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深刻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活力,不断推动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关键词:改革;创新;根本动力;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以下简称《讲义》),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我们要以深入学习贯彻《讲义》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
一、教育改革创新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明确改革永远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是实现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自身提升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1.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历史来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育领域经过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为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后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先后出台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政策法规,实施了以教育体制为重点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擘画教育改革,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号角。
2.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变革来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教授曾指出,“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面对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为保持和提高本国原有地位,纷纷把目光投向教育领域,不断研究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美国推动创建全面且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体系,日本坚持“教育立国”理念,俄罗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一定程度改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3.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来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明确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些都凸显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当前,教育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必须深化教育的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领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
二、教育改革创新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有效回应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差异化诉求,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强素质、提质量、促公平转变。
1.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亲自主持研究教育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教育改革创新的行动指南。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九个坚持”如何协同推进,“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和明确推进教育发展的战略愿景、阶段目标、整体部署、实践路径、重点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用教育理论来解释、回答和指导教育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进而明晰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
2.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办学条件标准不高,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这些都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我们要全面把握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统筹处理各种矛盾,着力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育来说,是一场“大考”,疫情期间,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纷纷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发展,学校采用线上教学等,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方式,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实现了把疫情期间的应急举措变为教育改革的契机。
3.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体现,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人民群眾对教育问题十分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对“更好的教育”和“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有着强烈的期盼。比如,入园难、入园贵怎么破,中小学课业负担怎么减,择校难题怎么解,群众关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网络关注的师德失范等教育热点问题,这些都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效果。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教育改革创新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坚决贯彻落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着力从教育评价、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教育开放等领域下功夫,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1.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指挥棒在中小学实际上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在高校主要是科研论文,关于德育、素质教育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坚决改正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做法。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
2.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行好、发展好这样庞大而复杂的教育事业,必须针对学校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不健全、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加快转变职能,尊重教育规律,以为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为导向,进一步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去,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尊重学校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4.以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场合,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扩大教育开放。《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如何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统筹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促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四、教育改革创新不能顾此失彼,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教育领域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系统、多维的庞大改革实践,不仅涉及教育系统本身,也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更涉及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多元主体。因此,教育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形成改革合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改革效果。
1.从系统性着眼思考教育改革创新
在设计教育改革方案、推进教育改革时,必须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全局,由国家从最高战略层面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教育改革全局进行系统思考和总体指导,将每一项改革任务都放在“系统性”改革全局中进行考察,进一步促成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联动。要抓住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准确把握改革的重点,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以实现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最大综合效益。
2.从整体性着手谋划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改革是多项改革内容、多个结构要素、多级系统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仅是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管理体制机制等教育方面“条条框框”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改革。然而,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不可避免地会触碰一些固有利益,过去的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只有充分尊重和把握教育發展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坚持从改革的全局和整体出发谋划改革,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改革的整体效能。
3.从协同性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如果将改革的整体性看作是战略意义上的格局建构,将系统性改革视为对整体和各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一种“斤斤计较”的研判,那么改革的协同性则将对改革的认识推进到对改革理论的实践,用实践转向统摄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转向。协同性是改革进入注重系统性、整体性推进阶段的必然要求,发展涉及的矛盾和问题越多,越需要协同,各项改革之间就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教育改革必须摆脱单纯依靠“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线性思维逻辑,要协调好、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教育改革多方协同体系,充分把握改革的时序和节奏,使改革相互协调、协同一致,确保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4]陈宝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旗帜,2019(11).
[5]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周 杨]