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本
(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廊坊 065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基础建设大规模增长,各种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我国的行业规范规定,各项工程建设之前都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及设计。我国国土辽阔,涵盖多种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也不尽相同,岩土种类众多,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区域性,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均受其影响。若在勘察过程中不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则可能导致工程无法顺利推进,使工程造价大幅提高,甚至还会遗留下工程安全隐患。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加大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力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入探索,有针对性地对水文地质设计、处理措施提出建议,在保障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工程地质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是在工程设计、施工前,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程下部的地基进行勘察,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准确提出地基承载力、地下水的类型及变化特征,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方向,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准确,没有查明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即使后续的设计、施工质量再好,也可能会导致后续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工程的维护成本,影响人员及工程的安全。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勘察人员需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地下水变化异常的工程需要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为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一般来说,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的施工、地下室底板的托举作用等方面影响较大,如在设计时忽视地下水变化规律,可能会导致工程治理无法满足要求,但若过于考虑地下水变化,则可能导致施工成本大量增加。如何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准确地提出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的影响,是岩土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人员需要明确认识岩土勘察工作的重点及具体要求,完善施工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勘察结果是否准确详尽,可能影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基础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工程质量安全直接受其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勘察工作成果的准确性。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环节,若勘察过程中未查明地下水基本特征,可能会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建筑物开裂等问题。因此,要严格把控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质量,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就水文地质条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方案,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同时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存在于岩土中,是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影响工程的基础建设,关系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水文地质问题需引起勘察人员的重视,勘察人员要不断提高勘察技能,加强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研究工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工程建设过程中,降雨量增加时,建筑场地周边河湖水位会升高,对地下水位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其他途径的大量排水也会导致周边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地下水位上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安全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其基础位置及形态的变化,造成建筑物开裂或整体上浮。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导致黏土层含水量增大,强度降低,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另外,地下水位上升也会导致已有建筑物地下结构所受浮力增大。若设计时一味追求成本,降低抗浮水位,可能会导致地下结构开裂、漏水等工程地质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极端干旱天气、大量抽取地下水、矿床疏干排水等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可能诱发地裂、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还会造成地下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枯竭等地质环境问题。总之,地下水位下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威胁建筑工程的安全及稳定。
若施工场地区域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地下水水位上升、下降交替变化频繁(见图1),则容易造成岩土体不规则收缩和膨胀,进而影响各类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造成拟建区域不均匀沉降或者产生地裂缝,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地下水位上升、下降反复交替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原来充水的岩土体不充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得岩土体结构因失水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岩土体收缩现象,进而诱发上部岩土体下沉或产生地裂缝;(2)原来不充水的岩土体充水后,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使得岩土体结构因充水发生改变,容易引起岩土体的膨胀,对上部岩土体的应力增加,最终造成地面不均匀凸起现象。因此,地下水位上升、下降反复交替对岩土工程的影响较大,必须加强拟建区域地下水的调查研究工作,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图1 岩土工程地下水位升降示意图
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较大会导致地下水的压力变化,对基坑、隧道等的安全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水压过高时会造成基坑管涌、突涌等工程地质问题。对此,应在施工时密切监测地下水的变化,就工程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膨胀性岩土属于特殊岩土,其对地下水的变化异常敏感,水位的升降变化会导致其产生不均匀的涨缩变形。无论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收缩变形、还是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膨胀变形,都可能导致地面裂缝变形,引起建筑工程变形或破坏。故而在膨胀岩土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特别考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及研究,建筑工程的基础埋深不应设置在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需要对基础持力层进行专门的研究,提出可供设计参考的合理的基础处理方案。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及工作制度,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效率及准确性。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要求,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及准确率,以此规避水文地质问题带来的风险。
从目前情况来看,岩土工程勘察门槛较低,勘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水文地质工作的认识不够,缺乏理论支撑。勘察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规范、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协调好自身与单位的联系,遵守行业规范要求及单位管理制度,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有关的水文地质规范规程,提高对水文地质工作的认识,能对不同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提高勘察工作效率。同时勘察单位需要定期做好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可从操作理论、安全规范、责任意识、实践操作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多方面对勘察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保障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勘察工作人员需要从地下水水位、地下水的流向、分布范围等方面,对工程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进而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同时,研究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意义重大,从对岩土层的可溶性、渗透性以及持水性等水理性质研究,来支撑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针对可能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措施,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
岩土工程勘察中,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确定符合该工程需要的勘察目标与任务。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应对勘察目的与任务有客观的认识,明确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工作心态,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进而提升整体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保障岩土工程勘察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要使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制定统一的水文地质勘察标准就十分必要。勘察标准可由地方行业协会制定或企业制定,内容需包含勘察内容和具体的勘察方法,对勘察内容应有明确的界定和解释,这样才能使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更快、更准确地了解相关工作的目的和作用。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更科学、有效地运用各种勘察软件,使勘察信息大数据化、透明化,从而推动勘察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勘察过程中应十分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对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这样才能使其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准确的勘察。同时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使其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于岩土工程勘察,进而推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