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理应促成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2020-12-02 14:04郭朝暾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动漫传统

郭朝暾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387)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涉及范围广,代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中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她是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个成员。”[1]然而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需要被继承,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创新,这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和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全新的社会推动点,也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力。“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资源的产业,动漫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无烟环保产业”,是“中国政府着力扶植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产业之一”[2]。目前民族动漫品牌不够强,内容创新不足,文化传承、价值体系建构方面仍有待提升。我国的动漫产业理应立足、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迎合时代潮流进行创新,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动漫,提升我们核心文化的竞争力,才能与世界抗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我国动漫的创新发展一脉相传,相互支撑,谋求双赢。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性质与外延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广袤中国文化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内核是当代先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丢弃了传统文化精髓,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在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体系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最牢靠的根基。”[3]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颇广、题材深厚,具东方文化的魅力使其难以被其他艺术形式所取代,既具有内涵性质,又兼具外延特质。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独具浓郁的中国魅力,直接反映着中国的人文精神、民俗心理等,是我们曾经辉煌历史的印记与象征。就其内涵性质而言,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体现到政治、思想、精神、生活、信仰等领域的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元素①:图腾祥瑞文化;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融合佛家文化的“儒道释”;音乐戏曲文化;中国书法、绘画(山水画)、剪纸艺术;服饰穿戴文化(56个民族都具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服饰);生活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陶瓷文化、节日文化);中医文化及中医疗法;中国武术及功夫;中式建筑;神仙信仰文化。这些众多的“中国式”传统要素,为我们的文化创作与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可限量的素材,在信息日益全球化、文化相互交叉与共享的现代,它能够满足各个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需求,运用好“传统文化元素”,方能为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传播过程中增添砝码,使其在世界领域中更具备生命力与感召力的厚重色彩。同时现代社会动漫产业的兴盛与发展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根据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吸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4]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推成出新。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外延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抗衡的“道具”,唯有坚守我们本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体系,才能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世界大舞台的“话语权”。美日等动漫强国都曾经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厚内涵、长久影响力及外延效果。②“在日本动漫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大量使用到中国题材,从先秦两汉的历史元素到唐宋明清的社会风情都能在日本动漫中找到。”[5]根据日本动漫作品对“中国元素”的不同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直接改编型;摘录要素型;撷取精华型;歪曲异化型。[6]也能看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外延有正能量,也有负面因素。如《十二国记》中引用的中国古代孔孟仁爱思想,是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日本动漫之佳作;1991年在《希望生活杂志》上连载创作时间长达15年之久的日文版《三国志》漫画,更是以中国的三国时代为舞台,将曹操和诸葛亮这两大英豪都深深地烙印在日本人心中。同时由这部漫画产生的“人物模型”衍生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迪士尼动漫影片《花木兰》(1998)的故事便是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加入了中国忠孝勇烈等思想;《功夫熊猫》(2008年)则在内容上最大限度地借鉴了中国元素及符号,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一座内容十分丰富的庞大知识体系和智慧库,但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中仅是充当“绿叶”,看似主角取材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但却大为改编,甚至歪曲理解,丢失本来面貌,被包装为国外文化的宣传载体。“美国动漫的‘中心内核’表达的都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或主流价值观,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获得文化传播以及政治宣传效应的最大化,只不过创作者用‘普世性’‘现代性’乃至‘时尚性’来包装所表达的主流意识,如《功夫熊猫》中的‘平民英雄’—‘草根精神’,《木兰》中的‘女性意识’—‘女权主义’。”[7]“2006年日本KONAMI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红楼馆奴隶》的成人色情游戏,游戏的女主角及性格都保留了林黛玉的味道,但却渲染的是一种变态的色情情调,这种恶搞中国文学瑰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衅。”[8]这反映的是一种国外的价值体系及文化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较大冲击,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警觉与重视。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动漫作品的“完美邂逅”

我国动漫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有迹可循,且曾出现过很多出类拔萃的作品,依托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诞生了著称于世的“中国学派”,也奠定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1. 21世纪前——原汁原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核心价值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是由兴盛、衰落及再逐渐复苏,这其中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及动漫作品自身的因素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与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动漫产业依靠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紧密结合,夯实民族特色,寻找到动漫的出路,曾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出产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动漫作品。《骄傲的将军》(1956年)作为新中国首部人物动画作品,借鉴了京剧的脸谱、角色分配、人物走姿;服装、背景、建筑及绘画、音乐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猪八戒吃西瓜》(1958年)、《渔童》(1959年)、《济公斗蟋蟀》(1959年)、《金色的海螺》(1963年)等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及民间剪纸窗花的艺术特色,起到了良好的传教功效。“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1964年)和《牧笛》(1963年)以及1964年借鉴了古代绘画、民间年画、殿堂壁画等特色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称为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牌。”[9]这些早期动画作品中的“京剧”“服饰”“音乐”“剪纸”“水墨画”“皮影”是我们动画作品取得辉煌的重要保障与见证。

之后我国的动漫产业成为美日等动漫强国作品的代加工厂及消费市场:《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灌篮高手》《柯南》《蜡笔小新》等都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但在美日动漫的夹缝中,依旧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相结合的身影,《哪吒闹海》(1979年)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且充满神秘的东方宗教色彩;木偶片《阿凡提》(1980年)故事题材取自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阿凡提采用真人造型,颜色上来自唐三彩,内容又表达劳动人民的勤劳、豁达向上等人生哲理,符合我国的价值观。《山水情》(1988年)则是水墨画意韵的动画片,古筝独奏的音乐配乐等颇具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上面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早期国产动漫作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采用,多为原汁原味地照搬,改编较少,不利于作品的对外传播,对于没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接受起来难度较大,而且这些传统技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造成传承断链。

2. 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下问题凸显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动漫产业虽发展缓慢但逐渐复苏。《喜羊羊与灰太狼》(2005)故事传达人物热情善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使得中国动漫业在沉寂多年后重新取得突破,最高收视率曾达到17.3%。《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2009年)创下国产动漫最高票房,这部动画片是国内少有的持续周期长、衍生产品多、影响力大的作品,“8年来500多集动画片及两部动漫,150多种衍生产品,让喜洋洋与灰太狼成为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成为中国原创动漫的第一品牌。”[10]这让我们看到国产动画崛起的希望,但这些动画片的受众群体依旧是低幼年龄段,动漫创作人才照搬或模仿美日风,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不足,原创性较低,年龄层次定位局限。

《兔侠传奇》(2011年)曾被誉为我国民族动画电影的新坐标,古香古色的庙宇、楼阁,民间美食,风筝,烟花等,塑造人物特色的儒道思想等都是活灵活现的传统文化元素。然而《兔侠传奇》“高度注重民族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没有与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形成呼应。”[11]《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则是运用3D技术下的中国民族化元素大举归来,主角的人物形象设计,道具、场景及音乐的设计,都是浓郁的东方韵味,取材于古典名著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受到成年人的追捧,一改国产动漫以往幼儿定位的形象,为我们的国产动漫复兴注入强心剂,我们也期待着国产动漫的“大胜归来”[12]。这同时也是一部在题材上得以创新的成功之作。新世纪作品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元素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下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但国产动漫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立足于表象,借用外在形式进行演绎。而与美日等国依托于动漫来“分解式”地潜移默化间传播本国文化相比较,国产动漫如何与国际接轨,打造强大的文化外输力,赢得国际地位,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我国动漫产业“保驾护航”

研究我国动漫发展的论文诸多,学者们从各自视角提出了目前我国动漫所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大约如下:品种单一、题材集中、选题缺乏艺术性、对外的竞争力不够、动漫人才的原创性不足、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资金的缺乏、民族文化的欠缺、模仿现象严重等方面。“创新及创意”的缺乏是我国动漫所面临的发展大障碍,而动漫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创新是其灵魂与核心所在。动漫产业需要从各方面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资源,并结合现代化的产业运作模式,才能使本身孕育着文化符号的动漫产业,激发出内在的文化之力,提升国产动漫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产动漫逐渐起势,票房成绩也不俗:“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收获9.56亿票房;2016年《大鱼海棠》取得5.65亿票房;2017年《大护法》总票房8760万;2018年《熊出没:变形记》突破6亿。”[13]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市场运作及政策引导、制作质量的提升,更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掘与开发,国漫唯有将创新进行到底以找到出路。

1.全新制作技术促动传统文化故事的推陈出新

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经过历史积淀后的精品,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的,在故事上讲述中国题材,才能使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保持鲜活生机。在现代网络发达、传播渠道更加便利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在创作手法及制作技术上变革,使传统文化中正能量的内容、积极健康的文化与当下的价值体系相吻合。结合时代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从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与变革,而不是原样直接照搬到动漫中来,《大圣归来》《十万个冷笑话》《大鱼海棠》《大护法》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作品获得市场的肯定都是在画风、色彩、特效、渲染效果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变革及创新的结果。网路游戏改编的《龙之谷:破晓奇兵》因制作精良的3D效果,赢得了海外市场。因此传统文化元素为恒定素材下通过全新制作技术,大刀阔斧地创新,加大民族动漫的世界感召力。

2.动漫产业人才创新基础上的原创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加强

创意及创作人员需要迎合时代的需求,艺术地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述及表达,提高自身的创意能力,是增强传统文化元素战斗力的强力保障。《大鱼海棠》(2016年)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产动漫的制作技术突飞猛进,不差于美日等国,但讲故事的能力却有待完善,缺乏良好的故事内核,将深厚沉重的中国文化理念表达得略显空洞,虽满屏的中国元素,却表达出与中国核心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口碑处于尴尬境地,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原因归结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问题及编剧文化底蕴缺失上。而与此相对《大圣归来》的原创水平“更接地气”,虽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但更多反映的是青年人受阻后自我崛起的价值观,符合青年人的成长历程。我国的动漫产业其实急需大量高端的原创人才,掌握扎实基本功基础上创新性地加深理解本土文化,丰富表达手段,这直接决定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走向与发展趋势

3.动漫制作模式上的创新

美国好莱坞化的运作模式将美国的本土文化依托于动漫赢得了全球化的关注,日本动漫的发达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制作模式,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借鉴之处。《妈妈咪鸭》(2018年)则是与以前动漫挖掘已有传统故事素材不同,属于纯原创的IP动漫,故事题材迎合现代奶爸奶妈刚适应新家庭身份的核心家庭观,具有成人化的趋势。“2018年上映初就全球同步,销往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海外预售近千万,创造国产动漫海外的最高销售记录。”[14]IP动漫的制作模式为我国动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好莱坞化,逐渐向多元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与过渡。

另外动漫+游戏的制作模式也值得我们深究,毕竟电子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髓的渠道。

《仙剑侠传奇》取材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及神话,“将水墨丹青、汉唐衣冠、梅兰竹菊,乃至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境界,有机地与游戏结合,让游戏玩家在忘我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或许是值得尝试和努力的方向。”[15]因此以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游戏(Game)交错组成的ACG整合产业链,实现三者间的互利共荣模式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模式。我们邻国——全球产量最大的动漫大国日本ACG模式已经非常发达,“目前日本国内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超2万亿日元,世界市场的65%、欧洲动漫产品的80%来自日本。”[16]因此动漫与游戏的结合模式,通过游戏的传播力来扩散动漫的影响力,其附带价值可呈现几何倍放大,也或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4.完善大产业链以推动民族特色动漫衍生品的开发

动漫产业应是国家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会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各个角落,动漫衍生出来的商品附带文化色彩,动漫产业衍生品开发,动画品牌及形象授权等带来的连锁效应才能带来长久的盈利模式,这种衍生品可以成为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最直观的符号。美日等动漫强国都有自己强有力的动漫产品“代言人”,因此在我国动漫产品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也应该注重动漫衍生品的价值开发。但目前我国动漫衍生品的面向群体依旧是儿童阶层,模仿或盗版国外动漫形象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产业链的支持与保护。而我国动漫的推广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需要成熟的行业发展度,如版权保护机制的建立,原创作品的筛选机制及产出管理体系,发行出版机制及动漫衍生产品的产出机制等,这一系列产业链的建设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保护,也需要行业的建设,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开发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基于传统文化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进而打造大产业链的盈利模式,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并依托衍生品宣扬传统文化,我国的动漫之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分类参照:http://www.sohu.com/a/202812241_5593 68,2017年11月07日,略有改动.

②美日动漫作品中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案例较多,年代跨度较大,素材范围较广,本文仅列举几部典型的代表性作品借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力,有的作品年代较久远,但依旧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动漫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中国传统元素与招贴设计相融合之我见
中国传统元素与招贴设计相融合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