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
摘 要: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各位高职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对自身教学水平的优化和提升。高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进外界先进的教学经验,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培养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就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2
作为高职院校办学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教育不仅影响着高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更要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可以满足新时代下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需求。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时,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对教学策略和内容的转化,以丰富灵活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除此之外,各位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体育课程安排进行灵活调整,充分整合和利用体育教育资源,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考核标准有待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为了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往往都会设置相应的职业考核制度,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考核。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日常表现,同时还涉及教师的日常工作成绩。在考核完成之后,学校会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教师进行职务调整、工资增减等措施。虽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考核一直都是这种形式,但是归根结底,这种考核方式一般都只将关注点落到了教师的教学结果之上,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并未关注。所以,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做出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综合评定。为了使考核过程和结果更公正、更客观,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高职院校就需要对体育教师职业考核标准进行完善。
2.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很多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落后,不能积极地接受现代教育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思想。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安排时,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安排都是由学校的教育部门统一设计、规划的,然后将最终方案下发给体育教师,基层的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学校领导的安排。这种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并未真正地融入学生当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机械性地将领导下发的教学任务完成,没有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中融入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单一、乏味的教学环境下,对于新事物的接触度不够,对高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消极影响。
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在现代教育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积极地进行备课、设计、总结,同时还需要定期通过教学反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些难以突破的难关和学术性问题进行研究。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支撑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体育知识是一個范围广、内容多、科目繁杂的体系,体育教学是一项庞大且系统的教学工程。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教学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然后结合体育教育行业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课题进行研究,为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行业的了解基本上是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积累和学习的,对于某些理论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一方面是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研究,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有待提升,这就使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迟迟无法提升。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
1.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实践型人才,就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由于高职院校专注于为社会培养实践型的人才,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就需要将具体的就业需求作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为了保证人才在应用岗位中及时、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高职院校就不只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更要将体育教学提上日程。高职院校要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通过体育学习,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都会得到加强,这些正是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新时代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置于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求各位体育教师更注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境、搜索教学资源,不断地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同时,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接受外界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和重视度,引导高职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之中。除此之外,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需要各位体育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对于考核方法也应更全面,保证每一位学生的长处都能得到发挥。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探讨
1.提高教师对资源的利用能力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满足新课程改革政策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高职院校就需要注重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涉及的教学资源有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培养体育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再逐一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况且,在信息化教学的大环境下,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扑面而来,网络上的很多网课层出不穷,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保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都是最适合学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了凸显高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多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活动内容,调动起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2.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体育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前结合教材内容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能让学生参与进来。除此之外,高职体育教师还要提升自身对体育课程教学进度的掌控能力,避免学生因为教学进度过快而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是因为教学进度较慢制约了高职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需要对整个体育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熟记于心,根据不同体育活动的实际价值、具体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直接向学生揭示主题,也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教学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教学主题。或者是由浅入深,在课堂的尾声与学生共同總结教学主题等等。只要保证整堂体育课程的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落脚点,并对自己的观点和疑惑进行充分表达即可。
3.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下,大量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催生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策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除了要对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仔细筛选、合理利用,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对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能力。高职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自由、灵活、开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高职学生未来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技能培训会,为高职体育教师提供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学校可以以公开课的形式鼓励教师将自己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心得和收获展示出来,各位体育教师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升各自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突发故障和错误的应对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各高职院校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师务必要客观地审视素质教育理念下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形势下体育教育资源的价值,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素养和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闯.新课程改革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探讨[J].运动,2016(09):136-137.
[2]张成陆.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21.
[3]陈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加强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03):70-71,76.
[4]张雪.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5]徐建平.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1):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