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向华,施 健,施伟伟,黄红娟,花志祥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226001)
寻常性痤疮,俗称“青春痘”,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的常见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皮损表现多种多样,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轻者仅影响美观,重者则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痤疮治疗方法各异,随着物理治疗手段的更新,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越来越广泛。本文选择2020年1月—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寻常性痤疮患者55例,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口服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寻常性痤疮患者55例,皮损均发生于面部,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18~36岁,平均26.0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3年;轻度痤疮3例,中度痤疮23例,重度痤疮2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17~35岁,平均25.52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43年;轻度痤疮2例,中度痤疮22例,重度痤疮3例。痤疮严重度分级[2],轻度:以白头及黑头粉刺为主,可伴有散在炎性丘疹,总病灶不足30个;中度:粉刺,伴有数量不等的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31~100个,结节数量小于3个;重度:中度基础上发生深在性脓疱,伴有较多结节与囊肿,结节与囊肿数目3个及以上。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诊断标准[3];(2)育龄期妇女在服药期至停药后两年内严格避孕,适龄男性在服药期至停药后半年内严格避孕;(3)能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实验药物过敏者;(2)有光敏疾病史;(3)药物或其他特殊原因诱发的痤疮;(4)2 周内口服过或连续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免疫缺陷性疾病;(7)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8)血脂及肝肾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痤疮皮损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口服维胺酯胶囊,每天3 次,每次50 mg,治疗8 周。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剂量方法同对照组。红蓝光照射采用SGC-YP生物光消痤仪(铜陵泓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选取红蓝混合模式,红光波长660 nm、蓝光波长415 nm;电压220 V;频率50 Hz。治疗前用清水清洗面部皮肤,用纸巾擦干,使用专用眼罩护眼,治疗头开启红蓝光模式后置于患者面部正上方8~10 cm 位置,每次治疗20 min,每周2 次,治疗8 周。治疗期间要求所有患者防晒,禁用其他药物及特殊护理。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治疗4 周、8 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将面部分为额部、鼻部、颊部及下颌部等区域,分别记录每区域内粉刺、丘疹、脓疱及结节数目。以一个粉刺0.5分,一个丘疹1分,一个脓疱2分,一个结节3分计分,总积分为所有皮损积分的总和。依据治疗后总积分与原有皮损总积分减少的百分比判定疗效,无效:总积分减少<20%;好转:总积分减少20%~59%;显效:总积分减少60%~89%;痊愈:总积分减少≥90%[4]。痊愈率加显效率计为有效率。(2)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4 周后有效率为53.57%,对照组有效率为2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8 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有效率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4 周后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表2 治疗8 周后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案耐受良好,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5例出现唇部黏膜干燥,面部轻微发痒,对照组有4例出现口唇脱屑,均未予处理自行好转。
寻常性痤疮表现为慢性和反复发作性,属于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发病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的微生物感染及炎症等因素相关。痤疮具有一定程度的损容性,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致毛囊皮脂腺单位皮脂生成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口角化异常导致粉刺和微粉刺的发展,毛囊内微生物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和炎症反应等是主要发病机制,其他影响因素还有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模式、精神因素、化妆品等[1],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在痤疮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
红蓝光治疗仪采用红光和蓝光交替或同时照射,其中红光波长660 nm,蓝光波长415 nm。红光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但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能力不及蓝光,蓝光有较强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能力,但是穿透力较弱,因此,运用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射可以优势互补,更好作用于痤疮皮损。在红光光动力效应下聚于细胞膜的卟啉变成不稳定卟啉,然后和三态氧结合,破坏细胞膜;415 nm 蓝光正好吻合内源性卟啉的吸收峰值,可有效去除有害物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并明显减轻红斑反应[6]。维胺酯是维生素A 衍生物,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抑制上皮细胞过度角化,抑制皮脂腺过多分泌,缩小皮脂腺腺泡体积,减轻毛囊口角质栓塞,最终起到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有效率53.57%,优于对照组25.92%,治疗8 周后观察组有效率71.43%,优于对照组4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疗效优于治疗4 周,说明延长治疗时间,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更彻底,炎症反应控制更好。
本研究观察组有5例出现唇部黏膜干燥,面部轻微发痒,对照组有4例出现口唇干燥脱屑等轻微不适不良反应,均出现在治疗起始阶段,考虑与口服维胺酯胶囊有关,均未中断治疗,未予处理自行好转。
总之,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服维胺酯胶囊治疗,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优,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尝试。本文观察时间较短,例数偏少,以炎性丘疹和粉刺为中度表现的患者居多,期待后期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