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义 牛艺 罗洪云 连樱洹 卢海鹏
摘要: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动荡局面,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内循环经济,数字化对经济高质量内循环发展产生驱动作用。本文提出了经济内循环的三条发展途径,梳理了数字化创新的内涵及数字化创新价值的创造方式,探究了数字化创新对高质量内循环发展的驱动作用。
Abstract: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internal circular economy is put forward by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urmoil. Digital innovation,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driv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internal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proposed three development paths of internal circular economy, and summarized the connotation of digital innovation and explored the way to create the value of digital innovation, and explored the driving effect of digital inno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internal circulation.
关键字:数字化创新;内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Key words: digital innovation;internal circulation;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0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1-0241-02
0 引言
目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动荡,一些国家逆国际化的单边主义行为愈演愈烈,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平衡、不确定性负面影响。尤其是超级大国之间长期的、公开的博弈下,使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模式面临风险加大。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易受到部分国家的抵制和威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1]。鉴于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更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要做好充分准备保持经济实力抵制世界经济动荡。经济内循环是我国面对外部动荡因素采取的主动应对措施,是党和政府基于长远发展角度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决策[2]。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给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3]。因此,本文依据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对数字化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内循环的驱动作用进行探究,为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促进经济内循环提供参考。
1 内循环经济
1.1 内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内涵
2020年5月14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被首次提出[4]。7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我国面临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并在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内循环经济”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5,6]。我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强劲的生产力,超大的内需市场,为内循环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的相互交融,是在强调了内循环重要性的同时绝不否定外循环的作用,绝不是搞封闭经济。
1.2 内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
①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过程。
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高质量内循环发展中体现出更为关键的作用。我国目前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和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受制于人的现象,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上科技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在高质量内循环的发展目标下,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十分关键,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②赋能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环境。
内循环经济能否顺利实现,消费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1]。内循环经济的顺利实现需要国内居民贡献出消费能力,而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中活躍的经济要素,吸收了城镇中半数以上的就业,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具备巨大的潜力,对于释放消费潜力、打破内循环经济障碍尤为重要。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问题能够内循环经济至关重要[7,8]。
③融入数字经济,培育发展动能。
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提高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将为经济高质量内循环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各行业渗透广泛,与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巨大活力。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加速新基建发展,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将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内循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 数字化创新
2.1 数字化创新的内涵
从数字化创新成果的角度来看,Ficnman等(2014)认为数字化创新包括过程、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三种类型。Abrell(2016)将数字创新定义为能够生产新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和物理组件的新组合,认为数字创新会为制造企业带来颠覆性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Nambisanet等(2017)认为数字化创新從根本上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结构,催生出新的价值创造方式。谢卫红等(2020)认为数字化创新既作为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等创新结果,也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技术和资源等能够为数字化资源赋能的创新流程[3]。综上,本文将数字化创新界定为创新主体利用数字化资源,将数字要素融入到企业运营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产品、服务、流程、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创新,并且具备使组织发生突破性、根本上变革的能力。
2.2 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
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方式有多种途径,有学者根据价值创造的内涵将其分类为效率型、融合型和生成型,论证了数字化创新在优化创新过程、提高创新研发效率、增加跨界融合机会上的作用[3]。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够缩短研发周期,引导资源流动,促进参与者的关系、帮助创新企业降本增效[10]。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优化现有业务、发展新业务、开发数字化产品以及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上[10],能够驱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是驱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引擎[11]。
数字技术与消费信贷的融合创新,从技术上改进了传统的信贷方式。数字技术能够提高企业对风险状况的识别,增加贷款可得性和消费信贷的普惠性,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7]。随着数字化创新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涌现出诸如数字消费、消费金融等数字科技与金融领域融合创新产物,这些数字消费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消费局面,还能缓解消费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12]。随着消费方式的数字化,数字消费对改善消费体验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贡献了有效力量。
3 数字化创新对高质量内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为了促进内循环经济的顺利实现,针对内循环经济三条发展途径,根据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以下三方面概括了数字化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内循环发展的驱动作用。
3.1 数据驱动多维度创新,降低创新成本,提供附加价值
经济高质量内循环发展目标下,需要企业具备持续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变化,挖掘消费潜能、刺激消费活力。且要求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数据信息和资源降低创新成本赢得竞争力。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作用广泛,对企业的产品、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的创新起到作用,不仅能够针对产品做到技术创新,还能够对企业提供附加价值,从管理角度进行创新。数字化创新能有效引导资源流动的特点,能够优化创新过程,帮助企业创新降本增效,进而从多个维度的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助力内循环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3.2 大数据识别风险,增强信贷普惠性,优化消费环境
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高质量内循环经济过程中承担了提高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使命。面对中小微企业规模不大、经营风险高、抵质资产少带来的融资和贷款困境,数字技术与信贷领域相结合提供了解决途径。数字技术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的风险状况,判断优质的中小微企业,增加融资和贷款的可得性,进而增强了消费信贷的普惠性,改善了营商环境,为中小微企业在经济高质量内循环中发挥作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7]。
3.3 加快数字化进程,加速新基建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循环发展
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无法脱离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在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指导下,国内企业更要承担起发展数字经济,追赶或超越发达国家数字化水平的责任。数字化创新能够作用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技术和资源,为企业提供数字化环境,帮助企业向数字化过渡,加速与新基建的融合,带领企业融入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同时,数字化创新的创新成果能够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转型后的数字化企业更好地参与到数字经济发展中,获得更优质的数字化创新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为内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内循环的概念、特征、发展难点及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1-13.
[2]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
[3]谢卫红,林培望,李忠顺,等.数字化创新:内涵特征、价值创造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09):19-31.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 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J].中国纪检监察,2020(10):4.
[5]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J].党建,2020(06):5-6.
[6]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J].理论导报,2020(07):29-30.
[7]胡晓明.数字技术破解小微及消费信贷难题[J].中国金融,2020(15):49-51.
[8]盘和林.数字化赋能中小企是打通“内循环”突破点[N].国际金融报(3).
[9]荆浩,尹薇.数字经济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模式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51-53.
[10]刘平峰,张旺.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科学学研究,2020:1-18.
[11]廖春萍.基于数字经济的消费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3):167-169.
[12]张峰,刘璐璐.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消费的辩证思考[J]. 经济纵横,2020(02):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