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锋
摘 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征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市民的文化素质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品位有很大关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需求 也日益增长,为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因此,城市书房的建设打造了居民身边的图书馆,更好的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
关键词:城市书房;洛阳;理论及实践思考
1 城市书房建设的背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征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非常灿烂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大家,这是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辉煌的历史,也闪烁着时代的光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甘困苦、不畏强暴、奋发有为的高贵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文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
2 城市书房建设的理论依据
城市书房建设的理论依据基于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
1)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及标准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按照标准科学测算所需经费,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保障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予以补助,同时,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区予以奖励。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安排资金,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2)洛阳市从2012年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三是要建立完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支撑体系,四是要尽快形成科学合理、推动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体系。
3)2017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着眼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着眼于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河洛书苑”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文化阅读圈”,推动书香洛阳建设。截至目前,洛阳市已建成并面向公众开放的“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共计164座,座席数超过7500个,总藏书量67万余册,城市书房覆盖各县市区。
3 洛阳市城市书房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洛阳市以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洛阳”为己任,不断深化“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工作理念,加快推进我市城市书房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3.1 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以读者活动为载体,打造读者服务品牌,精心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定期制定读者活动安排,在图书馆网站及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所开展的中原大讲堂-洛图讲坛、洛图亲子教育大课堂、洛图梦想影院和洛图读者沙龙品牌读者活动深受读者欢迎,社会效果良好。利用双节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4.23世界读书日和全市公共图书馆牡丹文化节活动,制作了32个洛阳历史文化名人展板,举办了“共和国之恋”经典诗文朗诵音乐会,策划组织了全市图书馆(含城市书房)服务宣传周活动,集中宣传了《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市电视台合作录制8期“书香洛阳”读书日之兰台读书会活动,也指导九县六区图书馆举办同一主题的读书会活动。在第31届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举办了《优秀精品图书展》,展出国学经典、中外经典名著、获奖及热门畅销图书500余种近千册。
3.2 加快城市书房建设提升工作,全力打造书香洛阳
积极推进“书香洛阳”建设,通过完善服务场所、创新运营模式,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致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将城市书房建设工作列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与机场、高铁站、部分商场和医院合作共建河洛书苑阅读服务处10处,进一步推进全市阅读服务全覆盖建设。同时,建设“城市书房”视频安全监控信号传输专线,将座城市书房安全监控视频通过专线接入监控中心,进行统一安全监控,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监控,保障城市书房运行安全。
3.3 古籍保护与推广工作取得新进展
开展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具有当代工业遗产文献抢救的性质的数字推广工程专题资源项目《影像与记忆:洛阳工业遗产档案》建设工作。承建政府公开信息數据库全部通过国图验收,开展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专题资源建设河南省唯一入选项目《史迹诗韵:洛阳隋唐大运河》数据库建设工作。对馆藏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展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今年完成近7万拍古籍书影并对外发布。开展北宋文学家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研究与宣传专项活动。
3.4 做好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在增加纸质阅读资源的同时,努力增加数字资源的供给和服务。目前自建数字资源包括有:洛阳政府公开信息、洛阳牡丹文献中心、洛阳历史名人数据库、洛阳寻根文化数据库4种;外购数据库包括有:中国知网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博看期刊数据库等9种;外文数据库包括有:DOAJ、剑桥大学电子期刊回溯库、Emerald全文期刊回溯库3种。
4 小结
做好城市书房的规划、建设、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政策体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与其它重要工作一同部署,同步考核、奖惩管理。出台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明确的目标要求和科学的引领指导。
要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用于已建公共服务体系硬件的维护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建立多渠道文化投融资体系,推行文化招商。
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拓展市县级文化机构服务功能,将市县级的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文化馆及文化设施的开放和服务能力向没有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行政村拓展。加强公共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联动,建立公共文化资源库。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督,不断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率。创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要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公共文化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计划,配套引进急需型公共文化建设人才“绿色通道”细则。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继续招募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