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新
摘 要:当前,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性和优势地位日益凸显。社区治理理念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的新思路。当前形势下,我国社区治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社会结构的变迁重组、社会空间的间隔限制使当前的社会网络具有封闭性和同质性的特点,同时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被制约,继而导致邻里间的陌生和防备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使社区社会资本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从增加社会资本的视角进行社区的建设和营造,是一种解除社区发展困境的新路径。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8-0101-02
现阶段的中国社区,呈现出公民“弱参与”的特征,使我国社区治理面临着重要挑战。快速发展的社会格局,不断发展变迁的城市构造和社区环境,使得传统社区邻里交往的环境氛围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社会资本不断流失,限制了社区居民的交往和交流,邻里间的陌生和防备加快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下降速度。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建构社区发展路径,通过信任感、网络、规范等方面入手,寻求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
《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社区建设为一种过程,即由人民以自的努力与政府的配合,一致地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在此过程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由人民参加、自己创造,以努力改进其生活水准。二是由政府提供技术协助或其他服务助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在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上,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由于要拥有的持久网络是一种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认可的关系,因而它是自然累积而成的。”作为社会关系的社会资本与公民道德、互惠信任、社会合作、集体归属感以及集体行动都有密切联系,它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能够影响生产力。
综上所述,社区应该是那种相互信任、邻里间友爱互助,其乐融融,休戚与共的关系,社区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归属感,在社区中能互相分享信念、共同社会参与、建构社会支持网络。
二、我国当前社区建设的发展困境
1.社会结构的变迁断裂人们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看,社会资本依赖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我国早期社区的结构式街居制和单位制,借助地理环境的优势,居民之间保持着亲密和稳定的感情,彼此信任、相互依赖,由此也产生了规范来约束居民的行为,以保证社区的和谐发展秩序。而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社会结构的拆散和重组,居民根据自身的职业和经济特征不断地流入流出社区,原始的社区结构解散,破坏了原始社区关系网络的稳定性,居民之间原有的信任关系断裂,原始社会资本不断减少和弱化。
2.城市规划和拆迁消除原始社会资本。封闭性社会网络内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共同合作,通过提高社会网络的封闭性能够增加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的交集和依赖程度,促进社会网络稳定性。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不断发展变迁的城市构造和社区环境,使居住在旧城区、城市边缘区的居民被迫迁移,离开长期生活的社区圈子。在这一过程中,被破坏了以往原始社区内的归属感,而且破坏了传统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打破了居民以往通过长时间共同生活而建构的社会交往的模式,同时也破坏了原始社区的相互信任、休戚与共的居民关系,居民们集体记忆被消除解散。而这种长期形成的原始社会资本在新迁入的社区是难以构建出来的,新迁入地邻里之间往往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群体缺乏凝聚力。
3.城市化进程造成新的贫穷出现。现代城市化过程在促进了城市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个别群体的社会资本流失、生活面临困境。生活困难和弱势居民在迁移到新的居住地时,难以获得居民的信任感,也难以融入当地社区特有的文化之中,最终造成城市面临困境的弱势群体居民陷入经济的贫困,他们在邻里交往、居民关系中也陷入危机。
4.城市社区建设忽视培育社会资本。从政府层面上看,社区建设只停留在政府自上而下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推动执行方面,忽视了社区居民协商自治和民主参与,表现在社区内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不足,以及缺乏对社会互动的关注。缺乏一定的社会资本作为建构基础,社区建设必然会表现平平,难以深入开展,停留在政府绩效项目的阶段,很难时间可持续的发展。从居民层面上看,在政府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当地居民往往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持冷淡态度,认为社区建设与自己无关,一些居民将社区建设视为与自身无关的政府行为。
5.社会发展限制居民社区交往。随着社会功能逐渐全面发展,社区内部的功能逐渐弱化,原本由传统社区承担的休闲娱乐和社会互动功能,逐渐被社会功能所取代。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综合性和功能性不断弱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家庭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社会来完成,而社区里的活动越来越少,从而减少了与社区居民见面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进而减少社会资本的产生。此外,现代化快节奏的工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职场上的压力,无暇参与社区活动,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率低,社区居民之间无法形成交集,进一步限制了居民之间的社区交往。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社区关系网络不断拆散和重组而被解体,传统社区社会资本不断流失,社区中人们日常的交往、邻里关系进一步被弱化,削弱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需求。新建构的城市空间结构从空间上限制了社区居民交往的机会和形式,使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培育陷入困境。
三、我国当前社区建设与营造路径
1.转换观念,社会资本是社区发展的主要路径。目前,政府还没有把营造社会资本作为直接解决社区发展与贫困问题的主要战略和关键步骤。政府需要转换观念,社区的建设不是只靠对社区进行财政拨款、社区居民自治等能解决的,构建社会资本能更好地从根源上解决社区建设问题。社区内部贫困居民不單单是其经济匮乏的问题,由社工介入帮其链接资源提供工作,仅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形成可持续的机制。而社会资本就是很好的介入手段,解决贫困居民的失业问题、不稳定就业问题等,可以通过建构贫困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发展和积累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通过自身的资源网络来帮助其摆脱困境是才能维持改变的发生。
2.强化公民教育,强化居民归属感。实施“公民教育”,增强人们之间的公民意识,是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创造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当前公民参与现状,公民教育较为薄弱,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群体缺乏凝聚力。加强公民教育是促进公民参与,增加社会资本存量的有效切入点。一是开设公民教育相关课程,提高公民意识,了解公民生活和公共知识,培养参与公共事务技能。二是开设社区服务课程,培育社区参与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社区服务技能。三是开展社区志愿活动,增强社区责任感,深入了解社区实际,培养参与者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与合作能力。
3.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是营造社会资本、实现社区自治和公民参与的关键场域。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创新社区空间结构规划,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是促进公民参与的重要措施。一是创新社区设计,增加社区公共空间。在社区规划中,注重规划社区的开放性、拓展性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區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强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感知,营造居民的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二是改造落后社区环境。目前,我国城市中仍有大量因为缺少资金来源,导致缺乏办公场所,社会资本营造匮乏的社区。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社区的资金投入力量,保障基层社区办公设施和社区资金,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治理标准化建设。三是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构建社会形势和舆论表达机制,完善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完善居民协商制度,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内部的公共事务建言献策、管理和监督,不断增强社区民主自治的功能。
4.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增强公民信任。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关键因素,信任只有在通过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不断的接触和理解中才能不断产生。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是联结与政府和公民沟通的重要媒介,通过发展大量社区内部的民间组织,例如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各类文体协会等,以满足社区内部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内部居民主动成立和参与组织活动,从而建立政府和社区居民双方之间便于对话沟通的信任渠道,进而积累社区治理所需的社会资本。其次,促进非营利组织自身规范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社会公信力不高、缺少规范化规章制度等诸多问题,行政职能较多,阻碍了其发挥积极作用。要建立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实现“社区自治”、居民“参与式治理”,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社会资本培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整合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关系网络,增强人际关系的平等接触、资源置换、信息传递,营造社区居民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社区治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全中.中国社区治理研究:近期回顾与评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93-104.
[2] 张宝锋,侯利文.一种问题导向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以《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为分析样本[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49-53.
[3] 严志兰,邓伟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40-48.
[4] 赵罗英,夏建中.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以北京市D区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4,(3):101-107.
[5] 刘春湘,邱松伟,陈业勤.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J].中州学刊,2011,(2):106-110.
[6] 赵坤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J].特区经济,2009,(9):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