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2020-12-01 06:31:42李少梅朱灿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升本认同感幼儿园

李少梅,朱灿灿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是指在尚未进入幼儿园教师行业之前,对其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方面的系统性培养,通常指未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之前的阶段。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学制有六种:第一种为初中起点三年制,即初中毕业后直接接受三年的专科教育;第二种为初中起点五年制,指初中毕业后先接受三年的中专教育,紧接着再接受两年的大专教育;第三种为初中起点5+2 模式,指在接受初中起点五年制的基础上再接受两年的本科教育;第四种为高中起点三年制,即高考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并接受三年大专教育的制度;第五种为高中起点3+2 模式,这一学制是高中毕业后接受三年的大专教育,再接受两年的本科教育;第六种是高中起点四年制,即高考达到本科录取线并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是目前国内培养本科层次幼儿园教师的主流学制[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体系要前移培养起点,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2]。因此,研究选取西安市三所院校的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接受的教育是高中起点3+2模式,相较于其他五种培养模式,它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它的生源素质要优于高中起点3年制和初中起点的学制;二是学制较长,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三是能够加快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培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推进教师队伍现代化。

学习品质是指与学习有关的行为,它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倾向、特质、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等。卡根等人认为学习品质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风格、态度、习惯和能力等[3];陈雅川等人认为,学习品质具有领域一般性、行为外显性以及后天可塑性这三个特点[4];索长清认为习品质不同于学习倾向、学习行为、学习风格等相近概念,它并不指向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情感[5]。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未来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以及自我学习的品质。基于此,本研究假设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其职业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幼儿园教师基于自身已有的经验,对自己适合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程度的判断[6],职业认同感能够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人格发展[7]。因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就应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只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内在认同,认识到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为社会带来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其专业发展。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职业认同则是指他们在接受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这两段时间,对幼儿园教师应掌握的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以及职业情感和态度的认同。在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中,丁洁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8];张文军等人认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的认同会直接影响其职业认同感[9];胡芳芳等人认为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二者均能正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10];皮悦明,刘夏鸽等人的研究认为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支持是影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重要因素[6]。

综上,国内关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研究仍存在两个空缺:第一,对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以职后培养研究为主,对职前培养尤其是针对专升本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较少;第二,在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对外部因素的研究较多,从教师自身学习品质出发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取量化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西安市三所招收专升本学生的院校为被试选取范围,共回收有效问卷249 份。其中,在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性别方面,男性1 名,女性248 名,因男女学生人数差异较大,故不做分析;从学生的家庭现居住地址来看,19.3%的学生来自市区;23.7%的学生来自县镇;57%的学生来自乡村,由此可见,目前,西安市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家庭大多在农村和县镇;在母亲受教育水平方面,母亲学历在小学及以下的占32.1%;初中41.4%;高中19.7%;大专4.8%;本科2.0%,由此可知,陕西省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母亲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母亲学历在初中及以下;从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小学及以下20.5%;初中47%;高中24.7%;大专4.8%;本科2.4%;研究生及以上0.4%,由此可知,父亲受教育水平比母亲受教育水平偏高,但是,基本还是集中在高中、初中以及小学以下这一阶段;在家庭月收入方面,10000元以下37.8%;10001-20000 元31.7%;20001-30000 元12.4%;30001元以上18%。

表1 被试分布情况(N=249)

(二)研究工具

1.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量表

Scott-Little等人认为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专注、具有发明创造和想象力、对新任务和挑战好奇、反思与解释等[11]。我国《指南》对儿童学习品质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认为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儿童好奇心和兴趣、主动性、专注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探索和探究能力以及想象与创造等[12]。据此,本研究自编《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量表》,用于测评当前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状况。本量表包括学习兴趣(6 道)、学业效能(5 道)、自主性(7 道)、坚持性(5道)、反思与解释(5道)以及创造与发明(6道)等六项可以反映大学生学习品质的因子。量表中每个条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五个等级,分别记1-5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学习品质越高。基于获取的数据,首先,对学习品质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出六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9.62%,且学习品质的KMO 值为0.950(>0.7),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X2值为6289.717,(自由度为561)达到0.05 显著水平,表示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发现,总量表的克伦巴赫ɑ 系数为0.965,表示内部一致性信度甚佳。

2.教育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量表

布里克森(Brickson)将职业认同分为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13],孙利和佐斌从职业认知、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价值三个方面来定义教师的职业认同感[14],宋广文等人则认为可以将教师职业认同分为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15]。因为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属于幼儿园准教师,所以,本研究根据皮悦明编制的《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自编《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本量表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态度以及专业行为等三项,共包含21 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五个等级,分别记1-5 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职业认同感越高。基于获取的数据,首先,对职业认同感量表21 个条目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出五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0.89%,且学习品质的KMO0.931值为(>0.7),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X2值为4841.750,(自由度为561)达到0.05 显著水平,表示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发现,总量表的克伦巴赫ɑ 系数为0.951,表示内部一致性信度甚佳。

(三)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量化后,输入进行计算,用SPSS22.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描述和相关分析

对学生家庭现居住地址、母亲受教育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作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2 可知: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均值不高,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处于中等水平,且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均对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无显著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整体状况

对249 名学生学习品质进行描述统计,见表3。

表3 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整体分布表(N=249)

由表3 可以看出: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总均分为3.602。学习品质因子均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兴趣(Mean=3.938)、反思与解释(Mean=3.734)、坚持性(Mean=3.676)、自主性(Mean=3.477)、创造与发明(Mean=3.438)、学业效能(Mean=3.350)。

(三)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整体状况

对249 名学生职业认同感进行描述统计,见表4。

表4 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整体分布表(N=249)

由表4 可以看出:专升本学习职业认同感总均分为3.798。职业认同感因子均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认识(Mean=3.833)、专业行为(Mean=3.855)、专业态度和情感(Mean=3.706)。

(四)学习品质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考察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与其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显示:学习品质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见表5)。

首先,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各方面均与职业认同感各方面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学习兴趣、学业效能、自主性、坚持性以及创造与发明与专业态度和情感呈弱相关(相关系数小于4),创造与发明与专业行为呈弱相关(相关系数小于4),其他各项均为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4-7之间)。

其次,学习品质总分与职业认同感各方面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学习品质与职业认同感的各项均为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4-7之间)。

再次,学习品质各方面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学习品质各方面均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4-7之间)。

最后,学习品质总分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呈高度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大于7)。

表5 学习品质与职业认同感的积差相关

四、讨论

本研究分别探讨了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与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学习品质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更好地促进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学习品质的发展。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良好,总均分为3.602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家庭月收入与学习品质无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选取对象的家庭月收入均处于中等水平,无较明显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学习品质也无显著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基本在高中以下,以初中和小学以下为主,高学历家长较少。

在学习品质各维度中,学习兴趣得分最高,为3.938分,表示在当前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专升本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知识;创造与发明以及学业效能感较低,学业效能感低可能是因为专升本学生他们经历了高考的失败,成绩较低,导致其对自我的认知较低,因此,针对专升本学生教师应注重其教学方法,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创造与发明一直是我国较为强调的一种能力,但是,也是我国学生最欠缺的能力,因此,从学龄前阶段的教育开始,教师就应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其自主探究,以期提高其创造与发明的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均分为3.789 分,与以往研究中的职业认同感得分相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专业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较好,这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对象的专升本学生均为3+2 模式(即高中毕业后接受三年的专科教育,升为本科后再接受两年的本科教育),他们的就业方向基本为幼儿园教师,因此,在校期间会不断学习关于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技能,长期的学习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使得他们不断提高对本专业的认同。

在职业认同感的各维度中,专业认识、专业态度和情感以及专业行为三者的总均分差别不大。其中专业行为总均分最高;其次是专业认识,专业态度和情感得分最低。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首先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学生选择这一专业本身就非自愿,但是,在校期间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其专业认识和专业行为有所提高,但是情感和态度还是相对较低;其次,可能与当前的培养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有关,现有的培养模式还是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实习或见习的机会就相对较少。在一项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与见习的调查中,有9.2%的学生表示从未参与过见习或实习;19.9%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提供见习或实习;有40.8%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见习或实习的机会一般;只有3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习或见习的机会很多[16]。最后,也可能与当前幼儿园教师培养单位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有关,在强调幼儿教师培养规模的同时并未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视,忽视了对幼儿园准教师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学习品质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学习品质越好职业认同感越高。一般而言,学生的职业认同程度往往以个体内在的意愿为前提,因此,在面对同一工作时,会产生不同的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的学习品质能力差异造成的,学习品质高的人,往往会伴随高质量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他们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性更加强调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因为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人特征各异,家长的需求和要求也愈来愈高,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也越加规范,这些都要求新入职的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学习品质高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较于学习品质低的教师更容易产生高品质的职业认同感。

学习品质的各维度均与职业认同感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学习兴趣、学业效能、自主性、坚持性、反思与解释以及创造与发明这六个因素的提高均能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高。其中,学习兴趣对职业认同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专业行为的预测作用最强;其次是专业认识;最后是专业情感与态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情感的培养。同时,反思与解释对职业认同感也具有正向预测的作用,反思与解释不仅对在校生而言是重要的,对在职幼儿园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就应注重对其反思与解释等能力的培养。

五、教育建议

(一)营造尊重幼儿园教师的氛围

在当今信息化这一社会背景下,个体自身身份的认同总是倾向于参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也受到了现存的社会文化以及舆论的影响。张丽敏,叶平枝等人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的公众形象比较负面,呈现出职业道德低、工作内容技术含量低、个人品质差的“二低一差”特点;社会形象呈现出职业待遇低、学历低、社会地位低的“三低”特点[17]。所以,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必须提高家长和社会民众对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引导大众客观、科学地评价幼儿园教师,营造尊重幼儿园教师的氛围。首先,家长和社会民众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客观评价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树立恰当的心理预期,既不过低评价幼儿园教师,将其看做幼儿的“保姆”,也不过高评价幼儿园教师,将其看做“无所不能”的老师[18];其次,要营造尊重幼儿园教师的网络氛围,随着一些幼儿园恶性事件的发生,互联网上对幼儿园教师的总体评价偏低,一些公众媒体在报道时为创造流量恶意抹黑幼儿园教师或夸大幼儿园的一些事件,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信息传播源的筛选,引导公众媒体报道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强化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的认识。

(二)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

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感最为关键的因素[19]。因此,政府部门应完善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同时,应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注重教师自主学习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只有通过相关的法律政策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合法权益,才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业性以及职业认同感。与此同时,政府还应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财政投入,保障学生在校学习的高质量,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建立职前培养的实习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管理扶持等措施降低实习期间幼儿园和实习生的运行成本,以此来增加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机会,通过长期的实习,培养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深化培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

在职前培养阶段,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培养主要依托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培养院校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一定要紧紧围绕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所必须的职业认同感、学习品质、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来设置。首先,培养院校应明确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从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情感这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从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教育能力这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培养院校应增加学生实习见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实习见习来增强学生对幼儿园现状、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的了解,以此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最后,培养院校还应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坏境,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校园中受到熏陶,增强其对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园教师的自豪感。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在校期间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学生应认识到学习品质对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和教学技能,学会自我调适。同时,还应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应不断提高自己对幼儿园教师的的职业认同,从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知识这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认真遵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只有从准教师的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的提高入手,才能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规模与质量。

猜你喜欢
专升本认同感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