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宇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进步的推动,而如今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为我国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劳动就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本论文将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首先对生产力进步的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并通过生产力进步推动劳动就业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来充分发挥生产力进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动就业 生产力 进步 作用
一、引言
当下,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从实际研究和就业理论两个角度来研究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也就是既能促进就业,又会出现挤出就业问题。一方面,生产力进步能够逐步提升国内劳动生产率,致使劳动力的总需求量减小,进而对国内劳动就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得以提升的时候,生产力进步能够大幅降低企业内生产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在产品消费总需求量增大的同时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进而有利于劳动就业。广义的生产力进步指的是技术能够包含的不同种类知识的改进和积累。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进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途径,具体包括技术改进和转移、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扩散。当前技术不断发展,致使劳动力的总需求量相对变少,提升了失业率,导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那么,怎样依靠生产力进步推动国内劳动就业逐步发展属于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生产力进步的表现
在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影响下,21世纪早己属于知识经济时代,属于知识产业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也慢慢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它既使劳动力市场遭受巨大影响,又对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以长远视角来分析,科技的发展致使人们能够通过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使其生活更加便利,就业面随之扩大,总的就业量随之增加;而以短期视角来进一步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原有手工职工丢失工作,挤出效应出现,总的就业量随之减小。
现在,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在逐渐减少,但第三产业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加,在GDP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最近几年以来国家对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尤为重视,给科技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还鼓励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但生产力进步并非只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还使生产要素有了更高的使用率。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快速发展,使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大幅提升,让各个厂房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失误的情况明显减少,导致产品质量大有提升。另外现代管理把应用系统、运筹学和管理学等紧密融合在一起,将最优投入组合计算出来,以得到最佳产出量,进而使生产要素有了更高的运用率。如此一来,便能够提升产品的生产总量,使产品得到更大收益,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产业内农业在海洋工程、生物以及计算机等方面拥有了崭新的技术,这几类技术持续发展,使农业的整体产出效率大幅提升,推动农业运用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农业生产中物力与人力逐渐被机械替代,劳动力使用量大幅减少,进而导致短期失业现象出现。第二产业内生产力进步重点体现在技术的改造、引进以及开发等方面。生产设备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成本会减少且增益会增加,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第三产业内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素质的提升促进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此类产业的进步能够增加就业量,可以有效处理由第一产业衰退而引发的失业难题。
分析国内三大产业于GDP中所占比重可知,占比大幅下降的只有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的增长速度很快,中国正步入技术持续进步的阶段。我国第一产业逐渐转型,开始生产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品,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国家生产快速增加,进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三、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一)对人才素质的影响
生产力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升,收入的净现值随之提升,各个企业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目标会选择增加就业的岗位数,进而出现就业效应,有效缓解失业问题。然而,由生产力进步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样在加深。如今,产业分工与生产力快速发展,致使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必须拥有大量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才能适应,部分工人因为知识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崭新的技术环境,所以被迫离职。除此之外,各个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增加利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放弃部分劳动力,这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随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分工的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产生了嶄新的服务、产品生产行业,最终会导致劳动岗位增多。如今,产品生产越来越复杂,且生产合作关系间复杂性逐渐增强,原有生产管理逐渐被当代科学管理代替,导致劳动者必须面临更高的素质要求。
(二)对就业岗位的影响
科技的进步可以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劳动人群的收入增加时需求层次同样会提升。人们不仅对居住环境、生活条件以及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还依靠享受生活过程推动了商业、住宿、旅游、餐饮以及教育等多个产业的进步,部分新能源被开发出来,新产业的出现给劳动者提供了大批工作岗位,另外也表明新经济得到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提升、社会在不断进步。因此,促进经济发展便代表就业需求逐渐发展。
(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生产力进步的相关制度确定主要由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技术园区负责,政府依靠政策把产业、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聚集在一起以孵化高新技术和高新企业。这些高新技术既能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又可以改善原有产业结构。要通过合适且先进的技术完成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工作,让传统产业得到新发展,推动此类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还要重新吸收诸多劳动力,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从而推动劳动就业不断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要想让生产力不断进步,一定要打破技术垄断现象,把技术开发放在主要位置,加强和跨国公司及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最终以较快速度赶超其技术。
(四)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目前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对国内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转型产生了制约,然而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和科技的逐渐进步,经济结构不断完善且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导致就业质量大幅提升。我国经济架构的优化早已变成目前促进就业增长的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增加经济结构的改善力度早己变成目前和未来维持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
四、通过生产力进步推动劳动就业的相关建议
(一)降低企业税收
政府理应运用补贴或减税的方法对制造业有关企业的自主研发工作给予支持。如今,国家正处在转型的构建时期,仅凭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张并不能让制造业步入国际化道路。熟知并合理运用核心技术早己变成国家发展制造业并提升相关创新水平的唯一方法,但研发核心技术必须有大量资金作为前提,企业进行选择的时候就难免十分谨慎。因此,政府理应运用补贴或减税的方法给有关企业给予支持,唯有减少其负担方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以了解核心技术。
(二)注重培训低技能劳动力
如今,国内制造业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进步将使就业总量减少,然而就业减少的方式并非全面减少。在我国人才市场中高技术人才极度匮乏,经济的升级导致国家需要更多高技术人才,然而市场内人才的供应量却远远不够。随着国内人才市场的持续发展,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总量依然会增大。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必须给低技能员工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推动国内人才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
(三)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制度
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公共服务系统依然不够完善,这个和发达国家相比,本国的科技孵化机构以及大数据库等公共基础设施非常匮乏。能够先依靠事业单位满足所有企业的基础服务需求,然后促进民营资本逐渐进入以满足各企业更高的服务需求。构建市、省以及国家的三级科学技术公共服务系统,将研发人员、企业家以及退休科研人员等资源利用起来,激励高等院校内科研人员通过兼职方式给科学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前国家在高级人才教育方面对学历教育非常重视,然而我国正处在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变为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关键时期,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国家教育体系缺乏完善性将使国内劳动供给发生根本转变,倘若此类现象不能被控制住,将来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环境下一定会导致大批低技能员工丢失工作,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不仅就业用量发生了变化,就业的整体结构也有较大改变。倘若要借助这一机会来保障国内就业质量,便要使员工的技能不断提升。所以除了学历教育以外还要扩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具体包括失业人员的二次培训和高职教育等,同时在成人教育中也要对实践引起重视。唯有让教育体系满足完善性要求方可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如此一来,也能够有效化解劳动力和生产力进步间纠纷,推动制造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論文全方位分析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作用,并结合生产力进步的主要表现,得出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才素质、就业岗位、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四个方面,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要想充分发挥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带来的积极作用,就需要降低企业税收、注重培训低技能劳动力、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制度以及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群.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会计生产力中物的因素之进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0):90-92.
[2]茅锐.企业创新、生产力进步与经济收敛:产业集聚的效果[J].金融研究,2017(08):83-99.
[3]尚虎平.国际论文生产与国家生产力——一个关于中国科学研究悖论的政治经济学解释[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70(03):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