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多领域专家联合在国际期刊《临床感染疾病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4 例由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人急性脑炎病例,并首次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得到伪狂犬病病毒毒株hSD-1/2019,该毒株表现出与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相似的生物学特性,首次为伪狂犬病病毒向人群的跨种传播提供了直接有力的病毒分离证据。
该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团队王湘如副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玮主任,以及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闫若潜研究员合作完成,论文题目为《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致人类新型脑炎》。
该合作团队对从脑脊液检出伪狂犬病病毒序列的4 位急性脑炎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他们均从事与生猪或猪肉屠宰有关的工作,且在疑似伤口暴露后的7 天内出现“流感样”症状,病程发展较快,从最初的发烧发展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仅需1 天~5 天。影像检测显示,4 位脑炎患者具有相似的脑部病变累及区域,其中2 名患者还出现了典型的视网膜脱离。目前,这4 位脑炎患者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均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分别表现出失明、记忆障碍、最低意识状态及持续性植物人状态。
为进一步揭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特征,研究人员对其中一位患者的组织样品进行了持续的血清抗体和病毒核酸监测。研究发现,患者的gB 抗体比gE 抗体更早转阳,随后两种抗体在检测期内持续保持阳性。不同日期采集的患者血液、脑脊液和咽拭子中均检测到了伪狂犬病病毒的gB 序列,患病第8 天~15 天出现一过性的病毒血症,且疾病后期咽拭子检测到了高拷贝的gB 片段,提示咽喉可能是伪狂犬病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和排毒的重要靶标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