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欢
(四川电力医院,四川 成都 610021)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结果,判断其是否患有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1]。有研究表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是分析导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 年9 月至2019 年4 月期间在四川电力医院检验科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2200 份血液标本。这2200 份血液标本符合《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关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应用标准。这2200 份血液标本所对应的受检者未合并有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
对这2200 份血液标本的外观、采集的时间、采集的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这些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占比,并从中找出导致这些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由同一组采集人员对这2200 例受检者进行血液采集。由同一组检验人员对这2200 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应用日立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7180)对这2200 例受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
在这2200 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有64 例(占2.91%)。
在64 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因对受检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存在错误操作所致不合格标本的占比为76.56%,因未对抗凝剂与血液标本进行正确的配比所致不合格标本的占比为7.81%,因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的方法不当所致不合格标本的占比为15.63%。详见表1。
表1 导致64 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受检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存在错误操作、未对抗凝剂与血液标本进行正确的配比及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的方法不当均是导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为了进一步降低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笔者提出了如下对策:1)在对空腹状态下的受检者进行采血前,采集人员告知其保持绝对静卧或静坐,禁止进行剧烈的运动[2]。2)受检者的肘正中静脉若长时间受到压迫,可导致其血管内的血液和组织液产生交流,从而污染血液样本[3]。此外,受检者的肘正中静脉若长时间受到压迫,还可导致其受到压迫处的局部组织缺氧,增加该处的血流量,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对受检者进行采血时,采集人员为其使用止血带进行压迫的时间应当控制在一分钟以内。3)医院要定期开展有关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采集血液的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的方法、使用抗凝剂方法等。例如,在对采集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向其介绍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的剂量若过少,可导致血液标本无法凝固;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的剂量若过多,可减少血液标本中血浆的含量与凝血因子的含量,从而导致生化检验的结果出现误差。此外,在对受检者进行采血的过程中,采集人员不可使用采血针的针尖反复在其静脉内进行试探,避免血液标本出现凝血、溶血等问题。采集人员若不能将血液标本及时送至检验科或检验人员若不能及时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都应该将血液标本放置在温度为4℃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如果将血液标本放置在正常的室温下进行保存,检验人员应在4 h 内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避免血液标本中血小板的容积增大,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导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导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采集人员对受检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存在错误操作、采集人员未对抗凝剂与血液标本进行正确的配比、检验人员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的方法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