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各种滋味

2020-11-30 09:18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酒桌酒桌上小宇

武汉姑娘的“一人食”生活

于露

“认真吃饭,能做的食材已经做了一圈,会炒的菜也都炒了一遍。现在开始有点像每天重复生活,争取做点新搭配吧。厨艺肯定是增长不了的,那就想想换花样吧。”2020年2月25日,小宇(化名)晒出了一张“一人食”照片。照片里的饭桌上有三个菜:蒜苗炒鸡蛋、芹菜炒肉丁、梨汤。这条微博下面的定位地址,是武汉。

从1月27日起,小宇开始在微博上不定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最多的,是她每天的食物。记录里,姑娘为在冬日喝到温暖的羊肉汤感到小确幸;为用饺子馅熬米粥又缺点葱,小小较劲儿;也不小心把醋当生抽放进了面里…… 精致的食物照片,配上自己的感受,构成了一个普通武汉女孩的生活日常。

小宇曾发过一组“一人食”图,并配文道:“从除夕开始,一直都在努力认真吃饭,尽全力把生活日常化。这些天几次的精神崩溃,几次的心惊胆战,几次的绝望无力……一切都太难了,我听不到远方的哭声,近处的哭声都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是一场大灾,一定也会是一场重生。加油!”小宇觉得,只要还能思考明天吃什么,一切就有希望。

小宇是武汉本地姑娘,今年 31 岁。因为她和先生都是独生子女,春节只好分别在两地过,先生去北京陪爸妈,她则留在武汉。疫情暴发后,住在附近小区的父母不能过来,先生也不能回来,她开启了一个人的生活模式。

小宇开了一家小店,从1月17日起,她就不再出门,而是在家里办公。1月23日,武汉封城。消息来得很突然,当时,小宇家里储备的食物并不多。“因为过年,父母又住在附近,我就囤了一点点食物。封城前,我订了点吃的,可以管两三天。过了好几天,我才去楼下一些私人菜摊买菜。”

在小区业主群里,小宇了解到,很多人去超市大采购,开始囤东西。“过年时,很多家庭在封城头十来天还是有储备的。后面就没吃的了,所以就必须要去超市买东西。”很快,有快递小哥开始义务给社区送菜。“从他做这件事开始,我就有食物了。”小宇在微博上记录道,“青菜暂不缺,这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让小宇庆幸的是,因为父母住得很近,资源可以共享。团购菜,买药,都可以在线上照顾到老人。“有些老人还是挺可怜的,只能出去,家里没吃的了。”

封城后,因为恐慌,小宇一度失眠,每天在家里哭。她说自己一直是很开朗的人,而在这个时候情绪就变得特别不一样,各种事情让她感到非常无助。

做饭,是小宇缓解恐慌的方式。2月8日是小宇的生日,她给自己做了个蛋糕,庆祝生日。她告诉自己,一切肯定都会过去的,她说:“很感激为这次疫情付出努力的所有人,天塌地垮时,人只能拥抱人,珍惜生命吧!”

一场疫情,让小宇内心强大了许多,她看到很多勇敢的人站了出来,也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力量。同时,她非常庆幸,父母身体健康。她在隔离的时候很怀念,以前三五好友随随便便出去吃个饭的日子。“都是平时很琐碎的事情,现在就觉得太难得了。”

武汉有很多好吃的小店,她有时会和朋友聊起以前常去的那家小店,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你对待食物的态度藏着你的人生态度

思君不止

深绿色短袖上衣,黑色长裤,鞋袜干净,整齐有序。这位老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高很瘦,年近古稀,但看着也还硬朗。这本不足以让我产生兴趣,直到他开始吃东西。

在公交车上吃东西,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冒犯,食物散发出的香味对一大早就空着肚子赶车上班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对老人有些意见,便转过头,目光掠过路边火红鲜艳的花朵。待我将目光重新投向车厢,老人已吃完了他的第一份食物。我没看清,大概是个普通面包,没有五花八門的配料的那种。老人是一块一块掰着吃的,没有任何气味飘进我的鼻孔。他咀嚼的声音如此轻微,动作缓慢而认真,没有打扰到任何人。

我的眉头瞬间就放松了,欢欢喜喜地偷看。面包吃完以后,老人拿出了一个铅笔盒模样的窄细的药盒,从里面倒了几颗药出来。老人不比年轻人扛饿,身体又有病,在车上吃东西的行为瞬间得到了我的体谅。吃完药之后,老人拿出塑料袋包好的两个馒头,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吃起来,一口一口,不紧不慢,让人觉得他手中拿着的似乎不应该是馒头,而是有着绝佳滋味的佳肴。但那确确实实是两个馒头,早餐店卖的,一块钱两个。也许,对于老人来说,馒头也并不是毫无滋味的,反而饱含着世间最朴实浓烈的香味,那就是粮食的味道。

馒头只被吃掉了二分之一个,剩下的被精心整理好,又放进了老人硕大的黑色背包里。之后,老人从背包一侧拿出了玻璃杯,喝了几口开水,心满意足地抬头看了眼窗外。很快,他又从包里拿出塑料袋包好的一小杯酸奶,就是八杯成一盒、一杯大概就100毫升的那种,牌子看不清楚。近些年,这类以润肠道为宣传手段的酸奶品牌层出不穷,也让人们在挑选饮品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一盒酸奶没多少,老人用吸管吸了几口便停下来,摇晃了几下,再吸,再摇,就空了。他将酸奶上面的那层塑料封皮揭开,拿着吸管找寻漏网的酸奶,吸管的作用被延伸了,高兴地将剩下的酸奶送入老人的口中。然后,老人拿出玻璃杯,把热水倒入酸奶杯中,用吸管搅拌,喝掉,又倒入热水,这回没有搅拌,直接喝掉了。这是我见过的对一杯酸奶最尽职尽责的食用,没有让任何一滴酸奶有被浪费的可能。

我本以为这场颇具仪式感的早餐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想到老人又从包里拿出一盒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水果。他不紧不慢地掀开保鲜盒,又揭开盖子下覆盖着的一层保鲜膜,拿起叉子小口地吃起来。鲜红的瓜瓤,窗外明媚热烈的阳光,让我恍然若失。西瓜履行完它的使命后,老人像之前一样,将用过的塑料袋和产生的垃圾规整好,重新放回了包里。再之后,直到我下车,也未见老人拿出别的吃食。但我猜,他的背包鼓鼓囊囊,简直就是个魔法袋,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用袋子细心包装好的“美食”。

至始至终,我都无法从老人身上移开目光。他的沉默、优雅、珍惜,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活的认真。不错,是认真。普普通通的食物被他谨慎而认真地对待,每一种都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尽管是一顿早餐也看得出他提前所做的周全准备。

以后的时光中,我会经常想起,在一个盛夏早晨,阳光热烈奔放,我右前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穿深绿色短袖上衣的古稀老人,他拿出了面包、馒头、酸奶和西瓜,不紧不慢地,庄严无声地,无比珍惜地,咀嚼着……

有些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开始养生了

道成寺入钟

第一次接触到养生这个概念,还是长辈们给我狂发诸如《震惊!蜂蜜千万不能和这些食物同吃》《神奇!就是因为常年吃它,她80岁还宛如少女》等文章的时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这类文章嗤之以鼻,一来恨透了标题党,二来这些文章不仅文笔拙劣,而且毫无科学依据。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泡起了室友给的葛根粉,内心慢慢琢磨着我妈说的“降压降脂的保健功效”的时候,手里刚打开的一罐雪碧不由得抖了一抖。

天啦,难道我年纪轻轻从此就要迈入养生大军了吗?

很奇怪的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本该不羁又放纵,事实上却恨不得整天抱着泡了枸杞的保温杯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说到年轻人养生这回事,我倒觉得并不是为了“再活五百年”。如果非要用个词形容,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精致生活”。

我秋冬要泡玫瑰花茶,春夏换杭白菊,早餐要吃温热蛋卷和小米粥,睡前必须敷个补水睡眠面膜。很麻烦对不对?可是我就是喜欢。精致生活的本质,终归是为了让自己舒服。

其实也有很多人会觉得,粗糙生活也无所谓。我有朋友还开玩笑说,本来是想好好炖个排骨汤配粳米莲子粥的,可他还是下楼买了桶泡面,还是烤鸡翅味的呢!吃完了一想,好像最终看起来也没差别啊。

的确,所谓养生或者精致生活,看起来对于年轻人乃至所有人都不是必需品。但就事实而言,我觉得坚持健身,注意饮食和日常护肤,把生活细节收拾得妥妥当当,这种意义上的精致还是很舒服的,和矫情无关。

不过说到这儿,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一代年轻人的养生方式又是很可爱的。

我的室友是非常注重健康的人,柜子里永远有吃不完的红豆粉、藕粉、红枣干,平时也不怎么在外面吃饭,日常喜欢去超市买水果和蔬菜,每天跳健身操做瑜伽,吃东西都要提前计算好卡路里和营养成分,清水煮白菜也吃得不亦乐乎,各种减肥瘦身小技巧烂熟于心。可一旦宿舍有什么聚餐,她绝对是吃饭吃得最认真的那个,各种油腻腻的火锅和烤肉毫不拒绝,吃完了感慨一句,哇,有点罪恶。

其实生活中更多的不是把自己活得像“小公举”的人,而是一边熬夜蹦迪一边又擦着乳液精华、关键场合人模人样的小傻子。年轻人就是这样,大概也总想好好爱自己的,却也不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精致着的。谁不是一边勤恳敷面膜,一边坚持熬夜呢?

挺奇怪的,越到了风华正茂的年纪,与生活和解的架势就越来越足了,尽管那点倔强劲儿还在。大吃了一顿火锅感觉对胃不好,赶紧吃点冰淇淋降降火,乍听起来也没毛病啊。喝酒前要放两粒枸杞,蹦迪前要套上两个护膝,喝完可乐吃钙片,贴完秋膘服酵素。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我们年轻人的养生方式。

熬夜和饮食不规律让我的身体受了很多痛苦,直到最后我跪下来说,好吧,我服行不行,我好好照顾自己行不行。

身体被折磨,虚弱是必然的事,养生这件事看起来真的有必要。那种想要开始养生的念头,和想要与生活和解的想法一样真挚。

现在的我,不会再抗拒我妈发的养生文了,甚至还会点开来认真看看,对应一下自己的食谱啊,原来这些不能同吃啊。虽然我们下次可能还是会忘记。

算了,不多说了,我先去喝口啤酒人参茶压压惊吧。

被领导敬酒后,我成了他的仇人

春丽

从女生在酒桌上被骚扰,到新员工被领导扇耳光,“酒桌文化”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负面消息出现在热搜上了

公司里的聚餐本该是用来联络同事感情、缓解工作压力的,可实际上却形成了十分恶臭的“酒桌文化”。在某些所谓的领导心中,酒桌早已变成了一个勾心斗角的名利场。在这里他们可以肆意放大自己的权威,通过强迫下属服从来获得快感。

电视剧《穿越火线》里,鹿晗饰演的男主角肖枫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生長在酒桌上的企业文化,也成了他放弃上班转而追寻电竞梦的原因之一。

看似一团和气的酒桌上其实暗流汹涌,强势的人往往会借酒发难,弱势的人如果接受了自己会很难受,如果拒绝了可能会失去未来升职加薪的机会。即使被敬酒的人不会喝酒或者身体不适,也必须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然就是瞧不起敬酒的人。

这种不容拒绝的“中国式劝酒”可不只出现在职场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你因为身体原因没法喝酒时,他们会说:“不喝就是瞧不起我。”你被迫端起酒杯喝了口酒聊表敬意之后,他们又会说:“给我面子你就干了。”就连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也会被丧心病狂的人劝酒:“什么还小,喝点啤的没事!”

所谓的“酒桌文化”竟然成了一场“服从性和忠诚度的测试”,所谓的“新同事破冰”“员工培训”,竟然变得和“驯宠物”没有什么差别。这种畸形的“酒桌文化”已经成了病态的权力等级文化的延伸。

热播剧《三十而已》里有这么一段情节:江疏影扮演的王漫妮在加入一家公司之后,要用喝酒来证明自己融入了大家。即使王漫妮是一个不胜酒力的弱女子,也要硬撑着喝下每一杯酒。往往酒桌上的多数人都是乐于看到这种场面的,因为这里面潜藏着非常多的欲望有财富,有权力,有顺从,有拒绝,有感情,还有算计。

同样是在《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和相亲对象张志约会看电影时,张志开车带王漫妮去了一家很远的电影院。王漫妮对于这种舍近求远的行为非常不解,张志解释说这家影院是朋友开的,来这儿也是为了人情。

在张志心目中:人情就是硬通货。中国是很传统的人情社会,要想“办事”就必须先跟别人搞好关系,而酒就是最好的“人情润滑剂”, 小到亲友来往,大到生意应酬,统统都离不开一个“酒”字。可是“酒”真的是帮忙办事的万金油吗?庞博在《脱口秀大会》中有一个段子,直接点破了“酒桌文化”的真相:“酒桌上的交流氛围,虚假里透着真诚,真诚里透着虚假。”

扪心自问,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提拔酒桌上对你最听话的那个人吗?如果你是甲方,你会相信乙方在喝醉后信誓旦旦做出的承诺吗?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准才应该是保证一个人升职加薪的法宝,产品质量和公司业绩才是让乙方获得甲方青睐的真正原因。别再相信所谓“不喝酒办不成事”的鬼话了,靠喝酒才能办成的事,本身也不是什么正经事。

所谓的“酒桌文化”之所以会被我们深恶痛绝,就是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酒行不轨之事。我们怕的不是“酒桌文化”本身,而是那些在酒桌上居心不良的人。

猜你喜欢
酒桌酒桌上小宇
在酒桌圈子里,你会哈酒吗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夏天,我铺好了一床绿毯
喜欢给别人斟酒的人,心中有个小算盘
猜猜我是谁⑨
猜猜我是谁⑤
济公与飞来峰
猜猜我是谁
近视眼
84%的人直言反感当下酒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