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研究

2020-12-02 08:47:46孟祥凤
图书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友毕业毕业生

孟祥凤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传递文化和阅读推广的任务,其文化服务伴随着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后的终身学习生涯。为了吸引读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主要有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阅读推广及学科服务等多层次的主题服务,关于毕业生的活动和服务很少,缺乏对毕业生的关注。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起注意的信息出现,或者原来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时,最新获取的信息的影响就会变大,近因效应[1]就会产生。基于近因效应,图书馆应该提高对毕业生提供服务的频率,能提高毕业生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甚至会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回忆和情感。这是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校友服务和社会服务良好的契合点。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研究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等数据库输入“毕业季”“高校毕业季”“毕业季活动”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26 篇相关研究文献。年份发表情况为2013年2篇,2014年5篇,2015年9篇,2016年3篇,2017年4篇,2018年3篇;学科分布情况主要为信息科技26篇,占比为81.3%,其次是社会科学3篇,占比9.4%;作者发文情况只有翟羽佳发表2篇,其余均为1篇。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学者对高校毕业季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调研与分析类。通过调研分析样本高校的毕业季活动情况和内容,发现和总结问题。这类文章共14篇,发表时间从2013 到2018 年,研究范围有985 高校、211 高校、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等。韩雪飞等对读者数据留存活动进行了专项研究[2]。(2)以某个学校为样本,对其活动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和介绍活动经验。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的毕业季系列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安排。(3)活动程序设计与开发。毕业季活动的网站、小程序等设计和开发类研究。张毅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校园记忆之图书馆生活”系统的功能与实现[3];杨丽芳等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自建的“法大图书馆记忆”[4];刘雪梅介绍了兰州大学图书馆毕业季网站的设计与实现[5];李琳琳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毕业季活动平台结构及优化策略[6];(4)问卷调查类,对某个学校组织和开展的毕业季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李杨等通过对北京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参与度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的育人功能[7]。

文献调研表明,目前对高校毕业季活动的研究不足,总体文献量较少;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微信平台成为图书馆提供推广服务的重要窗口。同时,高校图书馆提供校友服务、社会化服务等是新的研究热点。高校图书馆毕业季的活动可以无缝对接和延伸校友服务。因此,笔者以42 所双一流高校为研究样本,以微信平台为数据获取平台,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进行调研和研究,以期对其他院校图书馆的毕业季活动或校友服务提供参考。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主题活动调研

笔者于2019年5-7月,围绕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进行集中调研,通过关注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查看其图书馆的推文,通过图书馆网站、清博指数网站对毕业季活动的方案、访问数据等进行辅助获取,具体如表1。

续表

续表

2.1 开展毕业季活动的图书馆数量

根据调研发现,35 所高校图书馆举办了毕业季活动,2所高校图书馆仅在图书馆网站发布毕业生还书通知,活动开展率达到83.3%。

2.2 毕业季活动主题

举办了毕业季活动的高校图书馆,专门为毕业季活动设计了主题的图书馆有24所,占68.5%;以“毕业季”命名的图书馆有10所,其余的14所高校都制定了很有诗意的活动主题,如“读过的青春”“既远行,书相伴,心相随”“阅时光”“百年芳华,最忆南开”“拾光·书情”“芳菲难忘君将翱翔”“青春不散场,书香伴远行”“不负韶华”“凤凰花开,华园阅记”“重大时光,念兹在兹”“书香涵泳,留印西农”等,这些设计诗意的宣传语,充满时尚与温暖,能引起毕业生的共鸣,提高参与积极性。

2.3 毕业季活动的主要类型

毕业季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在一个大的毕业主题下制定多个子活动,活动类型有36种,具体如表2:

表2 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种类及开展数量统计

从统计数据发现,开展院校最多的是学生阅读记录类,如根据学生入馆借阅图书的记录制作的阅读纪念卡、借阅历史、图书馆使用报告等,占57.1%;其次是图书馆提供场地,邀请毕业生拍毕业照,占比48.6%;最后是毕业留言,图书馆给毕业生提供留言、寄语的场所;开展10个以上主题内容的图书馆有4 所,5 个主题活动以上的有15 所,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吸引毕业生积极参与。

2.4 毕业季活动开展的主要时间分布

各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的时间都在六月初,此时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已经完成,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图书馆的毕业季活动。根据调研发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的跨度从1 天到45 天不等,活动持续45 天的图书馆有5所,30天的有9所,20天的有6所,15天的有5所。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分析

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吸引很多学生在线上或线下参与毕业季活动,对校园书香文化建设,舒缓毕业生焦虑情绪,构筑毕业生校友情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1 个性化历史阅读清单

依托图书馆管理系统与馆藏书目系统,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图书馆入馆记录、借阅记录、借阅周期等进行盘点,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该生的阅读历史清单,毕业生可以自行打印或者留存电子版,作为在校生活的回忆。开展此类活动的学校有20所,阅读清单的形式多样,如清华大学直接生成个人阅读历史清单,图书馆负责设计好封底和封面,不想打印的可以直接生成电子书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根据学生阅读历史,从其阅读兴趣角度分析并提供职业规划[8];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圕·时光”主题活动,将读者的第一次到馆时间,第一次借书,最喜欢的座位等串联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读者共鸣,并制作专题短视频引起读者参与活动积极性;暨南大学图书馆设计开发“暨念·我的图书馆时光”网站,形成读者阅读书单;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FLASH的形式为毕业生生成毕业阅读书单,毕业生以个人账号登录图书馆网站,就能查看属于自己的专属图书馆记忆。这类活动可以让读者重温美好上学时光,可以鼓励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保持读书热情。

3.2 毕业类离校清单

发布毕业离校清单办理的学校有11 所,离校清单主要包含论文提交、图书还清证明等内容,发布离校清单有利于毕业生快捷办理离校手续。毕业离校清单的推出,可以体现图书馆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

3.3 毕业捐赠类

开展毕业捐赠类的有13 个高校图书馆,涉及图书笔记类捐赠、毕业作品捐赠和基金捐赠。(1)图书笔记类捐赠,毕业生或者继续深造,或者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将一些不方便带走的图书、教材、笔记等捐赠给图书馆,图书馆可以将这部分资源扩充为馆藏,或者举办图书漂流,漂流给在校学生。(2)毕业作品捐赠,图书馆可以对毕业生的一些毕业设计和作品进行征集,如建设学院的建筑模型,艺术学院的设计手稿等。图书馆可以将这部分作品作为特色馆藏进行收集或者进行展览,达到丰富馆藏的目的。(3)基金捐赠,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图南基金,举办“一书一页望时光,一字一句念情长”,毕业生通过捐赠基金的方式,认领图书馆的图书。从而扩充图书馆经费,支持该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毕业季的毕业捐赠既可节约资源让承载知识的图书得以充分利用,又能通过发放捐赠证书,提升毕业生的荣誉感和对图书馆的归属感,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道德风尚建设[9]。

3.4 校友服务类

校友服务作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尝试,已经引起学界的重视。开展毕业生继续服务的双一流院校有7 所。目前图书馆提供的校友服务主要有凭证入馆、电子资源免费使用这两种。如北京师范大学给毕业生提供移动知识空间阅读卡,毕业生可以凭借校友卡入馆;东南大学凭校友卡可以入馆;华中科技大学部分电子资源对毕业生开发;四川大学龙源期刊对毕业生开放;西安交通大学的微书房;兰州大学的开放的“小小书房”。这类活动使毕业生成为母校的终身读者,既能体现图书馆对毕业生的关怀,又能加强毕业生与母校的联系,激励毕业的回报母校。

3.5 毕业寄语类

高校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抒发情感的平台,体现图书馆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主要以毕业留言和毕业寄语的方式开展,有14 所高校开展这项活动。毕业寄语属于操作简单、参与简单的活动类型,深受图书馆活动策划人和读者的喜爱[10],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毕业生对图书馆、大学、青春和毕业的感悟,并赋予了更有诗意的主题,吸引毕业生参加。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致母校—小小心意,莘莘学子”;南开大学的“我想对你说的悄悄话”;天津大学的“写给未来的你、我、他”;复旦大学的“你和图书馆不得不说的悄悄话”;中国海洋大学的“心声汇聚,毕业之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最美的年华”青春留言板。另一种是图书馆送给毕业生的寄语,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和新疆大学图书馆。这些寄语有的是网络留言、有的是现场设置留言墙,对于这些毕业寄语中国农业大学对每条寄语进行整理和保存,吉林大学精选成册,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成特别馆藏,永久保存。

3.6 图书推荐影片展示

图书馆在毕业之际设立专题毕业季书架,在馆内放映优秀影视作品,丰富毕业生的文化活动[11]。调研发现,开展毕业阅读推荐的图书馆有12所,开展毕业观影的有6 所。图书馆推荐的毕业书架多为职场、招聘、创业及人物传记等励志作品,为毕业生提前充电,方便快速的融入社会;推荐的影视作品多为青春校园和经典励志类影视作品。如天津大学图书馆的“知学书香主题书展——职场不焦虑”,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的“芳菲难忘君将翱翔:海大之夏,光影留声”等。

3.7 竞赛类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竞赛类毕业季活动有28 所,竞赛类型包含最美毕业照评选、毕业原创、主题征文、校园诗人大赛、书签制作大赛、毕业摄影大赛等。如吉林大学的“公木诗歌奖校园诗人大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最美的纪念书签制作大赛”。通过比赛奖项设置,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引导毕业生关注图书馆网站和微信,从而走进图书馆,丰富毕业前的学校时光,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开展比较多的活动外,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了体现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还开展了例如毕业生借书超期免罚、读者建议征集、图书馆举办读书分享会、自主开发毕业生小游戏、毕业生作品展等毕业季活动,丰富毕业生在校时光。

4 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的策略

毕业季活动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个别高校图书馆已经把毕业季活动做成了校园品牌活动。但开展毕业季活动的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比例较低,且活动效果多数不理想。根据调研,笔者对该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打造活动品牌

毕业季活动属于周期性活动,每年都要举办,同图书馆的“新生入馆培训”“读书节”一样,为固定时间段举办的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毕业季活动可以长效、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打造毕业季品牌的方式主要有:(1)响亮的主题。如清华大学“读过的青春”、南开大学的“百年芳华、最忆南开”、重庆大学的“重大时光,念兹在兹”等,响亮的主题有利于活动品牌的建立。(2)注重宣传。高校图书馆全力打造毕业生主题活动品牌,离不开全方位宣传,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微信、微博、海报、论坛和校刊等校内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营造热烈的活动氛围,形成品牌效应[12]。如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毕业季受到中国教育报、光明网和凤凰网等媒体宣传报道。(3)注重积累。在图书馆网站或者微信公众提供历届毕业季活动链接,让每届毕业生感受到图书馆所开展的毕业生主题活动是一项多年坚持的校园经典文化项目,使学生有一种参与活动的荣誉感。如武汉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均有往届数据服务。活动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用心规划,积累和沉淀,逐渐发展成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4)统一标签。活动标题都用固定的词语开头,持续吸引读者,加强读者印象,形成近因效应。如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大学、南京大学图书馆在每条活动都标有“毕业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活动都标有“最美的”;吉林大学图书馆的活动都标有“拾光·书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按照“活动一、二、三”等字样来表述毕业季活动的分主题。统一标签能够持续引起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吸引读者主动参与毕业季活动。

4.2 增加活动创意

毕业生的信息需求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图书馆应该通过调研,抓住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和服务。(1)传统服务项目的创新[13]。毕业季图书推荐,由原来的毕业书架增加了微信推送,并附带电子图书网址,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和阅读。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提供“毕业主题推送”;毕业生入馆阅读数据生成的书单可以分享到微信和微博等;留言墙也由现场留言扩展到网站、微信留言。(2)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同书经典,师图留声”,听过书写和录音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回忆林——我和图书的故事”,通过征文的形式达到图书馆资源的宣传;浙江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小程序“致我们终将怀念的阅读回忆”;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毕业论文致谢征集“说再见,不再见”;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毕业印章活动“华图印记”;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完成这20件事你的‘毕生’才圆满”等。通过这些新的服务项目,让毕业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提升其参与活动的意愿。

4.3 提供校友服务

毕业生离校以后,在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使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专利互数据库,这些数据在校外很难获取。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满足毕业生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图书馆社会影响力;(2)促进毕业生终身学习,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同时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3)强化校友和母校的纽带,提升大学的凝聚力。校友服务和毕业季延伸服务目的较为一致,也是校友服务的开端,因此图书馆毕业季推出校友服务有很强的实际意义[14]。目前校友服务主要方式是提供校友卡和部分数据访问权限,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至毕业生—三重好礼,赠君同行”,包含木铎记忆毕业读书卡、移动知识空间阅读卡;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一年的资源使用权限;东南大学图书馆提供毕业生入馆服务;兰州大学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账号控制的数据库,终身使用。图书馆还可以继续尝试开展纸质资源借阅、文献传递和查收、查引等个性化服务。

4.4 收集活动反馈意见

收集活动反馈信息有利于改进活动。从调研来看,有毕业季活动反馈的高校图书馆较少。由于毕业季活动比较特殊,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很难再收集反馈意见,所以馆员需要在活动期间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讨论,及时总结经验,为明年活动方案和活动方式提供参考意见。如果能对毕业季活动的总结和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形成评估报告进行宣传和推广,有利于增加图书馆影响度。这样长期积累,在丰富图书馆内涵的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

4.5 技术和艺术的保障

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学生阅读记录、毕业数据、毕业排行等这些项目都设计到数据的获取、信息挖掘和信息可视化服务,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如自建数据库、毕业小游戏、微信小程序等新式交互手段都需要技术的支持。技术强的院校图书馆可以自主开发,技术弱的可以联合数据商进行协作完成,如“毕业留声,不说再见”活动。

图书馆要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参与毕业季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注重艺术感,如毕业留言墙的设计、图书馆使用报告的模板、毕业拍照地的装饰、毕业季活动的主题、毕业季宣传海报等,这些都要融入艺术的元素,让毕业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艺术设计可以与校团委、艺术学院等进行合作。吸引毕业生参与的同时,也为图书馆的服务增加了美的内涵。如北京大学[15]、暨南大学[16]等图书馆的毕业季活动主题充满艺术气息;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影·留念;阅·图2019;忆·光阴;读·青春”毕业季的分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借阅历史证书模板[17]就分为古朴版、灯塔版、萌版、卡通版,以满足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等。

5 结语

毕业季活动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业务创新的举措,除了要不断地优化目前所开展的活动,也要不断地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探索更好的推广服务方式。从目前的毕业季活动现状来看,毕业季活动已经引起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重视,一些策划精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更是被业界所借鉴、模仿和创新。图书馆正在通过毕业季活动向毕业生展现开拓、进取和革新的一面,不仅能让毕业生带着图书馆深切的祝福和美好的回忆离开校园,还能通过延伸服务,促使毕业生从学生身份转换成校友身份后,依然与母校紧密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校友毕业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我们今天毕业了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36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校友风采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4
毕业季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