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0-12-02 18:15叶家松
闽都文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叔公故园乡情

叶家松

我的故乡在福州郊外,那是我生命的摇篮和沃土。离家越久,思乡之情越浓;年纪越大,想家之心越重。

最难忘故乡那弯弯的小河。她是乌龙江的一条支流,乡亲们世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都把她作为母亲河。对河的最早记忆,是跟随母亲到河边洗衣,坐在河畔石头上,津津有味地观赏眼前的一派明媚,柳影婆娑,微波荡漾,水面鸥鸟点点,仿佛仙境。长大一点,这条河便成为儿时伙伴玩耍的天堂。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孩子们所能追逐的,就是绿水青山,蛙声蝉鸣,鱼虾泥鳅,蜻蜓风筝。在大自然怀抱中度这五彩斑斓的童年。再长大一点,每天涨潮时,就要到河里挑水,挑满自家水缸后为邻居挑,那时的心情好极了,感到自己也能为家里做一点事了,很自豪。多少年后,我游览了塞纳河、莱茵河、多瑙河,也领略过亚马孙河的风光,但最令我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那条弯弯的小河。看到故乡的河,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孩童时代那无忧无虑、不识愁滋味的日子。多少悠长的往事,多少泣血的恋情,多少游子的思念,都维系在故乡的河流之上,涤荡沉淀,留下文明,世世代代地传承。

最牵挂的是故乡浓浓的人情。祖先从河南辗转迁徙而来,在江边聚族而居。那是一个完全的熟人社会,张三李四之间彼此都认识。我在老家辈分很小,遇到年龄稍大一点便称为叔公、婶婆,就是年纪相仿的也得称叔叔、姑姑。有一年老家发大水,两天两夜不退,地势低一点的人家便无法煮饭、睡觉。母亲叫我蹚水把年迈而无子女的叔公、婶婆背到家里来,两天的时间把家里能吃的东西全吃光。虽然那时的生活很清苦,乡亲却都没有埋怨,心里都觉得甜。1967年夏天,我父亲在劳动时摔成重伤,大脑出血,乡亲们七手八脚用手扶拖拉机把他送到省立医院,动脑手术要交400元,而家里却拿不出,乡亲们就你10元、我5元帮忙凑齐了手术费。这两件事让我明白,什么叫守望相助,什么叫金厝边、银乡里。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前辈基本都已故去,然而故乡人的音容笑貌却铭刻在脑海中,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

最依恋的是家乡厚重的乡土文化。这是因为,在我最初睁开好奇的双眼去认识、理解和感知这个世界时,是故乡厚重的文化给了我滋养、希望和信念。老家虽然够不上“人杰地灵、海滨邹鲁”的美称,但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历史上也不乏精通翰墨经略的硕彦名流,这里还诞生过一门双将军。学先贤吐哺之雅量,承先哲修身之真传,成为老家教育下一代的名言。故乡的乡土文化开启了我人生旅程的新起点。故乡把稚嫩的我紧紧拥进温暖的怀抱,让我把根永远镌刻在故土青史间。正是有了故乡厚重的文化根基,才使自己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抹去烙在灵魂深处的故土印记,故乡永远都是我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港湾。

乡情是一生解不开的情结,是乡土文脉传承的基因。它把故乡对游子的爱融化在血液中,所以才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惶恐,才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牵念,才会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叹!

猜你喜欢
叔公故园乡情
嫦娥的思念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尊严
一坛乡情煨酒
尊严
侨讯乡情
侨讯乡情
春日
侨讯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