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研究

2020-12-01 03:13李颖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

摘 要:人类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身边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并因此衍生出了大量与信息技术相关和的延伸产业。产品设计由来已久,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以及其包含的信息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革新也迫在眉睫。本文从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进行阐述,并通过证明其价值来说明信息技术改革对学生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全新的教改措施,以求改变现状,推动高校产品设计教学现状。

关键词:信息时代;产品设计专业;体系创新

1 信息化时代背景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信息时代背景。上世纪末中国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的最近一次技术革命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百姓生活。象征着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行业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并且由其引发了大量的连锁反应。信息高速传递和科技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样化、简便化的产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大量的信息传递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传统行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对产品行业的冲击更为巨大。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工具,是人身体的延伸。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单一产品制作到极致,而信息化时代造成单一产品的功能,难以对人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也对于产品设计的教育教学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

2)产品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是国内大学教育的常态,这不仅针对产品设计类课程而言,也是所有专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大部分的教育从业者都是理论水平高的知识分子,从校门出就直接进入另一所校门,实际经验不足。但具备实际经验的人员教育教学水平又有待商榷,并非专业教师。虽然学校将专业人员聘请到学校进行辅助教学,但也很难弥补这一问题。其次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是有时间限制的,这里的时间限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师具备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实践经验,但是教学能力不足。课程输出能力差,自身能力带给学生的帮助不大。需要长时间的课程能力积累,才能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转化为课程知识。另一方面,老师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但由于长期的在校授课难以接触到最新的材料、技术、市场信息,导致经验落后难以对学生有实际的帮助。最后是设计类专业知识更新迭代速度过快,导致的专业知识永远落后于实践需求。开发和创造才是本专业的未来。没有创新只能够受制于人,这是产品设计中的大忌。没有一个大品牌或者成功的产品是靠模仿获得成功的。但创新本身对于实际设计过程而言都是及其难得的,更何况在高度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中,这也是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最难以改变和突破的一个难题[2]。

2 产品设计课程信息化的意义

1)信息化时代能够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教师不再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信息化社会给所有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活动平台,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工作、生活成为现代都市人群的常态。多元化、所视角、全方位的信息能够为高校教师提供自我充电的机遇和场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为教学的实时性、实用价值、准确性有着极大的提高。更是将产品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相关联,有效的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将培养人才与自我培养同时纳入教学体系党总,为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3]。

2)产品设计需要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传统教育体系下,学生在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之后才有机会进入社会进行实践。而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少数的校内精工实习和校外实践工作时间根本难以满足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这也就导致学了专业不会干活,不学专业没有地方招聘的尴尬局面。学生在学習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交互平台承接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通过合作以及向老师咨询等方式完成,已累计自身的实践知识。避免了请假上班耽误学业,不去实习又找不到工作的两难局面。

3)信息化时代的主体是信息传输。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实时性是最为重要的标志。没有时效性的信息是无用的,无法传递的信息也无法产生价值。在信息化时代教学体系中的信息传递成为电子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学生可以脱离书本和地域的限制通过信息化的网路媒体进行学习。

3 信息化时代的产品设计课程设置举措

1)提升教师核心竞争力实现项目化教学。产品设计是集合计算机技术、设计理念、艺术美学、工业设计等多方面的交叉类学科,是对教师水平要求极高的教学门类之一。对于教学体系而言,提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整体课程革新。这对于教师水平的提升和整体教学水平的增长都有帮助。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时代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可以将教师的科研中心转移到实际生活中,实际的产品之上。利用信息平台将用户反馈和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和研究,利用真实有效的调研数据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分析和掌控。通过校园这一场所,容纳更多的师生进入到实际项目之中,并展开真实有效的学术讨论。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调研数据和改进方案进行销售,使其真正具备经济价值,实现教学项目化。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企业与校园的沟通渠道。利用校园创业带来的优惠政策,给学生的设计团队以施展才华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现实的问题,并通过教师辅助、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真正的解决学生的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

2)制定有效、准确、实时的信息平台。在传统高校产品设计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作品的打分往往占整体比例的很大一部分分值。但这一部分却又受到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老师的打分,老师也难做到真正的公平,这种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体系中就很容易得到改善。首先在学生作品打分体系中引入市场打分,让经销商、消费者、生产商等进入到设计作品打分的流程当中,能有效的避免学生的成绩收到老师主观性的影响,更加的公平和公正。其次将打分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就能看到学生作品在市场的真实反馈,也容易让学生最真实的评价,避免学生对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最后是将真实的市场反馈在第一时间发给学生,让其进行修正。对出品进行快速的迭代和升级,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产品进行改革,从而使产品设计真正做到与市场、消费者挂钩。制定有效、准确、实时的信息平台能够真正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才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

4 总结

最后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产品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升创造了机遇。当前社会是服务为王,产品至上的社会。更多的同品类竞争,为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面对社会的信息化变革。转变自身传统的只教理论,不懂实际的现状。创建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设计提出最实时有效的建议,迎合现有的社会发展趋势。从教师自身实践化和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入手,建设优质的信息化互动平台。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和改变评分体系来完成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凡璠.谈信息时代的人性化设计与艺术设计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73):264-268.

[2]李祥文.信息时代语境下的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思路[J].艺术研究,2018(3):126-127.

[3]张阳.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J].设计,2015(15):82-83.

[4]周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28(2):113-116+124.

作者简介

李颖(1989-),女,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下新媒体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信息时代公民的信息权利
如何做好信息时代报纸编辑工作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信息时代下高校平面设计的新挑战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