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唢呐独奏曲《卫水情》

2020-12-02 03:41段德方
黄河之声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水情颤音新乡

段德方

引 言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蕴含着音乐家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唢呐曲《卫水情》既包含了作曲者赵吉峰多年来对音乐知识和演奏技法的积累,又饱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只有认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认真分析作品,才能更深入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一、曲作者赵吉峰

该曲作者赵吉峰出生于1956 年,幼时即对民族吹管乐产生兴趣,不仅精通唢呐、笛子等吹管乐器,而且对弓弦、弹拨、打击乐等乐器也甚是熟悉,甚至可以通背戏曲打击乐“锣鼓经”。其作品有《卫水情》、《幸福路上》、《赛马(唢呐改编)》、《麦场新歌》等。

1973 年,新乡地区豫剧团到原阳县豫剧团选拔艺术拔尖人才,赵吉峰成为重点选拔对象。1979 年,进入新乡地区豫剧团,从事笛子、唢呐、打击乐兼豫剧唱腔设计工作。1986 年年底,赵吉峰从新乡地区豫剧团调入新乡地区群众艺术馆文艺辅导部,开始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87 年,因新乡撤地建市,赵吉峰被并入新乡市群众艺术馆文艺辅导部至今。岗位变了,但对艺术的追求没有改变。他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不辞辛苦地到乡村基层进行业务辅导,足迹踏遍了新乡的山山水水,无数的民间艺术苗子在他的辅导、启发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富裕之路。对于他本人来讲,要想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掌握的基层文艺团体特别多。精湛的艺术造诣、出色的业务能力,使赵吉峰成为新乡市群众艺术馆的业务骨干之一。当时的王存信馆长非常珍惜这一难得的人才,在其没有大学文凭的情况下,破格为其评定中级职称。

二、《卫水情》的创作背景

(一)卫河简介

《卫水情》这首曲子是根据卫河的新乡河段多年来的变迁写成,满怀作曲者对自然河川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回忆,也包含了作曲者对保护自然的倡导,对环境污染的反对。卫河(Wei River,亦作Wei Ho 或Wei He),中国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是由古代的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流经河南新乡、鹤壁、安阳,沿途接纳淇河、安阳河等,至河北馆陶与漳河汇合称漳卫河。再流经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今在沧县南又挖成捷地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海。有传说源头在辉县市,卫河初名“清河”,是经过新乡市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卫河不仅繁荣了新乡市的经济,也承载了新乡人民的情怀。历史上卫河曾叫做“御河”,相传在隋炀帝掌权之时,皇帝非常想去江南游玩,但又苦于道路的原因,修建了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其将大小河流挖通,使河道变宽变大。并且将其名“清河”改名为“御河”,来表示是为皇帝所创建的河流。这条运河在之后也为沿途的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到了明代,卫辉的知县因为隋炀帝的名声不好,决定将“御河”的名称做改动。因当时“卫辉”有一个“卫”字,且“御河”经过当时的“天津卫”(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天津卫”中也带有一个“卫”字,且新乡在春秋时属卫地,所以将当时的“御河”改名为现今的“卫河”。

(二)卫河传说

据说,孟姜女哭长城的地方就是在古代的卫国,现今新乡地界。孟姜女的两行眼泪后来化作了新乡的东西两条孟河,由于东西孟姜女河都注入到卫河之中,每当百姓们谈及孟姜女的故事时,都无不惋惜地说:“卫河的水就是孟姜女的眼泪。”这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在新乡地域被广为传颂。贞烈的孟姜女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也被人们当作女子珍惜贞洁的典范,用来教育后人要保持纯正高洁的人生态度。卫河古时的历史大概就是这样。到了近现代,由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原因,加上人们对卫河的保护意识淡薄,人们对卫河的污染愈加严重。卫河的生机不再,每每经过卫河的岸边都可以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卫河的声誉,所以在这之后政府大力投资治理污染,使卫河的水逐渐焕发生机,成为了新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卫水情》正是基于这一历史背景所创作的一首唢呐独奏曲。

三、通过《卫水情》浅析唢呐技巧的运用

(一)《卫水情》基本技巧

《卫水情》是一首典型的唢呐独奏曲,该曲中运用了许多唢呐技巧,其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唢呐反吹”技术,是一种难度相对较大的吹奏法。

其中使用了许多基础技巧,比如连奏、单吐、双吐、三吐。连奏就是几个音用一口气吹出来,使乐句更加连贯自然。单吐即一音一吐。双吐即“一突一苦”,“突苦”就是在两个音中第一个吐音发“突”音,接着第二个音发“苦”音,产生“突苦突苦”的效果,形成连续的颗粒性音色,音与音之间没有粘连,节奏鲜明,常用在节奏速度较快,情感表达较活跃的地方。三吐类似于双吐,只不过“突苦”变成了“突突苦”。

(二)《卫水情》特殊技巧

在《卫水情》中除了一些基本技巧之外,还运用了“颤音”的手法。其中“颤音”也分为四种:分别为气颤音、齿颤音、指颤音、小臂颤音。在《卫水情》中主要使用的是气颤音和指颤音,在本文中就不对齿颤音和小臂颤音作过多阐述。气颤音是演奏者吸入大量空气,控制自身的小腹,使其进行有规律的收缩运动,通过空气呼出的体积大小变化使音色产生类似于弓弦乐器揉弦的效果。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长音的演奏,长音如果不加修饰地演奏,会给人枯燥单调之感。气颤音的使用会让长音焕发生机,更好地为情感表达服务,也能更好地传递作曲家想要表达的信息。指颤音是演奏者通过手指的上下移动,形成的一种类似钢琴颤音、震音的效果,属于装饰音的一种。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某个较长的单音作装饰,增添其艺术色彩。

该曲还有两种最具有特色,也是难度最大的技巧:“箫音吹奏”和“唢呐反吹”技术。其中“箫音吹奏”是一种利用唢呐来模仿“萧”音色的独特吹法,其原理即利用上下嘴皮的肌肉拉力,对唢呐哨片产生一种由外而内的压力。通过嘴皮的拉力,使哨片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哨口开口变小,音色更加柔和。与唢呐原本的音色产生鲜明的对比,适合利用“箫音吹奏”表现对比强烈的段落,突出情感对比。“唢呐反吹”又称“笛管反吹”,是一种演奏者利用唢呐吹奏出类似于埙的音色。这种吹奏法的使用,使唢呐的表现力范围拓宽,不仅可以吹出明亮的音色,也可以吹出类似于埙的柔暗的音色。在《卫水情》中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过门时,开始做“唢呐反吹”的准备:即将唢呐反过来拿,将唢呐碗向下滑动至底部,不借助唢呐哨片,通过另一头的笛管吹出声响。

四、《卫水情》曲式结构与表达思想

(一)《卫水情》曲式结构

《卫水情》是一首中国唢呐独奏曲,中国民乐在曲式结构上相较于西洋乐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曲式结构相对较为不规整。但据分析《卫水情》结构类似于西方曲式中三段体曲式,分为呈示部(A)、中部(B)、再现部(C)。其中A 分为a1、a2、b 三部分,中部分为c、a3 两部分,再现部又分为a4、d2、d2 三部分。

(二)乐曲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从开头的散板引子可以看出,其音乐的主题动机与之后的音乐动机紧密相关,其主要材料就是散板引子开头的音高素材。由整曲可见这个音高素材贯穿了整首《卫水情》的始终,《卫水情》由这个音高素材进行变奏、变化,由此产生情感变化。一段较为高亢的引子结束后,开始了呈示部的a1 部分(3—40)。此段开头明显还是引子的音高素材,只不过在此基础之上又进行了变奏延展,利用节奏型和主题动机的音高素材变化呈现a1 部分,使主题动机突出鲜明。这样写作不仅使这一部分音乐不断重复展现主题乐思,也使音乐更加具有跳动性。这一段就可以明显感觉出作者围绕着卫河新乡河段周边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而感到欣喜不已的心情,这种愉悦的心情不仅通过速度较快的十六分音符展现出来,也通过其中的部分切分节奏展现。速度较快的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的纵横交织,为主题动机的展现增添了许多色彩。

在(过门)之后又开始了相似的同头部分a2。之后的音高随着变形后的主题进行呼应式演奏,且作曲者有意将音符时值刻意拉长,将原来的十六分音符变为八分,将原来的八分音符变为四分。通过这种时值的拉长,从另一个角度将乐曲的速度变慢,变成类似于秧歌舞曲的感觉。由此来描绘新乡卫河周边,新乡市卫河旁老公园中人们唱歌跳舞的情景,表现出一片和美景象,也展现出了曲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紧接着又是一句(过门),由此过渡到双吐的重复乐段和切分节奏的同音反复乐段b,这里更能表现一种民众欢舞的感觉,模仿跳舞的快速脚步。仔细分析其中的音高,还是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主题动机的材料因素,比如其中的mi re mi sol,和主题动机的mi mi re mi la 就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主题动机。接着的re la do la sol 逐渐变慢,到最后的sol 利用气颤音慢慢进入对卫河历史的回忆。

(三)乐曲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对比性中部,开始是由一段自由而又暗淡的散板逐渐过渡到c 段,c 段材料较为新颖,主题动机在这里表现的并不明显。由于这里是“唢呐反吹”的表现与运用,在音域与音色技法上都与正常的唢呐吹奏有很大不同,所以更适合表现不同的音乐材料。这种类似于“埙”的音色,可以给人一种空洞凄凉的感觉。表现了曲作者对卫河十几年前污染严重无人整改,自己却又对此无能为力的伤感之情。曲作者特意安排的许多指滑音,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哭泣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强有力的感染力。这种既缓慢又伤感的旋律节奏安排,使人不由自主沉浸其中,沉浸在这种凄凉氛围之中,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曲作者在b 部分最后运用的升fa 到sol,目的不仅是为了吹奏方便,也是为了在这种凄凉氛围逐渐浓厚之时,使这种感觉达到一个顶点。以一个sol 的临近半音来烘托高潮,更加明确了曲作者想表达对卫河污染回忆惋惜的情感,也更加坚定了人们对卫河污染治理的信心和决心。

在这之后由一段(过门)从G 大调转到D 大调上,形成了a3 部分。这里在调性上与前面的c 部分形成对比,使音乐元素多样化。并且从a3 的开头部分可以看出,其音乐素材还是利用本曲开头引子部分的音高素材,只是在后面略有变化,相当于a1 的变化重复。作者在这里写入了另一个伴奏声部,在音响效果上形成了两声部对答,产生了你问我答的特殊复调效果。这段你问我答的对答呼应,展现了人们针对卫河污染治理的商讨情景,你一言我一语地为卫河治理提供建议,也体现出人们对卫河污染治理的热情。由此可见在民族音乐作品中也可以见到复调的影子。虽然这里相当于a1 部分的变化重复,但是曲作者特意将这里的速度设置为较慢,与a1 相比慢了许多。这就与前面的c 部分“唢呐反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乐曲第三部分

在对比性中部最后一句的渐慢消失后,乐曲又由D大调转回到G 大调,部分重复呈示部第一部分a1,形成a4。乐曲气氛也开始由凄凉之感逐渐明朗欢快起来,表现出近几年政府对卫河污染治理后焕然生机的景象。

接着是一段由十六分音符双吐表现的欢快舞蹈场面的d1 部分,该部分节奏铿锵且运用了加长的指颤音。d1 运用了新的材料进行喜剧性结尾铺垫,表现卫河污染的成功治理使新乡卫河河段重现生机。快速的四分音符加一个延长的指颤音sol,利用循环换气的方法使情感逐渐达到高潮。最后是d1 部分的变化重复d2,变化的部分主要是结尾自由散板结束,散板渐慢渐弱直到pp。这种散板式结束给人一种前途光明之感,暗示着新乡卫河美好的未来。最后结尾的自由延长音sol,呼应d1 的指颤音sol,在一个长音慢慢减弱至pp 的过程中走向乐曲的终结。不仅给予听者一种朦胧美,更让人意犹未尽、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忘怀《卫水情》的主题动机。再现部整个一大段描写了卫河修复后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及人民心情的愉悦与作曲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凸显了曲作者成熟的乐曲构思与深厚的情感内涵,更体现出了卫河污染成功治理带给时代勃勃生机,向世人展现出了新乡卫河最美好的时刻。

(五)表达思想

全曲将整个卫河新乡河段的几十年兴衰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可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曲不仅描写了人民生活,思想的变化,也蕴含了作曲者本人对自然的理解,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与其说全曲是一首乐曲,不如说全曲是一篇故事,其中蕴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此曲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历史相结合,是一首发人深省的佳作。

结 语

唢呐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民族独奏乐器,《卫水情》这首曲子运用唢呐的各种技巧,特别是“箫音吹奏”和“唢呐反吹”技法,生动地展现出新乡市卫河河段几十年的历史兴衰,饱含了作曲者赵吉峰对卫河几百年历史的尊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解,是一首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深厚人文情怀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水情颤音新乡
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
基于WebService的实时雨水情数据库管理系统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春天的证词(外二首)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一千零一个愿望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千载空灵岸 悠悠湘水情
论巴松Vibrato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