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宽孝,刘拥军
(1.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20;2.天水市麦积区成市园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 天水 741020)
天水地区地处秦岭、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林区林缘区,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全年无霜期170 d 以上,境内森林覆盖率63.5%,植物品种丰富,尤其蜜源植物品种繁多达120 种以上,花期长,发展中蜂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 世纪50年代之前,养蜂都是以“棒棒巢”为主,直到现在许多农户还保持着“棒棒巢”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棒棒巢”生产的蜂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市场销售价格一路高升,明显高于活框饲养蜂群所产蜂蜜的价格近1 倍多,因而天水地区蜂农不愿意放弃“棒棒巢”而改用现代活框饲养。“棒棒巢”养蜂主要是仿照了蜜蜂千百年来野外生存环境,充分发挥了蜜蜂泌蜡造脾建巢的特性,即蜂巢上部老旧巢脾贮蜜、贮粉,下部新造脾育儿。加之“棒棒巢”特殊的结构,使其较现代活框标准箱冬暖夏凉,更有利于蜂群生产。但天水地区蜂农“棒棒巢” 传统饲养方式落后,管理方式粗放,平时对蜂群不管不问,直到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才取蜜1 次,而且大多数蜂农将蜂蜜一次性取完,导致秋后蜜源不足,蜂群秋繁不成功,绝大多数难以顺利越冬。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实践,对传统“棒棒巢”进行适当改造,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现简述如下供广大蜂农参考。
当地蜂农制作“棒棒巢”时就地取材,截取直径40~50 cm、长60~80 cm 树干锯为等分两半,挖空树干里面木质,再合二为一,中间凿取巢门水平放置饲养。这种“棒棒巢”上下距离较小,蜂群造脾很快到“棒棒巢”壁,只能回过头来从两边扩巢。蜂农平时对蜂群不管不问,到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开始准备取蜜,割取部分巢脾。这样不仅产量低,还会引起蜂群应激发病,也会伤及子脾,更有甚者,直接毁蜂取蜜。这样不能实现取蜜保蜂两不误。
首先改造传统的“棒棒巢”结构,主要是把传统的“棒棒巢”两端底部做成可活动的,然后在“棒棒巢”内中部用木条固定一个十字架,十字架以下5 cm 处并排固定4 根竹签呈“井”形,以防巢脾坠落断裂,巢门凿取于“棒棒巢”两端适当位置(一般距离底部3 cm)。这种改进后的“棒棒巢”要竖立放置,以便于利用蜂群向下造脾育儿的自然习性;当蜂群群势弱小时,用1个直径小于“棒棒巢”内径的圆形薄木板放在十字架上,这样就只利用了一半空间,有利于蜂群保温扩繁。待蜂群度过恢复期,群势增强,便可去掉十字架上的薄木板,增大空间,进一步壮大蜂群群势。起初由于有十字架的存在,蜂群是从“棒棒巢”中部造脾布巢,随着蜂群群势的恢复壮大,很快造脾布巢到离地面一端底部,此时应反转“棒棒巢”,让蜂群从另一端造脾布巢,上部的巢脾待幼蜂出房后,形成纯贮蜜区。经过蜂群辛苦工作,贮蜜区蜂蜜全封盖成熟后就可以割脾取蜜,也可包装成原生态巢蜜以便销售。割脾取蜜后再次反转“棒棒巢”,这样不仅实现了“棒棒巢”多次取蜜且不伤子脾,更符合蜂群造新脾育儿,老旧巢脾贮蜜的自然习性。
由于蜂群群势不断增强,受“棒棒巢”内空间的影响,此时尽量做到控制分蜂,饲养强群,提高蜂蜜产量。如果蜂群产生“热症”进而导致分蜂,则打开“棒棒巢”上盖,拿一个常用收蜂笼,轻轻敲打蜂桶,蜂群离脾上行至蜂笼中结团,这时需要留意蜂王并囚禁。从巢内割2 瓣子脾固定在另一“棒棒巢”中部十字架下部,封闭上部,抖入一半蜂群放入老蜂王,另选址竖立放置饲养。原群如有王台,选留1个成熟度较好的进行培养,如没有王台可介入1个人工王台,抖入另一半蜂群按交尾群管理饲养。
其他生产环节可参照活框饲养方式方法操作。
结语:“棒棒巢”饲养中蜂应以遵循中蜂的自然习性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相较传统“棒棒巢”水平放置饲养方式,改造后的上下活底竖立放置饲养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中蜂蜂蜜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起到了保护蜂种的作用,为下一年中蜂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