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2020-11-30 08:52姜文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分析心肌梗死

姜文波

【摘 要】 目的:心血管内科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我医院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40名。常规治疗法应用于对照小组,观察组选择的是重组人尿激酶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不同形式的治疗,将重组人尿激酶原融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其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上广泛使用能使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20-01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指的是患者冠状动脉发生堵塞,血液流通不及时,从而导致血流中断,无法及时为身体输送血液,最终使得患者心肌由于长时间缺血,发生坏死现象。在临床医学上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是极为常见且危重病症之一,这种疾病发病急,会导致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使得心肌坏死,如果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就会直接死亡,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选择我医院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详细资料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名。在研究之前所有患者要进行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满足治疗标准,无任何病史且自愿加入,并在知情书上签字,配合医生治疗。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名,女性患者13名,年龄在60~70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10人,年龄在62~73岁之间。

2.方法。选择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各小组患者展开治疗,常规治疗法应用于对照小组,观察组选择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方法主要有:对照组在治疗阶段所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那屈肝素钙、阿托伐他汀钙片、β受体阻滞剂[2];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融入少量重组人尿激酶原。用10毫升生理盐水融化20毫克的重组人尿激酶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静脉推注,随后用90毫升生理盐水加30毫克重组人尿激酶原,并在半小时内完成静脉滴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倒入生理盐水后来回颠倒几次,切勿太猛烈,防止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液出现泡沫,影响治疗效果。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和比较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代替,t检验,通过比较两组的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

二、结果

1.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肌酶学康复情况。经治疗发现,观察组心肌酶学康复情况要比对照组好一些,通过比较两小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经治疗发现,常规治疗方法应用于对照小组,观察组选择的是重组人尿激酶原,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

3.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经治疗发现,常规治疗法应用于对照小组,重组人尿激酶原应用于观察组,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

三、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某些心肌因持续性严重缺血而导致急性心肌坏死,此病特点有起病急、恶化快、死亡率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患者常伴有胸骨后持续性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病例数逐年直线上升,研究表明,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易生气等刺激因素长期出现都将导致该疾病的发生。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心肌酶谱升高、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等,部分患者仅表现上腹部出现疼痛,易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胃穿孔等疾病。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较多临床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等,严重危及生命,为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医学应提高对于该疾病的重视程度。尽管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可享有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但是其精神压力却普遍增加,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体健康带去诸多负面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增加,患者在寒冷刺激、过劳、激动与暴饮暴食等诱因下可能会发病,其冠状动脉系统出现持续且急性的流血量缩减的情况,进而形成心肌急性缺氧缺血的危险情况,心肌系统还产生坏死的情况。患者胸骨后部会形成强烈且时间较长的疼痛感,即使服用硝酸甘油或者延长休息时间也难以消除或者缓解疼痛感,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时,可观测心电图ST-T的变动,这类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也会出现急速升高的情况,如果未及时进行科学治疗,患者的心律失常问题将会朝着恶性方面发展,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与休克的危险情况。在抢救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时,可給其提供尿激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具有内源性的特点,直接作用于该系统,催化纤溶酶原,使其通过裂解的方式转变为纤溶酶,对蛋白凝块起到降解的作用,达到应用溶栓药品的目的。尿激酶还能够帮助增强 ADP 物质酶活性,控制血小板大量聚集,预防形成血栓问题,患者的原有病情可被改善,同时还能够加快治疗速度,明确治疗区域时,应当通过检查来控制用药外漏的情况。后续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工作的价值也不忽视,护理人员主要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帮助医疗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记录患者的心电与血压变动情况,给后续心肌梗死治疗提供建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当注重重点治疗内容,包括舒缓血管紧张状态、利尿与强心治疗等,以比较快的速度来调整患者的状态,针对患者自身的情况来设定对应的药物或者特殊治疗方案。

总之,在我院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择两种治疗方案观察其效果。将重组人尿激酶原融入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上广泛使用使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邹建伟.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4):35.

[2] 赵英杰.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25.

[3] 徐华,李颖,宋祥红.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0(15):17.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临床分析心肌梗死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