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卿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试验检测,应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检测技术,并在检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对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terials.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relevant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before testing. Based on practice and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terial test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terial test and detection;technical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1-0156-02
1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①有效保证施工进度。项目开始之前,施工方将对该项目周边材料市场的供应情况进行摸底,同时对建设项目所需的主辅材料进行检测,检测方式主要有施工方自检和随机采样送至具有专业检测资质的单位检验并出具相关报告。其次还将对施工地块的土质进行勘测,采样分析,并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出具地勘报告,判断该地块土地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可否就地取材。以上准备工作可为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效率,为保证施工质量提供保障。②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项目的质量能达到的质量标准等级,取决于建筑材料本身和施工工艺两个主要方面,而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必须在使用前检测的,其结果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要求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耐用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多的材料相继被制造并得以实际应用,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关系到了建筑施工中的其他环节,例如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能够减少施工设备的故障,能保证施工工艺的正常实施,预防建筑施工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上方面也体现了一个施工单位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发展提高收益打下基础。建筑材料检测如图1所示。
2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质量影响因素
2.1 试验检测项目不合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在进行试验检测时,国家、行业以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完成不同的试验检测项目。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时间节省费用,会选择少检测一些项目。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应该需按批检测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但有些施工单位只要求检测安定性,认为只要水泥安定性合格,其他性能指标就应该不会有问题。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单位需要深刻明确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能为了节约一点时间、节省一点费用,就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危抛诸脑后。
2.2 取样不科学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采样工作,才可以让最终获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精度,明确该批次材料的具体使用价值之后,才可以确定该批次材料是否可以使用到当前的工作中。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施工材料的检测抽样过程中,参与该项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会完全恪守从业制度和道德水准,按照已经出台的管理体系,从某批示材料中获得样本,但是并非所有人员都遵守所有的规章制度完成任务,导致最终获得的样本无法全面说明该批次材料的性质。另一方面在采样点的具体确定过程,要求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共同参与对取样点、取样区域和取样数量的分析,然而该工作具有较高的感性因素,容易导致工作阶段并非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可以用于参数的综合描述过程。
2.3 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低
检测人员的相关检测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材料的检测结果。在实际建筑检测中,若相關专业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材料检测将影响材料设计的施工质量。实际施工中因材料检测人员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如要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并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同时减少施工事故。就需要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检测机构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筑工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取决于所使用的建材材料,故对于建材的严格监控便是检测人员的首要任务,仔细核查工程施工原料的质量,以免造成不可逆危害。
2.4 检测仪器存在故障问题
以钢筋为例,建筑钢筋材料检测设备种类与类型不断增多,同时,大部分的检测设备价格较为昂贵,一些检测单位为了降低钢筋材料检测成本,采用相同类型的设备进行材料检测,各类检测设备经过多次使用之后,设备的准确度明显下降。此外,由于建筑钢筋材料检测设备比较落后,会降低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严重影响建筑钢筋施工质量。
3 建筑工程中材料试验检测的应用要点
3.1 取样工作规范
目前的工程中,通常会在施工现场中配置专业性的储存机构,而该机构的运行表现过程,虽然和防护设施之间会有一定的间距,但是在空间分布方面,靠近外墙部分的水泥材料取样数量需要适当增加,并且样本的取样过程要保持均匀,即在整个存储区域内将所有的材料进行同时使用,同时将这类材料直接运输给相应的检测部门,让其通过对水泥各类理化特征的分析和检测,让最终取得的结果更为精确。而对于仓库中心部分存储的水泥材料,则可以减少取样的数量,原因是该部分的材料通常情况下不会遭受严重外部环境影响,通过该方法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相关机构的检测效率,实现了两者的协同共赢。需要注意的是,在取样工作中,要求所有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都需要了解工作过程的各项标准和行业规范,并且在道德素养层面不存在问题,之后才可以让其参与具体的采样工作过程。
3.2 水泥试验检测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水泥的使用通常与建筑工程基础关系密切,水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优质的水泥则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合格,保证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水泥试验检测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等准则开展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保证工程性能和质量。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行业标准落实检测工作,如果水泥质量不合格则拒绝使用。在水泥的进场验收环节,需要检测人员全面核查水泥的型号、产品批次以及合格证等信息,同时,认真检查水泥的级别、品种、强度稳定性等指标信息。在整个试验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泥的生产日期超过3个月,则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复查,检测结果符合建筑工程质量需求才能够进入现场施工。从水泥数量方面来看,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级别、生产厂家以及品种等信息,一般情况下袋装水泥每个检测批次不超过200吨,如果是散装水泥则每个批次的重量不超过500吨,并且还需要结合工程情况不定期对水泥质量进行多次检测。水泥的取样工作中,一般同一个批次采取的等量试样不少于20个部位,并尽量保证混合试样的重量不低于12kg。
3.3 严控测试试验环境
建筑施工过程中当地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的某种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防水材料检测工作为例,通常的沥青防水卷材拉伸实验,都是标准温度(25℃)下进行的。但当环境温度在27.5℃时,材料的平均抗拉强度将有所降低,而环境温度低于18.5℃,抗拉强度又会高于标准温度时的强度。因此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依据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制定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并不断改善对检测环境的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实现精准测试。比如,对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拉伸测试,并对此作出了數据对比,根据不同的温度测量强度值,如表1所示。
3.4 钢筋试验检测
保证钢筋材料的试验检测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检查钢筋产品的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施工之前的复检等;第二,抽取检测样品时,需要从5根不同的钢筋上截取重量偏差检测,每根样品选取的长度不得少于500mm;第三,随机抽取两根钢筋,截取相应长度进行拉伸检测,弯曲检测同样如此。取样时需要注意不能使用钢筋端头的500mm,钢筋检测要按照批次进行验收和抽样检测,每个批次由相同规格、相同炉罐号、相同品牌组成。通常情况下,每批钢筋的重量不超过60吨;如果超过60吨,则每超出40吨要增加一个弯曲试验样品和一个抗拉试验样品。
3.5 规范各层面质量监管
为了保障建筑材料的有效性,有必要确保所有参与方的质量行为,总的来说,尤其是要加强建材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符合施工工艺的有关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具有相应地资质,不可以出现违法分包行为。一经发现严查到底,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适当提高建筑市场的准入门槛,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质量控制差的企业,从根本上控制建筑材料,确保材料的检测可以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支持。
4 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不光要在施工现场施加严格的管理,还要对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达到施工标准。为了让检测工作效率更高、精度更高,企业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更为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一步精确检测结果。与此同时,在检测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要严格落实监督工作,保证检测工作按照规范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寇应霞.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8(05):101-102.
[2]王胜宏.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8(11):167-168.
[3]张洪国.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居舍,2018(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