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远 郭亚鹏 郭建庆
摘 要:高职院校教育统计信息资源首先是事关院校管理策略制定,发展路线规划以及教育实践工作开展方式选择等的重要依据,其次还是国家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凡此种种都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需要高职院校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大环境使社会各领域发展都深受影响的背景下,以往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猛烈冲击,显露出了许多问题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展开了具体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 高职院校 教育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
引言教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现阶段促进教育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前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专业人才,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大众开始逐渐意识到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统计工作给予了相应的关注,有效推动了教育统计工作的发展。但是与当前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背景所不相适应的是,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在其具体的开展实施过程中依然是采用着较为落后的人工数据整理与统计方式,容易产生失误的同时,工作效率也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着其促进教育发展等功效的有效发辉,迫切需要适时改变,以推动其快速、稳定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当前的发展现状
1.部分院校思想认识不足,对其缺乏重视
虽然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逐渐为大众所接受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也因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而有所发展,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教育统计工作的认识整体上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其一是容易忽视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了解它在教育监督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能够发挥的强大作用;其二是缺乏对于教育统计工作发展态势的持续关注,不了解教育统计工作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因而对教育统计工作缺乏统一的建设与发展规划,造成了高职院校普遍在促进本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难以担当大任的现状。
2.教育统计工作人员不稳定,专业素质不足
当前在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统计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兼职身份存在的,他们大多来自行政职能部门,除了教育统计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很难对教育统计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予以有效保证。学校领导层面对于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则会造成统计工作领域其兼职人员现象的出现。兼职人员态度不端正且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都会拉低统计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程度和水平。另外,由于这些兼职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缺乏相对专业的统计知识,很多情况下会对具体统计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统计指标缺乏充足的认知,进而导致了教育统计工作错误频生且效率较低的现状。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社会,很多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对计算机等信息化产品的操作应用不熟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统一的教育统计管理机构,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针对的并不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教育领域,而是需要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进行有效的统计,因此往往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形成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教育统计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以此来帮助教育统计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因此导致了很多院校的教育统计工作实际开展效率十分低下。大部分高校数据统计工作,由于考虑到学校的形象以及招生率问题会对数据结果進行修改,从而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极大的降低。
二、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未来发展策略
1.转变院校固有认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高职院校具体的教育统计工作能否有效地实施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受思想观念的影响与引导的。因此,现阶段要想促使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持续有效发展,首先需要转变以往众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固有认知,尤其需要关注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新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条件,形成科学合理的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建设发展规划,用于指导具体教育统计工作顺利开展,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
2.加强培训,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与稳定性
教育统计工作人员是影响教育统计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持续有效地发展,还需要从改善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出发。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工作人员定时开展教育培训,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基础统计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对统计指标形成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保障具体教育统计工作的执行质量。其次,鼓励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教育统计工作,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使其用于统计工作的时间得到有效保障,促使教育统计工作能够相对稳定持续地进行。最后,在信息化社会下,还需要加强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产品、新兴软件等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提高工作的开展实效。
3.建立教育统计管理网络,提高统计准确性与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统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根据实际工作的具体开展需要,从基层统计工作出发,在统计所涉及的领域部门设置统计员,负责具体统计与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层级分明、行之有效的管理网络,除了能够完成具体的教育统计工作,有效保障统计数据准确性之外,还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统计工作的效率。
结语
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是确定高职院校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国家教育领域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发展现状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具体地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笑云.高职教育事业统计队伍现状及发展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8(10):52-55.
[2]贾秀丽.加强高职院校统计信息化建设为发展提供有力决策参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