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 方红波
陶行知先生《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书从学生自治是什么、学生自治的需要、学生自治的范围及标准、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施行学生自治应注意之要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他对“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此书发表虽已近百年,但其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先进性,对凸显学生为主体,内化规章制度、道德与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行为规范从他律走向自律,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共同自治的公民。想有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所以从我国国体上看起来,我们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
先生的话令人深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陪着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少则三年,多则六年。为了避免让学生走出校园后误入歧途,并具有正确的是非道德观,懂得经常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方面的能力可以从学校开始培养,也必须由学校培养。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班级管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班级管理良好有序,整个集体就会像一架零部件齐全的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否则,则可能故障百出。那么,如何实现“学生自治”,下面我就结合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是团体自治,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立法、执法、司法,是练习自治。但是,这并不是说打破规则,不是随心所欲,不是放任自流,不是脱离集体,不是宣布独立。
的确,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法”即《班规》。班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前提。但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独立制定的《班规》,而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在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章程。这些章程,班级里的成员必须人人遵从,因为它是班级中全体师生共同的行动纲领。
《班规》内容包括学习、纪律、作业、行为、活动等方方面面。比如“出操”和“阳光体育活动”,《班规》中明确规定:1.排队做到快静齐,加一颗星;2.行进过程中,步伐整齐,手臂自然摆动,不掉队,加一颗星;3.到达指定地点后,边踏步边调整队伍,加一颗星;4.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到位,加一颗星;5.一分钟跳绳,要求自带绳子,其中有一次至少达到150 下,加一颗星;6.足球运球,排队自觉,不讲空话,不打闹,运球有质量,加一颗星。这样,班干部可以依据《班规》中的具体要求,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定与同伴监督相结合,对每位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班规为抓手,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实现了班级事务组织、管理、教育的规范化、自主化,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前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干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建立以班长为龙头的班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劳动委员、文体委员、组织委员……班长在自荐的基础上,由全班同学民主竞选产生。再由班长根据学生意见及学生竞选情况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教师则从中起到协调的作用,尽量使每个小组成员配置均衡。然后由四个小组的成员经过讨论,推荐纪律组长、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值日组长等,发挥每位队员的特长。在此基础上,明确各自的分工和管理职责,做到各尽其责。同时设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里每周、每天的常规工作,并建立健全由全体学生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能上能下的工作制度,定期对班风学风进行评价,总结不足,发现问题,群策群力,及时调整。
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班级事务层层分包,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在我们班,我对班中39 名学生都做了责任安排。上至班长,下至黑板管理员,并说明:只要有责任心,能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就是一名优秀的责任人。比如:班级图书角有专人负责,有做借阅登记的,有检查读书笔记的,有负责书籍整理和修护的。我们班有个叫小孙的学差生,他是黑板管理员。我和他约定:如果在每周能把黑板擦干净并管理好,每周的周末可以到方老师这里领一张小真人卡。自从我把任务交给他后,小孙积极性颇高。我发现以前一下课就跑出教室的他,因为有责任在身,所以现在的他一下课第一件事就是擦黑板。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感觉班级需要自己,自己也需要班级,集体荣誉感会大大增强。我想方设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
奖惩激励是实现“学生自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奖励不能总是偏向成绩好的学生或乖巧听话的学生;惩罚不能一味揪着成绩不好的学生或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
在平时,我们要抓住学生积极上进的事例,多肯定,多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当学生有了自信,偶尔出现一次错误,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会马上被唤醒,不用教师批评,他自己就会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从而自觉改正错误,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认识。如果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该生就会产生“我就是一个坏学生”的感觉,那么,教育和自我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奖罚分明,既让学生感觉到对自己进步的肯定,又让学生意识到违纪犯错后的代价,知道怎么做是对的被肯定的,怎么做是错的会被惩戒。奖惩制度看似简单,实则只有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形成合力,才能使学生在奖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进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自治。
陶行知先生说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一个教师只会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讲些大道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出现的某些学生的特例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启发中分清正确与错误,分清是非,提高自己的辨别力,从错与对的鲜明对比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比如:我就某个同学上课说话为例,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来确立应该遵守课堂纪律的观念。我引导大家展开讨论:我们来教室里来干什么?怎样才能保证每节课我们每个人都学到该学的知识?大家的意见很明确:我们坐在教室里是来学习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才能保证每个人能都学到该学的知识。我再以某同学为例,让大家各抒己见:他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说话对不对?这种行为值不值得提倡?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好集体利益,每个成员都应该在学习的同时,不影响别人学习的权益,相反,同学之间应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其中有一个同学认识深刻,他说:“如果上课不遵守纪律,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想说就说,那么,每个人都学不好,所以说话也要注意场合。”
总之,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不是把所有人训练成只会学习的机器。那么,班级管理,更应该把“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想方设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治——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这才是教育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