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中铁四局抗美援朝纪实

2020-12-01 04:45文/宋
建筑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队铁道

文/宋 恒

1950年6月25日清晨,朝鲜内战全面爆发,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拉开序幕。

随即,霸权、欺凌的战火向刚从战争废墟中诞生的新中国蔓延。

1950年10月19日夜幕时分,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入朝,战斗的号角自此吹响。

一个企业的命运一开始就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跨过鸭绿江

1.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总队长、1950年全国劳模刘汉东

2.战士们冒着炮火硝烟抢运物资

3.志愿军官兵们在天寒地冻的工地上煮雪解渴

1950年11月16日,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召唤,保障铁路战时军用运输,中央军委、铁道部以东北铁路特派员办事处工程总队为主体,从铁道部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郑州铁路局、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天津铁路管理局石太改线工程处等单位抽调12129名铁路职工、军人,迅速从四面八方紧急集结,在沈阳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工程总队(入朝番号:中国人民志愿军06部905大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就是中铁四局的源头之一,肩负抢修、维护、清障、救援、保通支前重任。

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一群血性的中铁四局先辈们,坚定地站在战争的炮火中,以无畏的胸膛支撑起一个企业诞生的风范,在猎猎旗帜上书写了一个企业庄严神圣的序篇。也是这一天,时任工程总队长的刘汉东站在了中铁四局的前列。

1951年1月至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分三路从辽宁的丹东、上河口、集安,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入朝后,刘汉东带领总队直接进驻满浦、京义、平北等重点铁路线707.57公里管区,担负起京义铁路(平壤——新义洲)、满浦铁路(平壤——满浦)、平北铁路(定洲——清水)3条铁路运输干线,2座特大桥,几十座高、大桥梁的抢修任务。

“铁路什么时候被炸坏,什么时候修复!”刘汉东说。

4.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下辖三个大队以及钢梁队、电务队、汽车队。图为二大队指挥员在研究铁路抢修方案

5.战士们在搬移美机投下的定时炸弹

6.钢铁运输线上的志愿军英雄们和朝鲜人民一起战斗,保证了对前线粮食、弹药、物资的及时供应,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

保护大动脉

横跨鸭绿江的中朝铁路运输线是前线的大动脉,更是抗美援朝的生命线。

1953年1月,美军为了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出动1500架次飞机对西海岸的铁路进行7昼夜的疯狂轰炸,白天炸桥梁,晚上炸车站。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二大队的朱连昌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1月10日20时32分,3架B-29型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不仅把站内的5股道全部炸毁,而且投下了86枚新型、杀伤力极强的定时炸弹。仅过10分钟,大队组织的抢修和排卸定时炸弹的战斗同时打响。

“必须在今天24时前排除影响行车的16枚定时炸弹。”就是在这种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总队进行着争分夺秒的抢修,提前2小时修通了第三道线路。“天寒地冻,定时炸弹都钻入土里,要挖2立方米冻土、用绞磨拖拉才能排除一枚,且挖冻土非常不易。”

一枚、两枚、三枚,当拆卸到第四枚时,突然一声巨响,两位战士英勇牺牲。满腔仇恨激发了战士们的干劲,一天一夜仅吃了一顿高粱米饭的同志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不仅排除了定时炸弹,还把站内的5股线路修通,27列军车当晚全部通过。

这个英雄群体用生命捍卫着战争“生命线”的畅通。15万多架次、19万多枚炸弹“滚动式”“地毯式”的不间隙轰炸,铁路、桥梁成为战争的焦点,“反轰炸、保抢运”“轰炸——抢修——再轰炸——再抢修”……

枪林弹雨中,千万将士“军工一体”,威武不屈,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捍卫、铸就“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敌机趁雨季加紧轰炸,工兵战士们经常冒着敌机的威胁,在汹涌的激流中抢修桥梁、漕渡运输车辆

4.装满辎重的军列驶在无数次被毁坏,又无数次挺立的清川江大桥上

3.清川江大桥是朝鲜战争期间朝鲜铁路的第一大桥梁,是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图为清川江大桥抢修现场

5.战士们在风雪严寒中露营

拆弹专家郭金升

6.郭金升正在朝鲜战场上拆卸定时炸弹

美国侵略者在前线发动夏、秋季攻势的同时,又凭借其“空中优势”,于1951年7月对朝中人民军队的后方发动“绞杀战”,企图以滥施轰炸、重点封锁来窒息朝中部队的运输供应。美军在志愿军行经的道路、铁路附近投放了大量哑弹、定时炸弹,仅定时炸弹就投下数万枚,给志愿军抢修道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敌人对“185”大桥这个目标就先后投下炸弹7000多枚。但在志愿军铁道兵部队日夜抢修下,跨越大桥的铁路线始终保持畅通。

美国空军投下的大量定时炸弹、蝴蝶弹等,在无畏而机智的人民战士面前,被一个个拆卸开来;炸药用来开山辟路,弹壳用来制造工具。1953年1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官兵在秃鲁江二号桥工地一边奋力抢修被敌机炸毁的满浦线秃鲁江桥,一边冒雪拆卸美军飞机投下的定时炸弹,以解决施工中炸药不足的困难。

在破除敌军定时炸弹中,涌现出了一位战功卓著的特等英雄——郭金升。抗美援朝爆发后,郭金升跟着部队来到朝鲜战场,成为一名铁路巡道工,负责对铁路进行巡查维护。

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志愿军处理哑弹、定时炸弹都是采取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先把炸弹挖出来,用绳子捆起来拖到空旷地方使用蛮力引爆,这种办法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给志愿军战士带来生命危险。

1952年2月18日,郭金升和战友用老办法引爆两枚美军炸弹后,决定找出一种高效安全的排爆办法。当天晚上,郭金升就一个人来到弹药库摸索,最终发现只要找到定时炸弹的反拆卸钢珠,拔出炸弹引信,炸弹就会成为一颗死弹。

郭金升一连拆卸了十多颗炸弹,确定了这种拆弹办法的可行性。5月13日,美军飞机又来轰炸,郭金升带着4名战士立即赶到轰炸点,并用他摸索出来的办法迅速拆卸了20枚定时炸弹的引信,使美军的炸弹成为了摆设。

之后,郭金升又摸索出拆卸凝固汽油弹、航空炸弹等多种美军炸弹的办法,并将这些方法在志愿军中推广,培养出了200多位拆弹能手,郭金升也因此被称为“拆弹大王”,受到毛泽东主席三次接见。

战士郭金升冒着生命危险摸索出拆除定时炸弹技术,成为朝鲜战场上传奇般的“排弹大王”。1952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授予“特等功臣”称号。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郭金升曾任铁四局二处工会副主席等职,1970年逝世,同年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为了提高卸弹操作技术水平,刘汉东也努力钻研和参加指挥拆卸定时炸弹,从理论上帮助掌握各种定时炸弹的性能和构造。其间,全总队管段内拆卸了敌机投下的大量定时炸弹,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和损失,使总队管辖内的朝鲜后方3条铁路干线成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7.“ 排弹大王”“特等功臣”郭金升向战友讲授拆弹技术

杰出代表

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铁道工程总队书写着中铁四局如歌的烽火岁月。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涌现出众多英雄模范人物和动人事迹,曲镜就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和杰出的代表。

在抗美援朝抢修铁路过程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护伤病员,在朝期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2年,她获得“全国青年团优秀团员”称号。1953年,她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一”归国观礼代表团的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战争年代,战场上没有条件可讲。器械缺乏,曲镜和同事们一起自己动手制作代用;没有镊子,到山上折来树枝去皮用开水煮后做成筷子,将两根筷子绑在一起代用;没有“探针”,就到朝鲜老乡家里找来竹竿儿,劈成竹篾,再磨成细小的圆针卷上棉球,经消毒后代用;没有消毒锅,就用敌人丢弃的钢盔烧水消毒……

“虽然整天忙得头昏眼花,但想到自己多做一些工作就可以减少伤病员的一分痛苦时,就什么都忘记了,感到的只是愉快和光荣。”曲镜说。

与曲镜一样,奋斗终身只为人民事业的还有张洪仁。1947年底,张洪仁参加人民铁路建设,1951年1月,入朝参加战时铁路抢修工作。在抢修铁路战斗中,张洪仁多次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带头抢修铁路,并从被美机击中的一列弹药车内抢救出大量作战物资,数十次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排除线路上的定时炸弹。因抢修勇敢,成绩突出,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等各级组织先后记大小功10次。

1.“战地百灵”曲镜与英雄黄继光的母亲(中)合影

2.1952年10月5日,总队官兵帮助朝鲜群众秋收

3.志愿军战士给“阿妈妮“打柴

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的张洪仁依旧参加人民铁路建设。针对当时施工条件困难、工期紧、任务重、机具材料短缺等具体情况,他大搞技术革新,先后改进和制造出振动棒、架子车等小型机具20余种,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宝成铁路的隧道开挖施工中,为了寻找一个小小的钻头,他顾不上吃午饭,翻遍一车车石碴,直至把钻头找到。在鹰厦铁路施工时,工地遭受台风袭击,张洪仁用自己的雨衣给班里同志盖行李,并不顾病痛爬上房顶堵漏。

1969年11月18日,任铁四局五处四队三分队工班长的张洪仁在焦枝铁路建设中牺牲,被中共交通部第四铁路工程局军管会委员会报请交通部军管会批准,追认为“忠于毛主席的好工人”。

曲镜、张洪仁只是铁路工程总队队员的缩影。我们无法一一述说每个队员的事迹。

245名将士长眠朝鲜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英雄辈出的战争,在英雄的群体里,他们战功卓著。

他们担负起京义铁路、满浦铁路、平北铁路3条运输干线、2座特大桥、几十座高、大桥梁的抢修任务,所承担的管段里程占朝鲜8条铁路总长度的32%,如果不计战时无法利用的元津线,实际承担了朝鲜51%铁路里程的抢修任务。

他们在总延长829公里的铁路线上,使用630余万工时,新建、换修、复旧桥梁595座,抢修、复旧、新建便线迂回线总延长289公里,累计完成土石方146.8万立方米,修筑山洞隧道33座次,修建通讯线路150余万公里。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的兵力占朝鲜铁路抢修总兵力7万人的12%,抢修任务即占总任务量的42%。

他们在战时物资匮乏、技术简陋的条件下,群策群力,收旧利废,创造性地发明了绞磨直轨法、顶镐直轨法、循环直轨法、矫正工字梁法等技术,使大量废轨、废梁得以利用,解决了抢修材料奇缺的问题。

他们掀起“不空手”“材料带回家”“就地取材”等群众性搜集工程材料运动,3年搜集钢轨11305根、枕木49850根、草袋7.8万条,总计时值人民币380亿元(现为380万元),可供500人吃小米10多年。

他们改进抢修、新建、废料利用、施工四大类的“车轮取土法”“卧牛石浅眼爆破法”“双头排架法”等107个技法和施工方法,并全线推广,安全、节时、有效地保证了战时铁路通畅。

4.1953年11月,回国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总队官兵在清扫时中郡肘中车站前的烈士陵园

他们在战争中开展了争做“工地即战场,镐锹即刀枪,军工结一体,能打又能防”抢修维护、清障救援、一专多能的铁军劲旅的合格卫士的红旗竞赛立功运动,“一人立功全家光荣,集体立功祖国光荣”,入朝3年,个人、集体立功18294人次,荣获各级勋章3503人枚。

他们和朝鲜人民共同努力,在停战后3个月就修复了朝鲜北部的原有铁路线,并新建和修复了大小桥梁1300多座。

一支队伍,融入一场战争。一家企业,诞生在一个民族危难的时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共有245名将士英勇牺牲,他们长眠在曾战斗过的京义铁路、满浦铁路旁青山环抱的岭美、宜川、时中3个烈士陵园。

70年沧桑巨变,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铁四局人始终肩负着建设祖国和造福人民的崇高使命,以炽热的忠诚奋战在希望的热土上。

5.中国人民捐献的坦克运上前线

6.在反“绞杀战”中,战士们发明了简易双臂架桥机,大大提高了工效

7.1953年11月6日至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分乘16列专列经辑安口岸回国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队铁道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铁道小卫士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2020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2019年《武警医学》刊稿(含照片)情况统计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