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增祥
靖宇县是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县。近年来,县委坚持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不等不靠、先试先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靖宇实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路径。
一、有效凝聚合力,组建文明实践工作“大军团”
坚持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作为主攻点,压实各级责任,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全力夯实靖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础。
实行“三级书记联动”,加强党对文明实践的领导。坚持“三级书记”抓推进,由县委书记担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文明实践站、所主任,三级书记常态化调研指导文明实践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四大机制”目标管理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制定印发了《关于建设靖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全县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立完善工作网络,构筑文明实践前沿哨所。构建了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线,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县委党校、全民健身中心等5个思想教育场所为载体,以乡镇、行政村和社区等“N”个阵地为依托的“1+5+N”工作网络。辐射带动了那尔轰抗联纪念馆、陈家趟子东北抗联事迹广场等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驿站,通过各所、站、驿站连通百姓、服务群众。依托理论宣讲服务、教育德育服务、科技科普服务、文化卫生服务、健身体育服务、脱贫攻坚服务、红色传承服务7大平台,有效整合理论宣讲阵地151处,教育德育阵地17处,科技传播平台7处,文化平台5处,文化活动场所113处,卫生服务场所118处,就业扶贫车间2处,红色教育阵地5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阵地。
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凝聚文明实践工作合力。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队长、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任副队长的县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县直各部门、乡镇和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分队和小队,全力推动志愿服务下沉,一改基层农村志愿服务相对空白的局面,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在全省率先研发了志愿服务线上云平台,精心设计了志愿服务线上“六步”工作法,志愿服务从点单、递单、发单、领单,到平单、统单全部在线上完成,志愿服务活动成果展示更加便捷,服务成效反馈渠道更加畅通。将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69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面向困难群众提供全方位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志愿者服务队伍304支,志愿者总数达到1.17万人。
二、坚持目标导向,奏响文明实践工作“大合唱”
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目标要求,全力推动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红色文化、舆论宣传深度融合、纵深开展。
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彰显新作为。以实践中心“七大平台”为引领,在充分了解贫困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靖宇县“志智双扶”行动方案》,引导全县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在“志智双扶”工作中带头解民困、增民利、排民忧,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强大合力。持续加强活动载体建设,研究制定了以“共筑脱贫梦 携手奔小康”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关心关爱、文体文艺、医疗卫生、技能培训、支教扶贫、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网络新风“八项工程”,大力开展了“绿色家园”“红志愿计划”“双丝带行动”等36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全力在为民、助民、惠民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塑形铸魂”。
在传承红色文化中讲好新故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依托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那尔轰抗联纪念馆等7个红色驿站,推动抗联精神等红色文化“三传七进”,2019年接受红色教育人数突破30万。创新提出线下“五味”工作法,即围绕群众精神需求,以讲故事、唠家常、说快板、搞座谈等形式,开展“土味”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思想境界;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以贴条幅、发传单等形式,开展“原味”志愿服务活动,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热在基层;围绕弘扬抗联文化,以专题讲座、主题演講等形式,开展“苦味”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感恩意识;围绕挖掘传统艺术文化,以农民画、剪纸、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趣味”志愿服务活动,激发群众家乡情怀;围绕产业发展实际,以“传技术”“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甜味”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在舆论宣传中树立新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深入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先进典型,宣传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广泛利用县融媒体平台,组成多维化、立体式的传播矩阵,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传播功能,通过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凸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进一步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站(所)打造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家园和红色殿堂。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供文明实践工作“大保障”
坚持从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全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的系统工程,确保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强化联动机制建设。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纳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把握县委常委会、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行业部门工作会三大环节,组织宣传、文旅、民政等部门适时召开推进会议,研判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共建共享。
强化监管机制建设。严格落实《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制度》《七大平台工作制度》《文明实践云平台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优化《靖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评估细则》,明确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考核对象,在全面评估检查中查找不足、堵塞漏洞、提质增效。
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志愿者招募条件》和《志愿者礼遇办法》,鼓励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经费保障,将文明实践中心经费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在坚持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同时,确保各项经费及时拨付、专款专用。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靖宇县将充分发挥好县一级的主体作用,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为靖宇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作者:白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靖宇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