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德树人的内涵

2020-12-01 23:50虞花荣
伦理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私德根本任务

虞花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大局,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就立德树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时代“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激发了教育界理论界研究“立德树人”的热潮。厘清“立德树人”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本质内涵等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立德树人概念的发展脉络

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古今中外无不以此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古希腊先哲们强调人的德性培养,提出了“四主德”之说,认为勇敢、节制、正义、智慧是当时城邦公民最重要的美德。重德的传统在我国更是历史悠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1.立德树人概念历史溯源

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在古代“立德”和“树人”是独立存在的,各表其意,并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术语。追根溯源,重德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西周初期,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以此来阐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以德配天”虽然仍然注重天命,但引入了“德”的概念,开始关注人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更是强调了德行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西周形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其核心就是“德”,“礼”只是“德”之外在表现形式。西周“尊德重礼”的做法规范了当时社会的道德秩序和伦理关系,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字面看,“立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P1088)。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9 年,晋范宣子与鲁叔孙豹讨论何为“死而不朽”时,叔孙豹用“三立”回答了范宣子的问题。在“三不朽”体系中,其中立德被排在首位,立功立言其次,立德统领立功立言,把道德上的成就看成人生的最高成就。“三不朽”提出了关于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标准,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树人”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著作《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2](P22)在这里,管子把“树谷”“树木”和“树人”进行比较,从“一获”“十获”“百获”的对比中强调了“树人”的重要性。这段话集中体现了管仲对人才培养的深刻认知,阐述了“树人”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2.立德树人概念的现代发展

“立德”与“树人”合体并使用于教育领域,始于当代。自2000 年以后,“立德树人”作为一个名词陆续出现在各种报道中,但并未成为一个学术命题。推动“立德树人”成为学术命题并逐渐形成一个研究领域的是2007 年8 月31 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特别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明确其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4](P35)。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立德树人作用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于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多次进行了阐发,把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结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肯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立德树人标准的提出,把立德树人和学校各项工作联系起来,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7]。他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求是》杂志2020 年第17 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中再次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多次阐述,立足于建设教育强国,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应,明确了立德树人在我们党教育总政策、总方针中的地位。

第二,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8]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6]。这些讲话明晰了高校和立德树人、一流人才和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他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9],论述了立德树人和基础教育的关系以及基础教育的责任。他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认为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阐明了立德树人和法治教育的关系[10]。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给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第三,指明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进行了阐述,如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8]。他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7]。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6]。他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1]。

第四,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求是》杂志2020 年第17 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2]。尽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但这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并不矛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之关键,思政课要与其他课程和环节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

二、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概念,厘清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对于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立德”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立什么样的德,就树什么样的人;“树人”指向的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两者相互补充,辩证统一,是对教育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回答。“树人”即“培养”“造就”“锻炼”人。树什么样的人,则并非抽象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具有现实规定性。这种现实规定性体现为某种特定的政治身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生活在某种政治共同体中,因而也就带有某种政治共同体的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就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立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无德不立。“立”即培育、践行之意,对“德”的理解则比较复杂。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恩格斯在批判杜林鼓吹的永恒的道德论时说:“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13](P163)道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新时代“立德”所要“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相联,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又反映新时代要求的“德”。“德”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大德、公德、私德。“私德”指的是个体自身修养层面,“大德、公德”指向的是国家、社会层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 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

1.明大德

大德是道德层次中的最高级,是国家伦理、政治伦理层面的要求。“明大德”是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指的是心怀国家、心系民生的崇高境界。“国家是大写的个体精神。”[14](P166)国家满足我们个体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审美,使我们免于遭受安全的威胁、保障了我们的各种社会权利,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实现权利的途径。离开了国家,我们的幸福生活就失去依托。同时,国家的发展壮大也依赖我们个体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行为的推动。国民能否能明大德、立大德是关系国家命运和个人发展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对大学生语重心长地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15](P173)这一讲话明确了明大德与个人成才立业的关系。“明大德”是中国自古的传统,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体现了对于国民担当大任之要求。新时代理解“明大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表达了国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国民对自己生活的故土、文化和同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个体以公民身份对国家伦理本质的自觉意识和道德追求。厚植爱国情怀首先意味着对国家忠诚,任何时候绝不背叛祖国。斯蒂芬·纳赛松(Stephen Nathanson)指出:“对于爱国者,必然会出于对国家的认同而对国家倾注特殊的情感,国家对他们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即便他们与其他国家发生了联系,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情感和责任也超越了其他国家”[16](P402)。其次,厚植爱国情怀意味着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作为国家的成员,享受国家提供的福祉同时,也应承担对于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6]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种深沉、稳定、持久的自我意识。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体现,在个人发展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是立德树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志向的底盘,人生的脊梁”来形容它对于育人的作用。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没有它,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首先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面临着挑战。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方向引领,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确保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其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人们的行动向导,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字表述上点明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全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目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呈现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我们迫切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三,培养政治素养。政治素养从组成要素来看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等多个层次。培养政治素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等都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是国家主权诉求和公民集体意志的体现。尊重和认同国家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和独特文化是对国民政治素养的必要要求。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培养国民的政治素养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人民做出的正确抉择,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一根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中国人必定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心。

2.守公德

公德是存在于群体中的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处于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基石。“守公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社会伦理领域的要求。社会公德即“共同的价值和规范的形成,意味着伦理超越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私人道德”[17](P182),因而社会公德检验的是人的道德理性,相较于道德情感来说,需要更强的道德自律,从而社会公德就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P501)人的公共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如果仅仅过着个人生活(像奴隶一样,不让他进入公共领域,或者像野蛮人那样不愿建立这样一个领域),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19](P29)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和价值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今天中国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即从传统、封闭的同质性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开放的异质性城镇化社会。在这种变化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陌生人关系”日益取代“熟人关系”而成为人们生活社交中的基本关系。“陌生人关系”从字面看意味着生疏,不了解,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双方在交往中(直接或间接),由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而演变为抽象的、符号化的、概念化或单一功能性的对象性存在。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对此作了形象的描述:“我们打开包装和罐子吃下陌生人在遥远的地方制造和加工的食品;我们不知道这些加工者的名字或者他们的任何情况。我们搬进陌生人的——我们希望是精巧地建造的房子;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是被‘锁’在危险的飞快运转的机器里面,如小汽车、公交车、火车、电梯、飞机等里面度过……因此我们的生活也掌握在那些制造和运转机器的陌生人手中。”[20](P86)由此可知,“陌生人关系”不是彼此没有关系,而是一种不同于“熟人关系”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当这种“陌生人关系”取代“熟人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种基本社会关系时,必然需要一种新的,与熟人社会不同的道德来调节,即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寻求的是人在社会场域中的共同利益,表达的是基于公共立场或他人利益而不是囿于私人利益的道德理性,并且以此规范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实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和谐共生。社会公德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社会规范的形成,它也表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台湾学者陈弱水借鉴当代英国思想家以赛亚·柏林把自由区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做法,把社会公德从性质上分为消极性的社会公德和积极性的社会公德。所谓消极性的社会公德是指“不作为”的社会公德,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物等,它要求人们不要做什么,以保持社会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所谓积极性的社会公德是指“有所为”的社会公德,例如参政议政、做义工、捐款捐物等,它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以促进社会公共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对一个社会而言,两者都很重要,不可或缺。陈弱水对社会公德的分类方法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非常有启发性。如果说“有所守”的消极公德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线,那么“有所为”的积极公德是现代社会对人们的道德期待和追求,于现代社会而言两者缺一不可。从中国当代社会公德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道德先进分子表现出一系列的积极性的公德行为,但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对消极性公德规范的遵守仍然是重要的任务。

3.严私德

私德是相对公德而言的概念,是指适用于私人生活领域而用于处理私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处理婚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一般以家庭美德为核心,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私德与公德的区分最先来自英国伦理学家边沁,他提出了“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划分。“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区分则是密尔在《论自由》中提出的。在我国,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始于梁启超,在《新民说》和《私德说》等著作中,阐明了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公德和私德都非常重要,公德利群,私德修身,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人之本体的两个方面。在二者关系中,私德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私德修养,就难有良好的公德表现。重私德的传统在我国历史悠久,先秦时期的儒家就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私德),把修身、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道德具有时代性,不同时期的私德内涵不尽相同,但自律、利他、向善一直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人无德不立”,“不学礼,无以立”,这些都说明道德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严私德”关键是“严”,即是在学习和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现实社会场景中,做到严于律己,学思并重,明德笃行。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一些误解。消除误解,理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主体间的关系和责任,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

1.把立德树人等同于对学生进行德育

立德树人不仅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还包含教育者、管理者、家长的“立德”,即榜样示范。对于“立德”的理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孔颖达注道:“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可见,立德重在教育主体自身的率先垂范,以此影响他人。试想如果教育者师德不彰,家长品行不端,管理者没有诚信,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受到的教育,从而培养出有品行的学生呢?当然,在这三者中,教师立德尤为重要,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学生影响力和感染力极强。对于教师如何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有详细而具体的阐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8]

2.把立德树人等同于思政工作的专属

思政工作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但绝不是思政工作的专属,“立德树人”应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综合发力、相互配合、协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价值引领和道德培育主渠道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其他课程可以置之不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通行,形成协同效应”。[8]这也就是说,专业技术课程在传授知识、注重智育的同时也要主动融入立德树人工作,发挥价值引领、精神助力作用。强调专业技术课程“立德树人”,是缓解“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两张皮”问题、回归教育育人初心的有力举措。第二,把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结合起来。除了课程育人外,教育部门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红色文化基地、企业等各类育人资源,通过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多种渠道育人。第三,把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结合起来。在注重教学育人的同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育人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学校中每位教职工的言传身教和倾心服务,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之中健康成长。

3.把立德树人看成是某个学段的任务

立德树人不是某个学段的特殊任务,而是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任务。从教育哲学角度看,教育所塑造的人是一个过程性的存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不断呈现的。这种思想与儒家“成人”观念中认为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成熟的生命过程是契合的。人的成长的过程性特点意味着成人之路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在不断调适中成长成熟。人存在的过程性决定了教育活动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关注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拥有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成‘人’之德和时代之德”[21](P82),成为一个整全性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深谙这一道理,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7]“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私德根本任务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培育的启示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
“仁爱”与职业教育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