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情境

2020-11-30 08:54段云
中文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运用情境

段云

摘 要:《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零散,不易于识记,药物的结构复杂,具有抽象性,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感到药物化学难学、难记、难掌握。为了提高《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就“STEM+教育”理念下大专院校《药物化学》课程,如何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药物化学 “STEM+教育” 情境—探究 运用

中图分类号:R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01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对药物结构和活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从其概念看,药物化学糅合了有机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方向的内容,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极强,内容覆盖面广;从其研究内容看,知识点比较零散,药物的结构复杂、理化性质多异。“STEM+”是一种教育理念,加号,意味无限可能,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并利用情境—探究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试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

情境—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总结出“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1“STEM+教育”理念下情境—探究教学模块的设计

“STEM+教育”理念下糅合有机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课程进行内容整合,设计《药物化学》情境教学模块,收集素材,设计情境分析,这是课程设计的关键一步。

1.2学生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学生往往是观众。但是“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要求学生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作业,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2.课堂实施阶段

2.1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情境,可以向学生指出情境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情境,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去查资料、书籍等,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學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2.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同一个情境,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情境中次要的细节,发现主要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点。师生互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

首先给出任务,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地让学生分组尝试练习。利用课件给出地解决问题关键步骤的提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2.3总结点评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已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和答疑。此时应注意: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做出现场评价,指出优缺点;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再次讲授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把要求掌握的知识记牢。

3.检验阶段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有一种实践欲望。这时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完成类似药物的学习,学生的热情高涨,以教师课件、素材、任务单等资源为参考,积极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4.评价阶段

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清楚教学的效果,完善教学模式。

两种方式: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真实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问卷调查主要评价教师案例的选取、课堂实施、教学艺术等方面,真正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

三、“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应用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同时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所学的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精心搜集素材,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有效转变。

因此,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STEM+教育”理念下的情境—探究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这种课堂教改有利于《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莎莎,尤淑侠.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旅游地理》课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3):150-151.

[2]沈小琴.设计教学环节,保证课堂质量[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17-18.

[3]杨玉民.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19-20.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运用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