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视角下的文物保护途径构建

2020-12-01 03:13柯林利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途径

柯林利

摘 要:历史文物是我们祖先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文物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了文物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文物保护的途径。

关键词:文物安全;文物保护;途径

近年来,在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逐步进入正式阶段,文物保护环境逐步改善。總体而言,我国的文物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保护文物的新方法,也已成为影响文物部门的重要课题。

1 当前文物保护的问题

1.1 文物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一些文物单位和个人的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在各个村庄和城市中,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文化财产,并且文物看护人员的责任感很弱。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我国地表上有七十多万个不可移动的文物,每天遭受风吹日晒和雨淋。据统计,有20%的文物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消失的,有65%的文物是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消失的。可以看出,人为因素是造成文物损失的主要原因。

1.2 文物安全硬件设施投入很少,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所在地的整体安全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

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经过多次战争和破坏,它们遭到了严重破坏。以个别文物和古建筑为例。许多旧建筑物状况不佳,损坏严重,需要紧急保护和维修。但是,由于文物部门人手不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中造成了许多困难。例如,文物管理部门资源匮乏,组织结构较差,缺乏高素质和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员,专家的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评价。在保护和维修文化财产方面,由于缺乏文化财产的保护和救援人员,很难促进对文化财产的保护和救援工作,而且许多老建筑没有及时维修。

1.3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知识的培训和完善文物档案

中国文物保护的科研设施和基础的建立相对滞后。文物保护水平仍然较低。在修复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出现因技术不足而损坏文物的现象。此外,保护文物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其工作量很大,技术要求高,而且外行人没有能力。但是,许多文物保护部门缺乏高级人才,人才短缺问题非常严重。此外,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许多文物单位在消防和活动方面存在许多管理空白。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文物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并完善相关文物的档案,以供后续的查找和研究。

2 保护文物安全的工作策略

2.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广大文化和管理从业人员有全局意识,有责任感和危机感,并深刻理解安全作为文物“生命线”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和完善各种安全制度。制定了《消防管理体系》《文物管理所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文物管理所反恐计划》,《灭火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进一步保障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2.2 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力度

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实地文物的安全,不断增加文物检查的频率和强度,始终坚持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并视察和监测领域,管辖范围内的文物。建立乡镇村组电话联系沟通制度,让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检查时要注意实际结果,在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检查消防,用电和老建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着重于古墓,古迹和洞穴庙宇等。对于防盗和挖坑等与安全有关的检查,在汛期期间加强防洪检查,并针对此期间发现的隐性安全隐患采取了纠正措施,并制定检查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2.3 做好文物害虫防治

害虫是影响保护文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保护文物时,必须做好防控工作。为了防止文物受到害虫的破坏,文物保护人员必须了解会危害文物的各种昆虫习性,包括昆虫的栖息地,繁殖条件和灭绝方法。一旦发现了文物,我们应果断地与害虫作斗争,防止害虫破坏更多的文物,并减少受损文物的数量。不同类型的文物具有不同的害虫破坏率。对于易受害的纸张和布料等文物,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监测和管理,以尽量减少和预防害虫。一旦出现有害生物,应使用适当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以防止有害生物破坏文物。去除害虫后,需要调整文物展览环境,以使其环境温度和湿度与不适合害虫生长的条件相匹配。

2.4 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文物修复水平

保护文物必须加强对文物的修复水平的提高,保存文物时,不仅要保护文物。而且要利用现代的修复理念和科学的修复计划来修复文物。文物的修复不应盲目进行,工作人员必须对文物的价值,质地和破坏有充分而详尽的了解,并阐明和审查文物的挖掘过程和文化背景的历史背景。在修复文物等之前的视听图像和文字材料。在确保文物的原始历史信息的基础上收集和修复文物。

2.5 改善文物的存储环境

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工作人员基于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来进行预防性保护。即对影响文物质量和价值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保护文物的存储环境,提高文物修复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文物展览环境,将利用先进技术和文物的本质特征,对文物展览区的温度,湿度和照明条件进行具体控制,在定期监测和评估过程中严格审查各种环境指标。在此过程中,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对文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关于文物的存储,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存储条件,以免发霉、起尘,碰撞等问题。根据文物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库存措施进行保护。

3 结语

文化是国家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发展和繁荣,引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文物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力量的重要支撑。历史文物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有效保护和使用文物资源是当今人口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张金辉.浅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J].管理观察,2015

(26):165-167.

[2]于洋.浅析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J].科技与企业,2013(07):275.

[3]陈冬.文物安全视角下的文物保护途径构建[J].江南论坛,2020

(03):46-47.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途径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