与研究。

通过对各种演奏版本的聆听,可以发现不同的演奏家演奏这部作品时时长是不一样的,即是每个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不一样,演奏时的表现也不相同,这就要求研习者在学习中根据不同的风格来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首先将作品拆开来看,每一组曲中包含了六首舞曲,在六首舞曲当中,库朗特舞曲和吉格舞曲是比较欢快的,因此对演奏速度提出了技术要求。在乐谱中,巴赫并没有标记速度术语,只是通过对组曲的认识来自行表达。在库朗特的创作中,除第五组曲以外,巴赫统一选用了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这种舞曲非常流畅、连贯,音符与音符之间像流水不断涌动,因此演奏中主要注意两点,一是速度要提升,对旋律线的把握一定要掌握清楚,在熟练掌握谱子之后不断加快速度。二是指法的运用与转换,在谱例中巴赫并未标记指法,所以对演奏者的演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演奏者在练熟谱子的情况下,还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指法,在速度和指法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对舞曲进行更好地表现。另外一首舞曲为吉格舞曲,巴赫的创作是很自由的,包括对不同时值的音符、和弦、变化音的运用,在这里是十分常见的。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对节拍、节奏和速度的把握,同时音与音之间的跨度或大或小,演奏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演奏准确的前提。德国的音乐向来音色厚重,在巴赫的音乐中显然也有这样的特点,同时巴赫的音乐在表现上旋律线条是具有连贯性的。在谱例中连线的运用非常频繁,也就要求演奏的过程中要平稳进行。大提琴与小提琴同样需要进行换弦,不同音域、不同音的处理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遇到音程跨度大或是需要换弦的地方需在平稳连接中再提速,并表达出准确的强弱。

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和目前的乐器形制并不完全一样,在那样的背景之下,巴赫才会自主开发出五弦大提琴。乐器形制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乐器音色和表现的不同。现在演奏当时的音乐作品,首先可能并不能完全还原出当时作品的音色感觉,现在的演奏也只能是对原始音乐作品的再开发。如若还原当时的音色,还需要演奏家、演奏者体会巴洛克时代的背景,在充分了解巴洛克文化和音乐的基础上,再对音乐进行技术处理。舞曲创作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又给演奏者带来了一定压力,在这部规模庞大的组曲中,每一种舞曲、每一首舞曲呈现的感觉是不同的,旋律的创作又为演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阿勒曼德舞曲,它一般为二拍子,但巴赫在第二组曲中却将它创作为四拍子,不同拍子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时值发生改变,强弱也发生改变,从“强、弱”变为“强、弱、次强、弱”,这种强弱规律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表达。

演奏过程中,对于变化音、装饰音也需要注意,同时弓法的运用也需要得到重视。装饰音的出现是为了给作品带来更好的风格呈现和演奏效果,能为旋律增添丰富的演奏色彩。在弓法上,连弓、分弓、上弓、下弓的运用上都需要得到准确体现。上文提到,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在形制上与目前的乐器是不一样的,当时的弓子比较轻巧,弓子是弧形的,演奏出来的音色十分清晰灵巧,但在清晰的基础上仍能表现出连贯性,这给予目前的演奏者一定的思考空间。“综上所述,指法、弓法、速度、装饰音、附点、颤音、揉弦等技法的适当运用,对演奏巴赫组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杨薇.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演奏方法觅要[J].音乐探索,2012,(02):134-138.当前我们也许还不能完全对巴洛克的乐器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只能站在了解巴洛克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对作品进行分析,同时对当时乐器具有充分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再对作品进行表达。虽然说,当下距离那个时代太过遥远,但伟大的音乐作品永远不会过时,这也为我们的不断再研究打下了基础。演奏作品是对音乐创作最好的表达,在不断地练习、演奏中,也许才能发现作曲家音乐创作的真谛。进步之中研究更加成熟和完善。他的音乐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的表现,绝不是简单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同时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这种对生活和时代的反映,是任何时代任何音乐创作的基础,对于目前的音乐创作依然具有相同的意义,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表现的是不同的内涵和感情。这部组曲具有辉煌意义,既表现出了他音乐创作的集大成性,也在散发着人性的光芒,给予人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对于《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研究与演奏,将永无止境。

结 语

综之,《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财富也包含着深刻的意义。这部作品中每一组曲都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在巴赫创作的过程中有着他对自身性格的反映,由此看来,这部作品不仅可以代表作曲家本人,也在反映着每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到巴赫的创作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这部组曲中,巴赫将组曲的形式表现的十分清楚,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演奏,又让研究者和演奏者对古组曲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分析和演奏双重基础之上的:通过对曲式、旋律的分析深刻了解巴赫的创作内涵,通过听觉对演奏不断进行完善。可以看到巴赫的音乐创作不仅严谨,而且能够与人结合在一起。直到今天,对巴赫和他所创作的任何作品的研究都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的

猜你喜欢
前奏曲舞曲大提琴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冬的舞曲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前奏曲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