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东/赵英旭 (吉林艺术学院)
钢琴表演是作为音乐艺术的表现之一,对钢琴表演者的弹奏技术、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因此,作为钢琴表演者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通过钢琴表演将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以更加适合观众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观众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钢琴表演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便可实现,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从而深化钢琴表演的理论知识,提高演奏的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迎接钢琴演出。
对钢琴表演理论知识的把握,能够深入了解关于钢琴表演的相关基础知识,为提高钢琴表演能力打下了理论基础。对钢琴表演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对钢琴表演静态文献的学习,二是对钢琴表演动态文献的学习。所谓钢琴表演的静态文献主要包括,钢琴音乐作品、相关的乐谱、以及关于钢琴作品的相关著作等文字方面的资料,动态文献主要包括钢琴表演的视频、教学视频、经典音乐作品的视频等资料。
对钢琴表演静态文字资料的学习,需要从认识乐谱、解读音乐作品主题、分析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辨析音乐作品的内涵等方面入手,对培养钢琴表演者的理论基础和感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钢琴表演者在正确认识乐谱,领会音乐作品意图之后,才能以适宜的方式将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演奏出来。对动态资料的音频或是视频资料的学习,是为了让钢琴演奏者更直观地体会钢琴表演的现场状态,从而来对比自身演奏状态,并及时更正自身错误的演出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钢琴表演能力。
深入人心的钢琴表演是通过卓越的演奏技术表现出来的,而演奏技术的好坏又与触键、力度、手指状态、手腕及其手臂以及钢琴音色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扎实钢琴表演者的弹奏技术,必须要从基础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出发,如断奏、跳音、触键的方法与力度等都需要认真练习,掌握练习过程中的重点,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强化钢琴演奏者对演奏技术的把握和理解。在练习演奏技术时,需要保持气息的均匀和平和,放松自身的身体,让身体在轻松的环境中来进行音乐的演奏,有利于实现钢琴表演的流畅度和代入感。
钢琴表演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也是对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若是想要在表演过程中抓住观众的眼球,形成与观众的共鸣,就需要通过情感这一要素来搭建音乐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作为钢琴表演者不仅需要理解好音乐作品的主体思想,也需要尊重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深刻的情感表达是优秀的钢琴家必备的能力。因此,增强钢琴表演者的情感渲染能力是提高钢琴表演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钢琴演奏者将无生命的音乐符号,通过一系列的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观众可以在演奏者所表达的音乐故事中来体验音乐所营造的艺术感,从而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情感渲染能力的提高需要依赖于钢琴表演者对于作品的解读,同时表演者自身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也会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产生影响。
作为钢琴表演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通过对于音乐细节的观察来把握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基调。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帮助钢琴演奏者及时发现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矫正,也能够帮助钢琴表演者辨析钢琴音色的变化,以及不同音符在不同音乐形式中的作用等。对于任何一位钢琴表演者来说,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这影响着提高钢琴表演能力的提高。钢琴表演者观察力的提升,既需要通过加强理解能力和细节把控能力来提升,也需要表演者不断地积累演奏经验,在不断地练习中来感悟音乐作品的细微变化。
钢琴表演者要想给观众呈现出完美的演出状态,必须要能够保持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协调。肢体动作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部分,而是需要服从钢琴演出的整体,肢体动作必须要能够随机应变跟上音乐节奏,以避免出现身体与音乐节奏脱轨的局面。肢体动作所构成的部分,能够为钢琴表演增加艺术感,并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肢体语言来增强钢琴表演的演出效果,适宜的肢体语言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加深观众的印象,也能够深化音乐作品的情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把控心理状态,克服紧张心理,提高自信心,是促进钢琴表演者演出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是演出经验丰富的钢琴表演者也可能会在陌生的环境下产生紧张心理,适度的紧张能够让表演者提高专注度,但过度紧张会影响音乐表演的整体感觉。钢琴表演者可以通过大量的模拟练习来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或是通过心理暗示来放松自己的身心。在克服紧张心理状态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钢琴表演者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可以帮助钢琴表演者临危不乱,能够提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缓解因为紧张心理造成的慌乱不安,有利于促进钢琴表演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钢琴表演者还需要能够直面自身的问题,不要逃避,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心理状态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训练来进行缓解,从而不断地增强钢琴表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