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中学 陈元云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理解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强调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所学内容,与只注重知识记忆的浅层教学相对立。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深度学习理念的教育内涵,把握深度学习理念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点,在概念剖析、逻辑梳理、方法指导、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多个数学学科教学环节中,渗透多元化的深度学习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彰显和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对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等知识内容建构准确认知,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学习质量。
概念性知识是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只有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认知体系,才能为学生数学学科深度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新知和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教师首要教学任务是正确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认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数学前概念理解存在的思维生长点和错误认知点,灵活调整概念教学环节设计,既要启发学生从正确的前概念认知出发,完成数学新知概念迁移学习,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式和认知误区,教会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数学概念。
教师在数学概念知识教学中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研,运用导学案、预习任务单等前置学习载体,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布设数学课堂概念教学活动。教学“平行四边形”小节知识时,教师根据学生导学案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认识浅显而死板,认知思维缺少动态变化性,会对学生之后认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造成一定影响。针对学生前概念认知短板,教师利用晾衣架生活实物进行演示教学,通过推拉晾衣架,直观呈现平行四边形角度变化,引导学生由此切入平行四边形图形特点的本质剖析,结合角度变化的观察分析,定性、定量地看待平行四边形图形变化。这样依托生活实物的演示教学手段,丰富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感性认知素材,实现了前概念与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有效对接,为学生本课时的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
初中数学本就是一门强调逻辑性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有序思维有较强的训练价值。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排来看,很少出现某一个章节内容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其中的数学知识大都与前后章节设计存在一定关联性。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数学教学的逻辑梳理,不但要做好数学知识表象理解的系统梳理,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内涵,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表象背后的逻辑关系,以更加清晰、明确的思维梳理方向,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多层次的学习思考,延展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思维深度,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效率。
逻辑梳理的课堂渗透可以作为数学课堂的一种常态化教学手段。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其灵活渗透到新知演绎、课堂梳理、训练提升、总结复习等多个环节,达到多维度的思维教学效果。“整式的乘法”新授课中,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知学习当中,启发学生完成新旧数学知识的有效对接,教师以旧知回顾活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配合数学问题和课件展示,引领学生系统回顾幂的运算性质,激活学生课时学习新知相关的已有数学认知经验。贴近学生旧知基础的导入活动很容易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积累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消除数学新知探索学习的畏难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情境教学手段切入整式的乘法授课教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探索学习活动中。
数学思想方法是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关键内容。若学生数学学习缺少了相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支撑,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还容易让学生陷入学不得法的“泥潭”当中,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情感都会大打折扣。教师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走出“数学学习就是套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学习认知误区,根据课时教学的数学知识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教学,向学生揭示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独特应用价值,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重视程度。
在深度学习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学科本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拓展性教学手段,不断强化学生对各类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正确应用场景。例如,很多平面几何知识教学,都或多或少与数形结合思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在“勾股定理”章节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指导;涉及多种分类情况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数学视角进行分析总结是一种高效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单元教学中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辨析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教师设计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要贴近于数学知识自身特点,助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协调发展。
要想真正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力,教师必须关注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依托数学活动,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搭建学习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数学探究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体验,触发学生数学课堂深度学习。适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载体较为丰富,教师不能仅着眼于传统活动形式应用,更要学会将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竞赛、数学说理、数学辩论等多种新型活动载体融入课堂中,体现数学课堂活动的多变性与新颖性,激发和保护学生数学活动参与热情。
在同一节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堂环节独特的教学目标,选择2~3 种不同的活动形式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多维度的能力训练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勾股定理”数学概念教学中,考虑到课时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师整合直观教具设计观察学习活动,通过演示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体液体流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体的数学实验,启发学生分别用a、b、c 表示两个直角边和斜边,列出实验反映出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主感知和初步建构勾股定理的概念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成果,组织开展数学说理活动,要求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列式结果,说明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指导学生数学说理的规范性和条理性,把学生说理过程提出的关键性数学信息记录下来,和学生一起,完成勾股定理的概念梳理,推动学生数学概念的自然生成。
初中数学课堂模型构建内涵丰富,从狭义上讲,主要是针对特定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的模型构建;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学习模型建构、教学模型建构等多个层面。深度学习理念引领下,教师主要的教学关注点要放在学生学习模型构建中,突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并且根据数学知识特点差异,指导学生在面对不同数学领域的概念知识、应用问题时,按照科学的学习模型展开深度探索,促使学生养成更加合理、高效的数学学习习惯,清楚数学学科如何学习、如何学得更好,实现深度学习的真正定型。
数学学习模型建构的教学指导需要具备连贯性,教师要在相同类型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同一种或相似度较高的数学学习模型建构指导,不断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印象,改善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方式。例如,学习数学概念性知识时,学生需要明确一个数学概念需要有哪些必要素材的支撑以及推导建构过程,认清运用何种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在教学“函数”概念知识时,便从数学概念学习模型入手,投放总领性较强的驱动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函数概念的基本数学要素有哪些?怎么理解常量、变量、自变量等基本概念的数学内涵?表示函数的一般数学方法是什么?在层次性驱动问题引领下,学生能够顺利将数学学习模型应用到新知探索学习中。在不断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常规性认识会逐步转变成自觉性认识,深度学习效果自然也会不断提升。
深度学习的教学本质就是触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因此,深度学习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关系要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学”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载体。教师关注数学课堂内容编排和动机设计,根据学生个性化的数学学习需求,动态调整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依托概念剖析、逻辑梳理、方法指导、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从简单的表象认识走向深层次的深度理解,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改善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