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史》教学的研究与分析

2020-12-01 03:17杨雯瑞周顺玲严雪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2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计算机专业

杨雯瑞 周顺玲 严雪梅

摘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同时当下高校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中,也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要求。新时代的要求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是机会也是挑战,需要我们将思政课程融合到不同专业中,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中近史课程的授课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近史课程;高校思政教育;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9-0174-02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大数据时代浪潮的到来,计算机专业已成为人才需求量最大、对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专业之一。思政课教师选择研究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适应的授课模式,将有助于培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大量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将为我国立足于高端科技发展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中近史》是具有浓厚历史学特点的政治理论课,是为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做宣传的。《中近史》课程是公共课,也是全国高校学生必修的思政理论课。是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确定的必修思政课之一。从性质上来讲,本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课程,全国高校本科必修。它的名字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顾名思义,它是具有浓厚的历史学特点/色彩的政治理论课。它不同于纯粹的历史专业同学所上的中国近现代史。因为,从政治理论课性质来讲,是为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做宣传的。我们经常听的一句话是“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作为为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做宣传来讲,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的课程性质,它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对于历史的文化积淀相对薄弱,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三个角度研究设计中近史的教学安排。

1 中近史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当下教育的最新要求是,是要回归课堂,回归课本,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入贯彻高校教学改革措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为此,我们教师需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设计与实践,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做出了新的贡献。

在教学环节中,第一步需要进行研究调整的就是教学大纲,因为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的。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从课程的导人,教学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案的选择具体应该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熟知“两个了解”,一是了解资本一帝国主义入侵以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二是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其次,要求学生熟悉“两个选择”,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探求中国的出路和实现中国的发展的艰辛历程中,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最后,要求学生培养“两个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辨别问题;二是责任意识,在发现问题后,结合所学知识,在不断地探讨中培养爱国情怀,勇于担当,要有当代大学生应当有的责任意识。

2 中近史课程讲授策略建议

计算机专业作为线下热门专业,在中国很多高校都有开设,通过研究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是理论思维强,动手实践力高,思维活跃性强,但是对于历史的文化积淀相对薄弱,通过之前课程的大量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新媒体相对应其他专业,对于新媒体接受程度高。同时,能夠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灵活地使用现代教学辅助软件,基于这样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新的元素来提高学生对于中近史课程的兴趣,丰富历史知识。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该课程充分利用爱课程中国MOOC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我们可以采取答题积分模式,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符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学生相对会比较容易适应,教师也能够检验到线上视频教学的学习效果,达到双赢的局面。线上我们使用爱课程中国MOOC平台,可以和名校共享视频资源,有意见的教育视频能够建立学生更好的思政素养。

3 课程改革成效与反思

思政课程是大学各个专业的公共课程,所以为了让不同专业的更好的学习思政课程,我们应当将思政教育与具体专业相结合,其设计与实施应当与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 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教师个人为不同专业负责人,研究不同专业培养方案,希望通过和不同专业的特性结构,能够让思政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以后进行不同专业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不同专业“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应该成为现在高校开展思政课程研究方向的重点。

结合专业具体特点,专任教师团队构建了适应计算机专业学生实施的中近史“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策略,落实专业培养的隐性育人功能,综合分析可见,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能从课堂上汲取到更多能量。例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知识等都得到了提升;此外,还开拓了课程外的知识领域、培养了专业道德感职业观等,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和意义发生了一些改变,让“思政课程”能够和不同专业契合度提高,教师也能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雪莱也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讲的都是学习历史的“资政”功能。此之谓在“了解”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参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正确的历史观,也就是“育人”。我们知道,越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人,就越容易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越是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就越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不搞西方那一套,越会增强对思想基本原则的认识,从而提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情,增加历史的厚度,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专业性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不断推进中近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系统地优化了现有课程内容的育人体系,完善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证理念,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旨在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修养与专业素养以及思政素养。

参考文献:

[1]钱文艳,“问题教学法”与“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120-123.

[2]武小平.“传道、授业、解惑”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内涵与创新——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3):11-15.

[3]朱媛,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6):99-102.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简介:杨雯瑞(1991-),女,江苏泰州人,助教,硕士,伦理学;周顺玲(1989-),女,江苏泰州人,助教,硕士,伦理学;严雪梅(1992一),女,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基于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