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情况。这究竟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负隅顽抗、拒不供认,还是因为其确实并非真正的作案人,而无法进行有罪供述?这时,案件承办人大多会委托测谎师对嫌疑人进行测谎。他们是如何测的呢?
测谎,神秘而抓人眼球。然而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枯燥、压力大,需要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需要耐得住寂寞。近日,一名检察一线测谎师出书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立足科学是测谎之根本
谎言有千万种,识别谎言的方式同样也有很多。司法领域中的测谎,主要是针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精确分析,从而对被测人陈述的可信度进行量化评估。司法领域中借助生理指标进行的测谎,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
測谎本质上是一个设计精巧的心理学实验。一次成功的测谎,离不开测谎指标的科学选取,离不开测谎范式的严谨设计,也离不开对测谎数据的精确分析。
测谎准确率的三个保障
司法领域中的测谎为何具有高准确率?
第一,司法领域中的测谎,所选取的测谎指标具有充分的科学性。
首先,司法领域中的测谎所选取的生理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个体生理心理状态的细微变化,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测谎中的“指标无效性”问题。
其次,司法领域中的测谎所选取的生理指标,大多是不受被测人意识控制的生理指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测谎中的“被测人伪装”问题。
最后,司法领域中的测谎所选取的生理指标,对于不同的被测人而言,变化规律存在一致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测谎中的“个体间差异”问题。
第二,司法领域中的测谎,必须遵循严格的测谎范式。对于问题的设计与编排、情绪的诱发与引导、发问的逻辑与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都以严格的测谎范式为基础,从而实现对各类测谎误差的有效控制和消除。
第三,司法领域中的测谎,对于测谎数据有着专门的量化评估方式,可以保障测谎结论的客观性。
测谎在司法实践中的实用性
那么,测谎在司法实践中究竟起着哪些重要作用?
作用一:甄别口供真假。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多名案件当事人的陈述之间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和矛盾。此时,案件承办人会委托测谎师对多名案件当事人分别进行测谎。
作用二:保护无辜者,锁定作案人。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情况。这究竟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负隅顽抗、拒不供认,还是因为其确实并非真正的作案人,因而无法进行有罪供述?
在这种情况下,测谎师会借助一些特殊的测谎范式,对被测人是否存在相应的犯罪心理痕迹进行精细测查,从而及时保护无辜者,准确认定作案人。
作用三:深度挖掘线索。司法实践中,案件承办人委托测谎师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测谎,有时是希望借助测谎对一些重要线索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案件承办人明确下一步的办案方向提供帮助和参考。
(《与谎言的每日相遇:测谎师办案的52堂实务课》张坤/著,中国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