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悬与留白

2020-11-30 09:08曹津源
初中生写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构树茄子奶奶

曹津源

考场作文要想创新立意,关键在于构思的个性化。如果文章才展开一半,读者就已知晓了叙事的走向,那么文章势必会套路化。《构树扶贫记》只是聚焦一物,步步设悬,通过作者对构树了解的加深,依序回答“扶”什么、“脱”什么这些关键问题。结尾处的设计让读者在“留白”中继续思考人生哲理。

【时文引路】

构树扶贫记

◎斯雄

我从小生活在江汉平原,那里河湖沟汊多。当地原生树种不多,能存活的,必须是耐水性的,比如柳树。但柳树属不材之树,无论做房梁还是打家具,几乎都用不上,大多当作柴火烧了。

有一天,我去安徽六安市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霍邱,路边不断出现的一个标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发展构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构树产业?还真是第一次听说,那时候我连构树是什么都不清楚,从网上搜出构树照片一看,才恍然大悟:构树太熟悉、太常见了,在我老家随处可见。

家乡农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浅山丘陵,河畔、山谷、荒野,都有构树的身影。即使在城市的犄角旮旯里也常见其踪迹。但构树并不怎么招人待见。

构树虽也像柳树那样“不材”,倒也有些功用。《本草纲目》中说,该树开碎花结实如杨梅,有益气、明目等功效。不过,即使作为药材,构树也不稀罕,功用并不独特和突出。一种不材之树,怎么突然与扶贫挂上钩,还弄成产业了?

4月,我走进霍邱县彭塔乡赵圩村的育苗基地。一片并不平整的土地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构树,高不过两尺,枝杈繁茂。负责人随手掐断一根构树的枝丫,断面很快就流出黏黏的白色乳液,他说:“人的皮肤受伤或发炎,过去民间用构树的乳液抹一抹,就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构树本身好“养活”,在生长的过程中无须施化肥、打农药,基本处于“散养”状态。我原以为,育苗基地里的构树,就是随处疯长的野生构树。一问方知,是杂交构树。其植物粗蛋白含量是玉米的2.5倍、黄豆的1.8倍,远比野生构树粗蛋白含量高。而且杂交构树叶片肥厚,较野生构树丰产。

在我的印象中,构树长得都很粗壮,高可达丈余,可以荫翳蔽日。“这么小的树苗,要长成大树,需要多长时间?”我问。

“不需要长成大树。树苗生长两三个月,就收割一次。”育苗基地负责人说,收割的构树枝叶,并非直接可用,而是经过发酵,加工做成饲料。

科技的力量,经常创造变废为宝的奇迹。曾经被认为“不材”的构树,居然能有如此大的功用,确实出人意料。把构树种植与扶贫挂钩,这更让人没想到。

做事情,只要有心、用心,终归会有回报。千百年来的一种不材之树,如今却能驱动一方经济,引导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田野里呈现新气象,长出新希望。

细数起来,身边的“不材”之物,应该还有许多。其实,那不过是我们以往的一种认识而已。要是改变观念,合理转换,加上合适的支撑,把更多“不材”变成“材”,应该也有可能。

树犹如此,其实,事事如此。

(选自2019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技法鉴赏】

一、表明原有观念,做好铺垫。文章围绕“构树”展开记述议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构树处于“随处疯长”的“散养”状态,是“不稀罕”且“不怎么招人待见”的,属于“不材之树”。这是作者之前对构树的看法。这部分文字为之后构树的“身价倍增”做铺垫,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且可以加深读者对构树“转型”的理解。

二、记录观念的变化,设置悬念。其实在开头部分,作者已经设下悬念,即历来无用的构树是怎么成为产业的?之后对构树新种植模式的描述又强化了悬念:原本“粗壮,高可达丈余”的构树为何变得“高不过两尺”?育苗基地负责人的解答,将悬念层层揭开,使作者颠覆旧知,感受“科技的力量”。

三、分析变化的原因,结尾巧设留白。“构树种植与扶贫挂钩”,使不材之树变成可造之材。作者进一步阐述了造成这一变化的内因:一是“改变观念”,二是科技“嫁接”,三是“有心、用心”。行文至此,文章主旨已表达清楚,但作者并未停笔,而是另起一段,仅以十个字设出留白,拓展出新境界,自然而巧妙地升华立意。“事事如此”可以让读者结合生活经验,自行联想。例如教育工作者面对看似“不才”之学生,怎样转变育人观念和方法使之成才?环保工作者面对陈陈相因的旧说,怎样让前沿科技“下沉一线”,开创变废为宝的发展新路?戏曲工作者怎样扬长补短,守中纳新,创造出满足当代审美需求的表演内容与形式?结尾处的留白令人思绪万千,回味无穷。

【我仿我秀】

剪茄秧

(22640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如东中学2020级创新班施陈宇

夏天,艳阳高照,天空之上的云朵洁白缥缈,令人神往。家门前的株株茄子秧,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挂满了深紫色的茄子。茄子葉在风中缓缓飘动,映得茄子更加诱人,不禁使我回想起几个月前的一天……

那是一个星期天,阴云密布,凉爽的天气令人心旷神怡。我在外游走,看见奶奶在田间忙碌。她戴着太阳帽,穿着套靴,黝黑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汇集到鼻尖,像是晶莹的珍珠。奶奶正忙着打理那一片新茄秧。简陋的篱笆是由木根和木条简单拼凑起来的,绿色的茄子秧正努力向上攀,攀在篱笆之上。

奶奶像个外科医生,弯着腰在修剪着什么,动作快速熟练,不放过一点儿该“手术”的“病灶”。她的专注让我叹为观止。“你来得正好,帮奶奶浇一下水。”奶奶看到了我,直起了身子,递给我一个水壶。我在篱笆旁边走着,缓缓地浇着水。每一株茄子秧的叶片上都晃动着水滴,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水彩画。

我在两叶之间,总是能看见被剪过的细微痕迹。“奶奶,你为什么要剪茄秧?留着不是会多结茄子吗?”我依然端详着多株茄秧上的剪痕。“是吗?我来看看。”她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我跟前。“哦!”她笑道,“这是为了让茄子长得好,毕竟养分有限啊!”我虽然没有多言,但望着地上的茄秧残骸,再看看“手术”后留下的“伤疤”,总感觉有些得不偿失——为了养分,伤了这么多枝叶,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乌云渐渐退散,阳光之下,微风吹拂,秧叶飘动。秧叶上的水滴闪亮,一株株茄子秧仿佛在感谢奶奶的“手术”,在这片土地上显示着自己的坚强,诉说着成长的体验……

终于到了夏天,炎热的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在巷子里乘凉,又瞟见那一片茄秧。呀,一片紫茄立在小小的茄桩之上,个个光泽透亮,饱满圆润。如此旺盛强大的生命力,令我心生羡慕。“你们原来都是‘伤病员呢!”我在心里调侃它们。身边的奶奶突然说道:“怎么样?看呆了吧?你现在该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剪茄秧了吧?”我笑了,从内心佩服奶奶的智慧。

阳光普照,茄桩之上,有的叶子似乎已经被晒萎,但它仍展现不屈的生机,一个个紫茄与叶共舞,像是在和我分享它们的故事。是啊,我们的生命之树有没有什么东西该早点修剪呢?我们有没有该修剪而不舍得修剪的枝叶呢?我陷入了沉思……

点评

本文借鉴范文笔法,以“茄秧”为线索记叙了两个场面——春天的剪茄秧与夏天的丰收。情节前后照应,“手术”“病灶”“伤疤”“伤病员”等词语也成为叙事的亮点。文章结尾由物及人,由修剪植物升华至“修剪”生命之树,以两个问句指向文章主旨。但点到为止,没有继续展开,而是留下诸如“舍与得”“退与进”等生活哲理让读者进行思考。

猜你喜欢
构树茄子奶奶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茄子
以构树产业引领扶贫之路:记最美军转人耿清让和他的构树产业
奶奶驾到
“构树+”的致富路
小捣蛋鬼
构树扶贫
构树“+”成“摇钱树”
甜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