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日大木作的源流

2020-12-01 04:45文/陈
建筑 2020年21期
关键词:式样建筑史样式

文/陈 潇

1 浙江省宁波市保国寺大殿

2 日本奈良东大寺大佛殿

3 日本镰仓円覚寺舍利殿

在铺作结构方面,宋代时期的建筑相对于唐代的样式,更为复杂与精致;真昂和假昂都自由地运用在建筑中,并由双下昂发展出了三下昂等做法,而补间铺作也相应扩大。柱头上也不再像唐代一般直接施用栌斗,而是先加普柏枋,然后再施加栌斗,一方面增强了横向的联络,一方面为铺作和立柱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连接点。同时期的日本则一直沿用了唐代传入的铺作样式。日本停止遣唐使的派遣后,经历了数百年的封锁,直至再度打开国门,两国的交流主要靠日本赴宋游历的僧侣和两国行商。不同于唐代建筑的宋代建筑样式传入日本。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样式,日本把后来两宋以来传入样式称为“唐样”“大佛样”等。日本建筑史上的中世是从平安时代治承四年(1180年)以平重衡火烧奈良的东大寺、兴福寺后两座寺院进行重建为标志。东大寺的重建采用了崭新的宋朝建筑式样,日本再次出现积极接受中国建筑影响的热潮。日本建筑史上把东大寺重建所采用的式样称为“大佛样”;之后传入日本的禅宗建筑式样被称为“唐样”;日本中世之前早先吸收的唐式的建筑式样反而被称为“和样”。

大佛样(大仏様),又称天竺样,来源于宋代中国东南沿海的插栱样式,中国称之为“明州造”,明州即是明代之前的宁波地区。这种插栱的特点是普遍使用逐级偷心造,根据考古发现这种斗栱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明器上。到了宋代,虽不是建筑营造的主流,但是依然大量存在于大陆的东南沿海,例如浙江省宁波市的保国寺大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图1)、福建省福州市的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虽然这两处建筑的做法已经和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做法比较接近,但是依旧在局部保留了插栱的做法。在中国闽浙地区现存的牌楼门、民居和祠堂的建筑遗存中依然大量地保存了这种“插栱做法”。日本“大佛样”的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日本重源法师,相传他三次入宋学习佛法和禅宗建筑样式;另一个是总大工陈和卿,宋朝明州人氏,后来东渡日本。镰仓时期公卿、曾就任太政大臣与关白的九条兼实在其日记《玉叶》中记载,日本寿永元年(1182年),重源法师已经筹集了需要完成的东大寺大佛修建所需的资金以及材料,听说宋朝铸师陈和卿在日本,于是邀请陈和卿参与东大寺的重建。奈良东大寺的重建采用了当时日本未曾见的宋国建筑式样。日本建筑史上把东大寺重建所采用的式样称为“大佛样”。但在此要指出,现存东大寺大佛殿是“第三次大佛殿”,重建于江户时代,已非宋代的原构。唯一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便是其斗栱沿用了鲜有的大佛样。

猜你喜欢
式样建筑史样式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弱磁性奥氏体不锈钢磁导率测量探索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探析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