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情绪的有效处理

2020-12-02 23:57陈小娟
数码设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绪幼儿

陈小娟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情绪状态;幼儿的情绪表现有三个特点:外露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不良的情绪宣泄对孩子们存在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幼儿;情绪;有效处理

中图分类号:B844.12;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1-0171-01

1 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

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其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2 有效处理幼儿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们也总会遇到幼儿各种各样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表现可能是我行我素、可能是闷声不吭、可能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那怎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好幼儿在情绪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呢?根据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置身其境,感同身受。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置身其境,感同身受”,我们可以使用“你看起来不太开心,发生什么事了?”、“什么事让宝贝这么生气呢?”这样的语句与孩子交谈,当孩子想要对老师诉说事情时,老师可以把幼儿抱起来,或者自己蹲下来,用亲和的眼光注视着幼儿,并用鼓励的语言支持幼儿的诉说,让孩子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是关心我的,理解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我可以跟老师说!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对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帮助教师找到导致幼儿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源。

2.2教给孩子简单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习惯。当心情不好或遭遇挫折的时候,孩子很容易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看法,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自己:我真的很不错!比如:给他讲讲他曾经表现很好的方面。让孩子时常记起自己成功的经验,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也更愿意去接受挑战。其次,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怒气。老师可以在孩子生气、难过的时候,告诉孩子要及时说出:“我生气了”、“嗯,现在我很紧张,心跳很快”、“老师我好烦恼好担心”等等,教导他们用语言而非肢体表达怒气。研究证明,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懂得以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满足,而且当他们说出自己生气难过的原因时,不仅有助于情绪宣泄,也能获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

2.3在班级区角设置“发泄区”。前几天,在《新教育》上看到一篇有关小学发泄区建立的文章《孩子,如果你有不满,就去发泄吧!》受文章的启示,我尝试建在大班开设适合幼儿园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发泄区。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我在发泄区设置了打沙袋、画画、插花、唱歌、倾诉娃娃等活动,让孩子把不高兴的事画出了、把不高兴的事说出来、通过打沙袋的方式把想揍一顿的人恨恨地揍一顿!虽然发泄区的画有些惨不忍睹,雖然发泄区的歌声偶尔有些刺耳、虽然发泄区的插花技术不怎么样,可是我认为它们是美丽的,因为紧锁的童心因它们而打开。和孩子的健康比起来,这些“美中不足”真的是微不足道!小小的发泄区对我们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是一大步!

2.4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重大。孩子的情绪问题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庭因素。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与人发生矛盾或遇到问题时,大部分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当出现矛盾、问题时,容易暴怒、极端等消极的行为。因此,幼儿园要做好家园工作,及时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创立和谐的家园环境,最大化地帮助孩子实现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

幼儿调节情绪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幼儿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情感智商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情感培养,而对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则是情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极为关键的。做好了这一步,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做好铺路石。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13日)

[3]黄玉峰等.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1)

猜你喜欢
情绪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