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向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党的红色基因传承好。”新时代下思政课教育实践载体要傳承红色基因,应加入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元素,以此来铸就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高地,补足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筑牢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之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一、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引导的全过程中
一是加强情感认同。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通过红色历史印记来影响青年大学生,让他们了解党史、国史,使他们不仅局限于考试分数,更多的是影响心灵,震撼灵魂,用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榜样来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上一颗种子,虽然从近期来看教育成果不会体现在分数上,但是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影响深远。二是加强行为认同。通过红色历史资源教育青年大学生,让他们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我们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主张,从而使广大优秀青年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三是加强理性认同。红色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对红色历史的提炼总结升华,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现在很多高校虽然已经有了红色教育平台,但是缺乏提炼总结升华,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上来。一般而言,认识的过程有两个阶段,首先是从实践的感性认识到思维的理性认同,其次是从理性认识再回到解决实践问题上来,两个阶段是认识的两次飞跃,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红色教育在两次飞跃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思想引领作用还不明显,还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的提升,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能够在学生认识的两次飞跃过程中发挥作用,常常就书本讲理论,就故事讲故事,就红色资源讲红色资源,还不能完全达到教育引领和影响的目的。因此,教师队伍先要对红色教育有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理性认同,教师队伍本身身体力行,做好结合的文章,结合红色资源,结合青年大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要求,才能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中
一是将党史、国情贯穿于现有的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之中。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虽然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比较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但是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吸引力不足,青年大学生不能全面总体直观地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因此,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课程内容,将党史课、国史课等系列内容融入专题课当中,优化整体的课程设置,融入红色元素,向当代青年大学生讲好中国革命故事,传播好中国革命精神。二是将德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中。高校教育在理论上一直是具有优势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还有短板,即对大学生在人格培养和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养成上还存在短板,教学内容处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态,所以在青年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红色教育就能有效弥补这个短板,因为红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通过传播青年榜样的事迹和形象,培养当代大学生大局意识、底线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同时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斗争精神等通过红色教育载体一代代传承下去。三是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目前,有些高校思政课的含金量不高,比如有的教师就理论讲理论,就书本讲书本,泛泛而谈,有的没有真正讲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关键性的基本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青年大学生听课率不高,甚至思政课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无形中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要打造一批讲得好、叫得响、立得住的思政课,既要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又要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讲透彻。
三、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思政课的实践活动中
教育的重点是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一代的精神追求,外化为青年人的自觉行动。红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规范个人行为,做传播传承红色基因的践行者。实践能够调动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大学生另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因此要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很多高校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红色教育专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走、看、听、问、讲等感官体验来深刻感受红色教育的真实性、历史性、现实性,从而让思政课教育在青年大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可根据时间和路程的长短进行规划,利用青年大学生的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冬令营。可以设计省域外培训,到延安、井冈山、红旗渠等红色圣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也可以进行省域内培训,比如我省的通化、吉林、白山、延边等地。通化市的红色教育项目开发就受到了省内外青年大学生的欢迎,特别是杨靖宇干部学院的成立吸引了大批青年大学生前往参观学习。2008年至2018年,通化市委党校(杨靖宇干部学院)开发的“重走抗联路”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共接待了我省各大高校、团体一百多个班次、上万人次。通过“重走抗联路”活动,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吸纳优秀青年大学生加入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还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让先进主题教育活动进校园,即吸引优秀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