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分析

2020-11-30 08:51高钰耿智广豆丽萍
种子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鲜食玉米新品种

高钰 耿智广 豆丽萍

摘   要: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鲜食玉米育种方向有了一定的探索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不过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有关育种技术方面的难题。确定鲜食玉米育种方向的基础是其产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这是一个需要经过综合考量的问题。当前,对鲜食玉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育种的方向和种植的效率低下,逐步探索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围绕鲜食玉米育种方向,对鲜食玉米早熟、口感好以及高效种植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新品种;育种方向;选育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9-0033-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鲜食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家粮储和个人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在鲜食玉米育种方向及新品种选育方法上暂无领先的对策与实践。因此,鲜食玉米选育与高效种植的方法亟待探索與实践。

1   鲜食玉米育种方向

1.1   对鲜食玉米早熟方面的研究

鲜食玉米作为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因其适应性强、劳动力投入较低,因此种植面积较大。陇东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较适合鲜食玉米的种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不再单一化,鲜食玉米因此成为新型农作物,也成为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对高纬度地区极早熟鲜食玉米育种的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鲜食玉米的产量是由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所影响,根据不同的基因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了品种的抗旱性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能从单一角度来研究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机械化,在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工作压力。但在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如不能充分考虑鲜食玉米的正常生长条件,则不利于鲜食玉米产量的提高[1]。

1.2   鲜食玉米育种方向

鲜食玉米培育是通过两个亲本的组配一季一季种植,每季都在不断改良,最终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的鲜食玉米品种。在鲜食玉米的出苗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等,科研人员都需要到田间观测植株的各种农艺性状,并记录大量的相关数据,然后将其输入电脑,对产量、品质、抗逆、抗病、抗虫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

糯鲜食玉米与其他鲜食玉米一样,属感温性作物,其生育期长短取决于温度的高低。 甘肃陇东、天水等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年日照时数2 250 h,无霜期165 d左右,小麦收获后≥10 ℃的有效积温在2 000 ℃以上,在小麦收获到早霜来临前尚有100~120 d的生长日。在冬油菜或冬小麦收获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播种鲜食玉米,平均产量可达500 kg/667 m2左右,是实现1年2熟2收、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采用早熟品种“中糯二号”进行种植,可以后延播种、成熟采收迟,填补市场空白,提高其商品价值。

该育苗方法的优点是高密度育苗省工省力,乳苗移栽抗植伤能力强,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在移栽时应注意种胚不脱落,浇好搭根水,早施提苗肥以促进异养进入自养,其他管理同常规一样。成熟期一般在10月1日前后,全生育期75 d左右。经过几年种植后,在第二季生产上要特别注意抽雄吐丝期正逢台风季节,在管理上要培根雍土防倒伏,以减少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一般第一季产量可达800 kg/667 m2,第二季产量为600 kg/667 m2。

此外,也需要注意施肥及灌溉技术的实施。一方面,施肥技术主要是根据各地区的鲜食玉米肥料、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当的肥料率和养分比例,科学选择肥料和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科学灌溉以促进鲜食玉米植株生根,因其生长在高温条件下,因此需要更多的需水量。鲜食玉米不同生长期对水的需求是不同的,必须基于鲜食玉米的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鲜食玉米各个时期对水分的需要,确保高产和稳定。

由此可见,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种植鲜食玉米的产量,而且能保证鲜食玉米的种植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非常有利。随着鲜食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将更倾向于管理过程的绿色发展,如对抗病种子的选择和对专业鲜食玉米种植者的培养等。通过在田间引进大型自动化管理设备,可以使鲜食玉米的种植效率更加先进化和自主化,进一步促进鲜食玉米种植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

2   鲜食玉米高效种植法

2.1   播种前的预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的鲜食玉米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冬季油菜或小麦收获后一段时间内,复种鲜食玉米要选择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播种期短、综合抗性优异的早熟鲜食玉米。按照陇东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蠡玉18、鲁单50等适宜陇东地区实际条件的早熟包衣种子品种。

其次,冬小麦以及油菜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小麦应尽量高茬收割,并及时进行机械深耕,如有必要还应施肥并重新进行旋耙,使土地尽量平整柔软,为早播创造条件。宜选择有水源、方便灌溉的地块,或夏、秋季降水量大于350 mm的地区。

最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冲土湿润和地膜覆盖技术,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进行浅耕除茬,垄高为50 cm时,宽度为5 cm。在土壤水分较好时也可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机进行地膜覆盖,施足基肥以保证夏鲜食玉米生长期缩短。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时最好一次施足基肥,生长期不必二次施肥,以免贪青后熟,一般施用农家肥50 kg/667 m2、过磷酸钙3 000 kg/667 m2、尿素20 kg/667 m2,在清茬、起垄和地膜覆盖时一次性施用。

2.2   根据环境抢先播种

鲜食夏玉米播种以及复种应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在甘肃陇东地区油菜茬在6月初期进行播种,冬小麦最迟也需在6月末完成播种。如果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小麦晚收,那么在小麦收获后可在非耕地上直接播种鲜食玉米,特殊情况下,也可在小麦收获前适时套种鲜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鲜玉米,可使其提前7 d左右成熟,因此,在土壤含水量好的情况下,一般要求在小麦等其他农作物收获后立即播种,用塑料薄膜覆盖,争取尽早将鲜食玉米播种入田。合理密植方面要求株距30 cm、行距55 cm左右,播种深度4 cm。可小面积灌溉,在降水期时保苗约4 000株/667 m2,无灌溉条件地区保苗约3 500株/667 m2。半地膜种植时,每垄播2行,每穴播种2粒,行距50 cm,株距30~40 cm。全地膜覆盖在大垄小垄的地膜侧沟进行,株距30~40 cm,大行距70 cm、小行距40 cm,产苗约4 000株/667 m2。

2.3   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鲜食夏玉米播种后5~7 d能够出苗。在夏季,土壤易因干旱或雨水形成硬化,导致育苗难挖,造成出苗不匀或缺苗的后果。因此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及时破土引种,覆膜后的土地应立即种苗,检查并保护幼苗,如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移栽补植。

如有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可采用50%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兑75 kg水进行防根保苗。苗龄为3~5片叶、次生苗时,应将病弱株移去,每穴留1株,少苗起垄处可留2株,以实现平衡播种施肥。

由于受时间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很多地块采用无茬、无基肥直播,因此,鲜玉米播种后要注意对中耕和追肥时间的把控。一般情况下,灌水、降水时可施20~30 kg/667 m2复合肥,抽穗前10~15 d可施30~40 kg/667 m2复合肥。条带或孔敷是最佳的追肥方法。鲜食玉米出苗前可喷40%莠去津加50%乙草胺或50%双氰胺混合液;出苗后,可噴育农乐、48%百草枯等除草剂。严格控制喷药剂量,防止鲜食玉米被药物损伤。

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夏鲜玉米,如果雨水充足,新鲜玉米生长旺盛,往往会产生大量分蘖或分枝并消耗养分。因此,成苗到拔节期应经常检查和查看,及时将分蘖从基部断开。在鲜食玉米生育期要做好红蜘蛛、玉米螟和丝黑穗病的防治工作,可在7月初幼虫孵化初期叶面喷施50%辛硫磷500倍液防治玉米螟,或在大铃期用50%辛硫磷防治心部土壤;在疾病早、晚期,可采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控制。为了促进成熟,避免早期冻害,必要时可将穗上部茎叶切掉,将果穗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促进鲜食玉米成熟,达到获得早熟鲜食玉米的目标。

2.4   适时收获

应在保证其他农作物不受寒冷天气影响、不影响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尽可能延迟鲜食玉米的收获时间。鲜食玉米可收获的条件一般为:玉米苞叶外观发黄、籽粒硬度增加、看不见乳线。

3   结语

鲜食糯玉米以其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陇东地区种植发展较快,推广面积已达6.5万hm2,玉米产量高达39 000 kg/hm2,增产量相较于常规要多出5 250 kg/hm2,经济收入增加5 250元/hm2,经济效益提升明显,成功引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其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就陇东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中的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分期播种、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利于更好地指导该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李星.甘肃省陇东地区麦后复种夏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3):7-8.

猜你喜欢
鲜食玉米新品种
看禾选种
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双季直播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研究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一)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