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粒种子,要慢养、牧养、顺养

2020-11-30 10:49李明新
家庭百事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天性积极性生命

李明新

多年来,我们都在谈养育孩子的问题,这个“养”字怎么理解?怎么把握?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以为,要真正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自由生活权,就必须讲慢养、牧养、顺养。

“慢养”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从,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够急功近利,应该让生命按照自身的规律一点儿一点儿地成长,不能够“催化”成长。现在困扰许多家长的,是社会上教育的功利主义,比如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学生学习奥数化、人生成长分数化。过度施肥、揠苗助长使得学生成长被异化,那么儿童就会在这种“快养”的教育当中像“工具人”一樣失去真正的自我。

“牧养”是与“圈养”相对的,它有“放养”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把儿童引到更广阔的、富有意义的知识空间,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从这个角度上讲,激发儿童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牧养”的核心价值,比如让一个儿童热爱阅读,有目的地去实践,去参观各种博物馆、去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牧养”方式有利于调动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顺养”不能够理解成溺爱,也不能够理解成放任自流,那样就失去了教育实际存在的价值。这里说的“顺养”,因材施教,是指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健康甚至高雅的兴趣和爱好,促其有个性地成长,鼓励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当一个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家长应小心呵护,应“顺木之天性”,发展他的个性,开发他的潜能。

其实,如果家长能够在儿童阶段更深层次地思考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那他才是真正为了儿童,才真正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才是“神”一般存在的家长。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校长派”)

猜你喜欢
天性积极性生命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